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顾名思义,促进销售。”林轩开始解释,“简单说,就是让顾客觉得在我们这儿买东西更划算、更有趣。”
他伸出两根手指:“目前有两个方案。第一,搞个‘积分卡’。”
“积分卡?”
“对,找个硬点的纸板,做成卡片样子。客人每买一份药,咱们就在上面盖个章或者记一笔。买够十份,第十一份免费送,或者给个很大的折扣。”
林轩尽量用她们能理解的方式解释。
苏半夏立刻皱眉:“这怎么行?岂不是亏本买卖?药价本就利润不高…”
“我的大小姐哎,”林轩无奈地打断她,“你看账本只看单笔利润的吗?这叫‘薄利多销’加‘锁定客户’!你想啊,一个客人为了攒够十次,是不是以后抓药都优先来咱们这儿?就算这次少赚点,但保证了后面九次的生意都是咱们的!总比人家一次都不来的强吧?这叫培养客户…呃,培养老主顾的习惯!”
苏半夏是做生意的好手,稍微一想,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确实,这样可以稳住一批基本盘,尤其是在眼下这种困难时期。但她骨子里的保守让她还是有些犹豫:“这…闻所未闻,是否太过儿戏?有失药堂的庄重…”
“庄重能当饭吃吗?”林轩一针见血,“活下来才有资格讲庄重。第二个点子,更有趣点,叫‘盲盒…呃,姑且叫‘运势调理包’吧。”
“盲盒?运势调理包?”苏半夏和小莲更懵了。
林轩内心oS:【跟古人解释盲盒真是费劲。】
他耐心道:“就是把一些药性平和、常用且不会吃出问题的药材,比如清火的、安神的、祛湿的,按固定小方子配好,分成小包。然后混在一起,客人随机买,买到哪种是哪种。美其名曰‘顺应天意,调理当日运势’。”
“这…这简直是胡闹!”苏半夏猛地站起来,俏脸涨红,“药之一道,关乎性命,岂能如此儿戏!还运势?传出去岂不让人笑掉大牙!我苏家百年声誉…”
“现在还有多少人在乎苏家的声誉?”林轩毫不客气地反问,“外面的谣言都快把济世堂淹没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话题,是关注度!是让人走进来的理由!这个‘运势包’,听起来好玩吧?好奇吧?是不是就想花点小钱试试手气?只要他们进来,就有机会让他们看到我们别的东西!”
他顿了顿,语气放缓:“再说了,里面的药都是你亲自把关的,安全有效,只是给健康人日常调理用,又不是治大病,能出什么问题?这叫趣味营销,拉低门槛,吸引那些平时不怎么进药铺的年轻人和新客。”
苏半夏被他一番连珠炮似的话说得哑口无言。她理智上觉得林轩的话离经叛道,荒谬绝伦,但心底又有一个声音隐隐告诉她,这或许…真的有用?尤其是在这种绝境之下,常规手段已经失效。
她重新坐下,眼神复杂地看着林轩。他自打落水后,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脑子里怎么会装着这些稀奇古怪、却又似乎暗合商道的想法?
小莲倒是听得眼睛发亮,她觉得姑爷这主意好玩极了,忍不住插嘴:“小姐,我觉得姑爷说得好像有点道理啊…试试嘛,反正现在也没别的办法了…”
苏半夏沉默了良久,手指无意识地绞着手帕。最终,她像是下定了极大的决心,深吸一口气,看向林轩:“这‘积分卡’和‘运势包’,具体该如何操办?你详细说说。”
林轩咧嘴一笑,知道她被说动了。
【搞定!第一步计划通过。】
他立刻来了精神,找来纸笔,一边画一边说:“积分卡简单,找纸板裁就行,上面写上‘济世堂惠客卡’,留出空格盖章…‘运势包’要用稍微好点的油纸,分三种,咱们可以做个记号自己区分,对外就说随机…名字得起好听点,叫‘清心包’、‘安神包’、‘祛湿包’…”
他还详细说了如何培训伙计:“以后客人进门,别耷拉着脸,统一喊一句‘欢迎光~临’,声音要响亮,显得热情!介绍活动的时候要积极,特别是‘运势包’,说得神秘好玩点…”
于是,接下来的半天,济世堂后院变成了林轩的“营销培训基地”。一群伙计和小莲、三七等人被召集起来,听林轩讲解。
三七是被林轩临时抓来充数的,经过了苏半夏的应允。
“来,跟我学,‘欢迎光~临’!”林轩示范。
伙计们面面相觑,表情尴尬,稀稀拉拉地跟着喊,声音比蚊子大不了多少。
“没吃饭啊!大声点!热情点!想象一下银子进账的声音!”林轩催促。
“欢…欢迎光~临…”三七红着脸憋出一句,逗得其他人想笑又不敢笑。
林轩扶额:【社死现场啊这是…算了,慢慢来吧。】
他又开始教他们介绍“运势包”的话术,如何引起顾客好奇心。伙计们觉得新奇又窘迫,这种推销方式他们从未见过。
苏半夏在一旁看着这有些混乱又搞笑的场面,心情复杂。她依然觉得这有失体统,但看着伙计们脸上久违的些微活力和好奇,再看看林轩那古怪又认真的模样,她心底那坚硬的冰层,似乎悄然又融化了一角。
“或许…死马当活马医吧。”她默默地想。
培训完毕,林轩拍拍手:“好了,理论结束,下午就开始实践!三七,你去负责裁纸做卡。小莲,你带人去分装药材包。其他人,打起精神来,见到客人就喊!谁今天表现好,晚上加鸡腿!”
“鸡腿?”伙计们眼睛亮了一下。
【创业初期,画饼加实在的激励,没毛病。】
下午,“济世堂”门口立起了一块简易的水牌,上面写着:“本店新推惠客积分卡,买十赠一!另有限量‘今日运势调理包’,神秘惊喜,仅需二十文!”
路过的人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新的尝试,就在这种略显尴尬和古怪的氛围中,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