姜雨琴脸颊飞红,想站起身,却被周辰手上暗含的力道止住了。
正有些不可开交的当口,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实习参谋赵若英拿着一份电文,脚步匆匆地走进来。她穿着一身浆洗得笔挺的灰布军装,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露出一张清爽的瓜子脸和细长的柳叶眉。
眼前的景象让她猛地刹住脚——两个穿着截然不同、却同样勾勒身段衣装的女子,竟都挨在司令的身边,其中一个更是坐在他腿上。
赵若英的脸“唰”地一下红透,连耳朵尖都烧得厉害,慌忙低下头,盯着自己的鞋尖,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周辰却似浑然不觉这尴尬,他的目光在方静身上打了个转,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啧啧两声:“小静啊,平日裹在军装里还真看不出,你这身段这么有料。”
方静飞了他一个白眼,语气硬邦邦地回呛:“不只看过,还摸过,这会就假惺惺说看不出了?”
话虽说得冲,她却没忘了正事,深吸一口气,努力将口吻扳回公事公办的频道,朝着赵若英伸出手,“电文?给我吧。”
赵若英如蒙大赦,赶紧将文件夹递过去,眼睛仍不敢乱瞟。
方静接过,唰地打开,目光迅速扫过纸面,清晰念道:“司令,阎长官急电。”
周辰嗯了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沙发的扶手,示意她继续。
“电文说,”方静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他前番言语或有生硬唐突之处,实因共匪肆虐,焦灼于心,绝非对周司令有半分不敬之意,万望海涵。”
她顿了顿,继续念,“关于贵部协防太原之事,鄙人求之不得。然……太原城池狭小,现已囤积我晋绥军十余万之众,城内实已无立锥之地,恐怠慢贵军。
可否请先锋军于城外高山布防,与太原城成犄角之势,互为呼应?贵部一应军需响银,皆由我晋绥军全力承担,绝无短缺。”
念罢,房间里静了片刻。姜雨琴趁机从周辰腿上站了起来,理了理旗袍下摆,脸上红潮未退。赵若英依旧低着头,盯着地面,仿佛能数清砖缝里的尘土。
周辰嗤笑一声,那笑声里满是轻蔑。他身体向后,重新靠进沙发的靠背里,眼神掠过面前三位姿态各异的女参谋,最终望向窗外,似乎已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哼,说得比唱得好听。画个饼就想让我替他挡枪?”他低声自语,手指在扶手上重重一磕,“守着你的弹丸之地吧。等我这边和红党签了互不侵犯条约……阎老西,到时候,还不是任我捏圆搓扁?”
周辰低笑一声,手掌在自己的大腿上不轻不重地拍了两下,目光落在姜雨琴脸上,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姜雨琴脸颊上的红晕还未全然褪去,她飞快地瞟了一眼旁边站得笔直、眼神不知该往哪里放的赵若英,只犹豫了一瞬,便依言重新侧身坐回了那坚实的大腿上。
周辰的手臂自然而然地环过来,揽住她的腰肢,将她固定在一个更贴近的位置,仿佛那只是件再寻常不过的摆设。
满室寂静里,只有旗袍开衩处又发出细微的撕裂声。
他思索了以后,对方静吩咐道:“小静,给阎锡山回电。就说我部多山东子弟,初入三晋,水土多有不服,将士病倒不少,亟需时日休整适应。
请他放宽心,阳泉与太原,唇齿相依,若太原真有危难,我先锋军纵是全员抱病,也必披星戴月驰援,为阎长官解围!”
方静早已拿出随身的小本和钢笔,飞速记录,字迹潦草却精准。
写罢,她合上本子,却没有立刻转身出去找通讯处。
她捏着那页电文纸,视线在周辰和他怀里的姜雨琴身上极快地掠过,嘴角绷紧,一言不发,扭头就掀开帘子又钻回了那间充当更衣室的耳房。
显然,她绝不打算穿着这身银灰色套裙和丝袜穿过指挥部的外堂。
赵若英的目光下意识地追随着方静手中的电文纸,直到帘子落下隔绝了视线。
她嘴唇翕动了几下,似乎想提醒这电文需要立刻发出,或者想主动请缨送去通讯处,以逃离这令人窒息的气氛。
但勇气像被戳破的气球,迅速瘪了下去。她最终还是牢牢钉在原地,盯着自己的鞋尖,连呼吸都放轻了。
这时,周辰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带着一种新鲜的、玩味的打量,投向局促不安的赵若英:“英子。”
赵若英猛地抬头,像被点名的小兵。
周辰用空着的那只手随意指了指耳房的方向,“隔壁屋里,我让人备了不少衣裳,各式各样的都有。你去,挑一身汉服换上,过来让我瞧瞧。”
这话如同一个惊雷,炸得赵若英目瞪口呆。
她穿着那身象征着纪律与身份的军装,此刻却仿佛被剥掉了所有防护。
她的脸瞬间红得滴血,连纤细的脖颈都染上了绯色,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军装下摆。
那双柳叶眼里写满了惊慌、羞窘,却没有一个正常女孩该有的抗拒。
房间里只剩下窗外隐约的风声,和耳房内隐约传来的细微布料摩挲声。
电报发出去之后,周辰就不关心阎锡山会怎么回电了。
最近他可忙得很,哪有功夫和他扯皮?
进入山西之后,周辰效仿昔日刘备入川的举措,开始收拢民心。这种时候要是抄作业都抄不明白,那可真是白混了。
要不怎么说5000年历史是中华民族最丰厚的财富,每到这种时候翻翻史书,总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彼时的刘季玉,如今的阎锡山,彼时的刘皇叔,如今的周辰。
像,实在是太像了。
于是进入山西时,周辰首先严明军纪,禁止扰民,让士兵们拿出随身的军粮接济穷人,让医疗队深入各地救治穷苦百姓。
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百姓的信任,当然这其中先锋军的商队也功不可没,他们每到一地就宣扬周辰的仁政爱民。
如今三晋百姓见识到真人之后,就发现周青天果然名不虚传。惩治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那是毫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