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核的低语带来的震撼,如同宇宙背景辐射般,在江屿和洛薇薇的意识中持续回荡。那源自存在本源的“搏动”与几个基石般的“概念”,虽无法被立刻理解,却为他们所有的探索赋予了全新的坐标和意义。玉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储存体,更像是一个微缩的、拥有自身“法则”与“意识”的活体宇宙。
接下来的几天,研究进入了更加审慎和敬畏的阶段。他们没有再贸然尝试直接接触星核,而是开始系统地分析那次短暂接触所捕获的所有数据——那内敛到极致的能量收缩模式,洛薇薇脑波那近乎平直的奇异波形,以及她所描述的抽象“概念”。
江屿几乎不眠不休地沉浸在数据海洋中。他发现,星核在接触瞬间的能量收缩,其模式蕴含着某种极其深奥的拓扑几何原理,与他所知的所有物理模型都不同,更像是一种“创世”级别的能量运作方式的惊鸿一瞥。而洛薇薇的脑波状态,则提示了人类意识在接触超高维度信息时可能产生的某种“超导”或“共振”现象。
洛薇薇的状态则有些微妙。那次接触的消耗远超以往,她休息了整整一天才感觉精神恢复。但恢复之后,她发现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似乎又提升了一个层级。她能更清晰地“感觉”到阳光中蕴含的能量粒子,能“听”到植物缓慢生长的细微韵律,甚至对他人情绪的波动也变得更加敏感。那些来自星核的抽象“概念”虽无法言说,却如同在她意识深处点亮了几盏引路的灯,让她对玉珏其他区域的信息有了更本质的理解框架。
他们开始尝试利用这种提升后的感知和理解,重新“阅读”之前已经探索过的星云区域。果然,许多之前模糊的“低语”和零散的“图景”碎片,此刻仿佛被注入了灵魂,开始自动拼接、关联,呈现出更清晰的脉络和更深层的含义。他们像是在拥有了字典之后,重新去阅读一本古老的书卷,字里行间开始浮现出真正的情节。
这天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江屿和洛薇薇没有继续工作,而是不约而同地走到了窗边,看着窗外被暮色温柔笼罩的城市。
“它……在‘看’着我们吗?”洛薇薇忽然轻声问,目光落在远处天边最后一抹亮色上。
江屿沉默了片刻,回答道:“根据能量模型和数据反馈,它更可能是一种非人格化的、高度有序的‘存在’。我们的探索,或许只是在它既定的‘法则’下,被允许进行的一种互动。”他顿了顿,看向洛薇薇,“但你的感知与它的共鸣最为深刻,这种互动,因你而变得独特。”
他的话语依旧理性,却清晰地指向了她在这个探索中的不可替代性。
洛薇薇转过头,看向他。暮色中,他的侧脸轮廓显得有些柔和,那双总是映照着数据和逻辑的眼睛里,此刻也倒映着天边的霞光,以及她的身影。
“我有时候会想,”她微微靠在窗框上,语气带着一丝感慨,“我们这样不断地探寻它的秘密,像是拆解一个无比精密的礼物,还是……在打扰一个漫长的沉睡?”
江屿的目光与她交汇,深邃而平静:“真正的礼物,在于理解与共鸣,而非占有。我们的探索,如果始终怀着敬畏,旨在理解而非征服,那么就不是打扰,而是一种……跨越形态的对话。”他看向工作台上那块温润的玉珏,此刻它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沉静,“它选择了回应,这本身就是一种默许。”
他的话语驱散了洛薇薇心中最后一丝不确定。她顺着他的目光看向玉珏,心中一片澄明。是的,从最初的异动,到后来的星图、光影,再到如今的星核低语,它一直在以它的方式引导着、回应着他们的探索。
暮色渐沉,天边最后一缕光隐没在地平线下,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倒映在人间的星河。
江屿伸出手,很自然地握住了洛薇薇放在窗台上的手。他的掌心温暖干燥,将她的手完全包裹。
洛薇薇没有挣脱,反而微微翻转手腕,与他十指相扣。指尖紧密相贴,传递着彼此的温度和脉搏。
他们没有再说话,只是并肩立在窗前,看着窗外由温暖暮色过渡到璀璨夜景。工作室里一片安静,只有彼此轻缓的呼吸声。
玉珏静静地躺在工作台上,内部那微缩的星云仿佛也在遵循着某种永恒的韵律,缓慢自旋。星核的低语已然沉寂,但它所带来的、关于起源与联结的宏大概念,却如同创世的余晖,照亮了前路,也为这对紧紧交握双手的探索者,披上了一层温暖而坚定的守护晨光。
探索永无止境,但同行者的手,已成为彼此最坚实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