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高考,如同一场漫长而激烈的马拉松,耗尽了所有的心神与体力。当最后一门英语考试的结束铃声终于响起时,那清脆的“叮铃”声仿佛不是终结,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监考老师沉稳的声音在考场内回荡:“考试结束,请各位考生立即停笔,等待收卷。”
米小圈放下笔,感觉指尖因为长时间的紧握而有些麻木。他长长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仿佛要将这三年,尤其是这最后一年所有的紧张、压力、疲惫,都随着这口气一同排出体外。他没有像其他一些考生那样立刻瘫软在座位上,也没有急切地与他人交流,他只是静静地坐着,目光投向窗外。
窗外,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映出一片明亮的光斑。校园里高大的树木枝叶繁茂,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一切都结束了。那些堆成山的复习资料,那些写满红黑字迹的错题本,那些挑灯夜战的深夜,那些互相鼓励的纸条和语音……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一声铃响中,画上了句号。
试卷被收走,考场里开始出现细微的骚动,夹杂着如释重负的叹息和压抑不住的兴奋低语。米小圈随着人流,缓缓走出考场。走廊里瞬间被人潮填满,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欢呼、哭泣、打电话报喜的声音、朋友相见用力拥抱拍打后背的声音……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极度释放后的、近乎狂热的喧嚣。
米小圈的心跳,在走出考场门的瞬间,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他没有理会周围鼎沸的人声,目光急切地在攒动的人头中搜寻。他知道,她一定也在某个地方,刚刚经历完同样的洗礼。
他逆着松散的人流,凭着记忆和直觉,朝着教学楼A栋三楼楼梯口的方向快步走去。脚步越来越快,到最后,几乎变成了小跑。他穿过喧闹的人群,耳边是模糊的声浪,眼里只有那个约定的方向。
与此同时,在三楼的楼梯口,李黎也刚刚走出考场。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停留在原地欢呼或打电话,而是几乎在踏出考场门的同一刻,就将目光投向了通往四楼的楼梯方向。她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沉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解脱、期待和某种急切的神情。她抿着唇,也毫不犹豫地朝着楼梯口走去,步伐同样越来越急促。
于是,在那连接着三、四楼,承载了无数考生脚步的楼梯上,出现了这样一幕——
米小圈从四楼快步而下,李黎从三楼拾级而上。
他们的目光,在拥挤的人潮中,精准地捕捉到了彼此。
那一刻,周围所有的喧嚣仿佛瞬间被按下了静音键。世界缩小到只剩下这段楼梯,和楼梯上正向彼此奔赴的两个人。
米小圈看到了李黎眼中闪烁的、如同星辰般明亮的光芒,那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全然放松和喜悦的光彩。李黎也看到了米小圈脸上那毫不掩饰的、灿烂如同窗外阳光的笑容。
没有呼喊,没有挥手,只是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
最后几级台阶,他们几乎是同时跨过。在楼梯的转角平台,汹涌的人流边缘,他们终于面对面地站定。
微微喘息着,看着对方,一时之间,竟然谁都没有先开口。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还是米小圈先咧开嘴,露出了一个带着点傻气,却无比灿烂的笑容,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结……结束了!”
李黎看着他,那双总是清澈理性的眼眸里,此刻盈满了水光,但她努力抑制着,嘴角高高地扬起,形成了一个无比明媚、无比真实的笑容。她重重地点头,声音清晰而有力:“嗯!结束了!”
这一刻,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他们并肩作战,互相扶持,共同走过了高中最艰难也最充实的岁月,一起熬过了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晚上,一起分享了进步的喜悦和失利的苦涩,一起在考前的深夜里互相安抚,一起在奔赴考场的清晨分享温暖的早餐……如今,他们一起,为这段青春岁月,交上了一份无愧于心的答卷。
米小圈伸出手,不是牵手,而是像好兄弟那样,用力地、重重地拍了一下李黎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李黎也没有躲闪,承受了这一下带着所有情绪的重拍,眼中的笑意更深了。
“走吧,”米小圈深吸一口气,感觉胸腔被一种巨大的、轻盈的喜悦填满,“我们……出去了!”
“好!”李黎点头。
两人相视一笑,转身并肩,随着释放了所有压力的人潮,一起走向教学楼外那片灿烂的、象征着自由与开始的阳光。
那交卷后奔向对方的脚步,踏过的不仅仅是几级台阶,更是整个青春里最厚重、最值得铭记的一段旅程。奔向的,也不仅仅是彼此,更是一个他们共同期待、并为之奋斗已久的、崭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