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尔热情地介绍:“尊贵的客人,请尝尝我们草原的‘白食’(奶制品),还有刚熬好的奶茶,压压路上的风尘。”
何雨柱端起奶茶碗,向苏和巴图尔大叔和周围的几位长者致意:“感谢大叔和各位乡亲的盛情款待。”他品了一口,奶香浓郁,茶味醇厚,带着一丝咸鲜,别具风味。
谭雅丽也优雅地品尝着,李秀云则有些拘谨,小口地吃着奶酪,觉得味道浓厚独特。
何雨水和娄晓娥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着香甜的奶茶,吃着软糯的奶豆腐和脆脆的炒米,眼睛都幸福地眯了起来。
趁着气氛融洽,何雨柱示意了一下,李秀云立刻从随身携带的一个帆布包里(里面其实是何雨柱从空间取出的),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牛皮纸信封。
何雨柱接过来,双手递向苏和巴图尔大叔:“大叔,巴特尔兄弟,我们冒昧来访,又蒙如此盛情款待,实在过意不去
。这点微不足道的心意,请您务必收下,算是我们打扰的一点补偿,也可以留给部族,改善一下大家的生活,添砖加瓦,不用推辞。”
苏和巴图尔大叔和巴特尔看到信封的厚度,脸色都变了。巴特尔连忙摆手,语气恳切:“尊贵的客人!这万万使不得!长生天见证,我们招待朋友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怎么能收您的钱?这不是我们蒙古人的待客之道!我们能接待您,是我们的福气!请您一定要收回!”
其他几位长者也纷纷出声附和,神情坚决。在这个淳朴的牧民心中,热情好客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本能,尤其是对如此尊贵的客人,谈及金钱是对这份情谊的亵渎。
何雨柱早就料到会如此,他态度温和但坚决地将信封放在面前的矮桌上:“大叔,巴特尔兄弟,各位长者,请听我说。”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诚恳,“我理解各位的坚持,也深深感动于大家的热情和真诚。但请把它看作是一位朋友对朋友家乡的一份心意,绝非什么补偿。草原很美,牧民的生活也很辛苦。
这点钱,不是买你们的款待,而是希望能帮助乡亲们。夏天水草丰美,但冬天风雪无情。用这些钱,可以为孩子们多添置些御寒的衣裳,修补一下围栏,或者在来年春天多购买些优质的种畜,让牛羊长得更壮实,日子过得更红火。
这不是施舍,是我对这片美丽草原和淳朴乡亲们未来的一份祝福和一点微不足道的‘支助’。如果你们坚持不收,我们反而无法安心在此做客了。”
何雨柱的话语真挚而有力,点明了“支助建设”而非“购买款待”的性质,更提到了孩子、未来和生活。
巴特尔翻译给苏和巴图尔大叔听,大叔布满皱纹的脸上显出深深的动容。
他看看信封,又看看何雨柱诚挚的眼神,再看看周围几位同样面露难色的长者,犹豫了许久。
最终,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右手抚胸,对着何雨柱再次躬身,这次带着一种沉重的感激:“尊贵的客人……您的心意,像草原上的阳光一样温暖宽广。为了部族的将来……为了孩子们的棉衣和春天的牛羊……我们……愧领了!”他终于伸出布满老茧的手,郑重地收下了那个沉甸甸的信封。
巴特尔和其他长者也都神色复杂地表达了感谢,有感激,有羞愧,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被点燃的光彩。
蒙古包外的空地上,何雨水早就按捺不住了。她拉着娄晓娥跑到方舟一号旁边(周围无人靠近),打开了下层储物舱的一个隔舱门。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好几个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的风筝!有威武的金龙、五彩斑斓的大蝴蝶、拖着长长尾巴的沙燕、可爱的喜羊羊造型……材质轻盈,骨架结实,一看就是精心准备的上品。
“风筝!好多风筝!”何雨水欢呼一声,抱起好几个,“晓娥,快挑一个你最喜欢的!”
娄晓娥眼睛都看花了,最后挑了一只粉红色的大蝴蝶风筝。何雨水则毫不犹豫地选了一条看起来最威风的红色巨龙风筝。两个孩子抱着风筝,像两只快乐的小鸟,跑向距离蒙古包稍远的一片平坦开阔的草地。
何雨柱笑着跟了出来,谭雅丽和李秀云也饶有兴趣地跟在后面,想看看这草原上放风筝的景象。
“来,哥教你们放!”何雨柱接过雨水手中的巨龙风筝,熟练地理顺线轴。他让雨水拿着线轴站在稍远处,自己则迎风举着风筝,感受着草原上自由而强劲的风力。“跑!雨水,迎着风跑起来!”
何雨水兴奋地“嗯”了一声,迈开小腿就在草地上奔跑起来。何雨柱看准时机,猛地松手向上一送!呼——!红色的巨龙借着一阵强劲的上升气流,摇头摆尾,矫健地挣脱了地心引力,扶摇直上!长长的尾巴在蓝天白云下猎猎舞动,威风凛凛。
“飞起来啦!我的龙飞起来啦!”何雨水一边跑一边仰头看着,开心得大叫。
何雨柱又快速帮娄晓娥把粉蝴蝶也送上了天。两只风筝一龙一蝶,在湛蓝的画布上争奇斗艳,越飞越高。两个孩子拉着线,咯咯的笑声如同银铃般在草原上回荡。
这新奇又美丽的景象立刻吸引了蒙古包群落里的孩子们。他们起初只是远远地看着,不敢靠近那神奇的“铁房子”和尊贵的客人。但风筝的诱惑力太大了。渐渐地,几个胆大的男孩女孩小心翼翼地蹭了过来,站在十几米外好奇地仰望天上的巨龙和蝴蝶,小脸蛋上写满了羡慕和渴望。他们穿着厚实的蒙古袍,小脸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眼睛亮晶晶的。
何雨柱注意到了,他蹲下身,对兴高采烈的何雨水说:“雨水,你看,好多小朋友也想玩呢。你车上还有很多风筝,拿出来分给小朋友们一起玩好不好?你当小老师,教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