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后的校园,连空气都带着清新的湿润感。经历过家庭对峙与谣言风波,江衍和苏沐橙的关系没有被击垮,反而像被雨水冲刷过的星辰,愈发澄澈坚定。江衍的爷爷出面调停后,父母终于松口,给出了一个 “以成绩定未来” 的约定 —— 只要两人能在接下来的模考中稳定保持年级前列,京大之约便不再干涉。这个结果,让悬在两人心头的石头落了地,也让他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并肩机会。
周六的午后,阳光透过自习室的落地窗,在桌面上投下暖融融的光斑。苏沐橙正低头整理英语笔记,笔尖在纸上飞快滑动,突然感觉到面前落下一道阴影。她抬头,撞进江衍带着笑意的眼眸里,他手里拿着一叠打印得整整齐齐的纸,轻轻放在她面前,指尖还带着打印机残留的微热。
“喏,你的‘失而复得’。” 江衍的声音带着几分轻快,耳尖却悄悄泛红。
苏沐橙低头看去,瞬间愣住了 —— 那是一叠崭新的京大报名表,纸质光滑,印刷清晰,和当初被她冲动撕碎的那版一模一样。更让她心头一暖的是,报名表的右上角,用橙色马克笔细细画了一个小小的太阳,笔触稚嫩却认真,和她戒指上、他拨片上的图案如出一辙。太阳旁边,还标注着一行小字:“文科实验班,苏沐橙专属”。
她指尖轻轻抚过那个小太阳,墨色的字迹被阳光照得微微发亮。翻面时,一张浅橙色的便签掉了下来,上面是江衍标志性的工整字迹:“教学楼的灯光,图书馆的晨光,错题本上的批注,吉他弦上的约定 —— 从这里到京大,少了谁都不算完整。苏沐橙,这次我们要一起走到最后。”
“你……” 苏沐橙的眼眶瞬间泛起温热,抬头看向江衍时,他正紧张地盯着她的反应,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桌沿,像个等待评判的孩子。
“我对照着之前的碎片,把你圈过的专业、标注的意向都还原了。” 江衍挠了挠头,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如果觉得哪里不对,我们可以再改;如果…… 如果你还愿意的话,就签下名字吧。”
苏沐橙没有丝毫犹豫,拿起笔,笔尖在纸上落下时,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苏沐橙” 三个字,一笔一划,力道十足,仿佛要将这段时间的愧疚、遗憾与期盼,都融进这简单的名字里。写完后,她把笔递给江衍,眼神明亮:“该你了,江衍同学。计算机系的约定,可不能反悔。”
江衍接过笔,嘴角扬起一抹明朗的笑,低头签下自己的名字。两个名字并排落在报名表上,一个娟秀灵动,一个刚劲有力,在阳光下紧紧相依,像他们此刻的心一样,再也无法分割。“绝不反悔。” 他轻声说,声音不大,却重如千金。
从那天起,深夜的自习室成了两人最默契的 “战场”。曾经隔着三排桌椅的距离,如今变成了并肩而坐的亲近,桌面中间没有了无形的鸿沟,只有摊开的书本、共享的草稿纸,还有偶尔不经意间触碰的指尖。
苏沐橙的数学一直是短板,尤其是导数和立体几何,常常让她对着习题愁眉苦脸。每当这时,江衍就会放下自己的卷子,把她的错题本拉到面前,拿出红笔,耐心地帮她梳理逻辑。“你看这道题,” 他用笔尖点在草稿纸上,画出函数图像,“定义域是基础,你上次就是忘了 x≠0,才导致后面全错。”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温热的气息拂过苏沐橙的耳畔,让她忍不住微微发烫。“然后求导的时候,复合函数要遵循‘外层导乘内层导’,你把 sin (2x) 的导数算成了 cos (2x),少乘了 2,这是典型的粗心错。” 他一边说,一边在旁边写下正确的推导过程,步骤清晰,标注分明,还特意用荧光笔圈出了易错点,“明天我给你整理一套专项练习题,都是这种类型,练完保证你不会再错。”
苏沐橙凑在旁边认真听讲,眉头从紧锁到舒展,眼里的迷茫渐渐被清明取代。遇到不懂的地方,她会轻轻拉一下江衍的衣袖,他便会放慢语速,再讲一遍,直到她完全理解。有一次,她被一道立体几何题难住,急得鼻尖冒汗,江衍没有直接给答案,而是拿出草稿纸,折了一个简单的长方体模型,指着棱与面的关系说:“你看,这条线和这个面垂直,所以它垂直于面内所有直线,这样投影就很好求了。”
看着他专注的侧脸,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发梢,镀上一层金边,苏沐橙突然觉得,曾经让她头疼不已的数学题,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她悄悄拿出便利贴,写下 “江衍牌数学小老师,正确率 100%”,趁他不注意,贴在他的错题本上,换来他无奈又宠溺的一笑。
而江衍的语文作文,则是苏沐橙的 “专属领地”。他的作文逻辑清晰,论据充分,却总少了几分文采和情感,常常卡在二类文的门槛。苏沐橙便成了他的专属 “作文编辑”,逐字逐句地帮他修改。“你看这句话,‘坚持很重要’,太直白了。” 她用红笔圈出来,在旁边批注,“可以改成‘坚守初心的执着,是穿越荆棘的微光’,这样更有画面感。”
她还会帮江衍优化论证结构,“你这篇议论文,论点很明确,但论据太单薄,只有名人名言,没有实例。” 她翻出自己的作文素材本,递给江衍,“可以加一个我们‘星光桥梁’项目的例子,比如我们为了优化设备,熬夜调试了无数次,这就是坚持的体现,既贴合主题,又独一无二。”
江衍认真地听着,把她的建议一一记在本子上。他的作文里,渐渐多了 “留守儿童的手绘”“深夜排练的吉他声”“并肩走过的自习室” 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素材,文字也变得温暖起来。有一次,他的作文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里朗读,里面有一句 “最好的约定,是和你一起,把梦想写进现实”,让苏沐橙的脸颊瞬间红透,心里却甜丝丝的。
他们的笔记成了自习室里的 “抢手货”。江衍的数学笔记,公式推导详细,错题分类清晰,还附带解题技巧和易错点总结,被同学们私下复印传阅;苏沐橙的语文素材本,分类细致,涵盖了亲情、梦想、坚持等多个主题,名言警句和实例搭配得当,连语文老师都称赞 “这是最好的素材整理”。
两人常常共享笔记,江衍会把数学笔记里的重点用红笔标注,方便苏沐橙查看;苏沐橙则会在语文素材本上,给江衍标注出适合他的论据,还会写下 “这个例子适合写坚持主题”“这句名言可以用在结尾升华”。偶尔,两人的指尖会不经意间触碰,彼此都会愣一下,然后相视一笑,继续低头学习,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蜜。
除了学习,他们还会在深夜自习结束后,在操场边的长椅上,借着路灯的光讨论 “星光桥梁” 项目。“我们可以在云端相册里加一个‘成长轨迹’功能。” 苏沐橙抱着膝盖,眼里闪着光,“把孩子们不同时期的手绘按时间排序,父母就能清晰地看到孩子的成长变化。”
江衍点点头,拿出手机记下她的想法:“这个主意好,还可以优化语音留言的存储方式,采用压缩格式,节省流量,更适合乡村的网络环境。” 他转头看向苏沐橙,眼神温柔,“等我们考上京大,就申请相关的科研项目,把‘星光桥梁’做得更好,帮助更多留守儿童。”
“嗯!” 苏沐橙重重点头,心里充满了憧憬。晚风轻轻吹过,带着草木的清香,两人并肩坐着,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没有过多的话语,却有着无需言说的默契,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们和彼此的梦想。
有一天深夜,自习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苏沐橙收拾东西时,发现江衍的桌角放着一个小小的 U 盘,上面挂着一个迷你吉他拨片挂件,黑色的拨片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橙色太阳,和他手腕上的那个同款,只是更小更精致。“这个是?” 她拿起 U 盘,好奇地问。
江衍看到后,脸颊微微泛红,语气带着一丝羞涩:“给你的。” 他挠了挠头,“里面是我整理的数学冲刺资料,还有之前竞赛的真题解析,你抽空看看。这个挂件,算是…… 算是‘星光约定’的延伸,以后你的 U 盘也有小太阳守护了,就像我守护你一样。”
苏沐橙的心里瞬间被温暖填满,她把 U 盘紧紧握在手里,指尖摩挲着那个小小的拨片,抬头看向江衍,眼里满是笑意:“谢谢,我很喜欢。那我也给你准备一个礼物,明天带给你。”
江衍的眼睛亮了起来:“什么礼物?”
“保密!” 苏沐橙调皮地眨了眨眼,收拾好东西,和他一起走出自习室。深夜的校园格外安静,只有两人的脚步声和偶尔的欢声笑语,在寂静的夜空里回荡。
他们的默契,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同学和搭档。他知道她喜欢喝热芋泥波波,会在自习结束后,悄悄在她的桌洞里放一杯;她知道他胃不好,会在包里备着胃药,在他熬夜刷题时递给他;他会记得她的生理期,提醒她别喝凉水;她会记得他的吉他弦该换了,悄悄帮他买好新的。
那些曾经的误会与冷战,都成了彼此成长的印记,让他们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时光。京大的报名表静静躺在两人的书包里,上面的名字和小太阳,见证着他们的约定与坚守。深夜自习室的灯光,照亮了他们并肩的身影,也照亮了他们通往未来的道路。
此刻的他们,眼里只有彼此和共同的梦想,默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厚。那些一起熬过的夜,一起解过的题,一起许下的约定,都化作了最坚实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在高三的赛道上,坚定地向前奔跑。而这份重燃的约定,也在日复一日的并肩同行中,变得愈发牢固,等待着在盛夏的阳光下,绽放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