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进入最后七天。学校似乎也理解这群即将奔赴战场的学子们神经已绷紧到极限,课程表悄然发生了变化。原本紧张的复习课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自习和……被严格保证的体育课。
“出去活动活动!都出去!呼吸新鲜空气!别一个个蔫头耷脑地趴在桌子上!”体育老师像赶羊一样,把一群心思还沉浸在公式和古文里的学生轰到了操场上。
初春的阳光已经有了些许暖意,懒洋洋地洒在红绿相间的塑胶跑道上。远处的篮球架下,几个男生在争抢投篮;跑道旁,三三两两的女生绕着圈散步聊天。大部分初三的学生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有的拿着小本子还在默背,有的则干脆找个角落坐下发呆。
米小圈和李黎并排坐在空旷的看台最高处,远离了人群的喧嚣。这是他们之间形成的一种新默契——在需要喘息的时刻,寻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无需言语,只是待在一起。
和之前在天台上充满情绪的宣泄不同,此刻的沉默是平静的,甚至带着一丝大战前诡异的宁静。
米小圈微微后仰,用手肘支撑着身体,眯起眼睛看着湛蓝的天空。几缕薄云慢悠悠地飘过,像他此刻有些放空的大脑。他已经不再疯狂刷题了,转而开始回归课本和基础笔记,试图将知识网络在脑中梳理得更加清晰稳固。
李黎坐在他旁边,膝盖上摊开着一本小小的、手掌大小的单词本,但她并没有看,目光同样投向远方,没有焦点。阳光在她柔软的发丝上跳跃,勾勒出柔和的轮廓。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单词本的边缘。
他们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仿佛时间都缓慢了下来。耳边是远处传来的模糊笑闹声、风吹过光秃秃的树枝发出的轻微呜咽声,以及彼此清浅的呼吸声。
这种沉默并不尴尬,反而像一种有效的治愈。它洗刷着连日来积压的疲惫和焦躁,让过度思考的大脑得以暂时休憩。他们不需要互相打气,因为该说的话在天台上已经说尽;也不需要讨论题目,因为该掌握的知识点早已反复锤炼。此刻,仅仅是知道对方就在身边,共享着同一片阳光,同一种心情,就足以带来莫大的安慰。
米小圈的视线从天空收回,悄悄落在李黎的侧脸上。她长长的睫毛在阳光下投下浅浅的阴影,神情是少有的放松,甚至带着点茫然。他注意到,她摩挲单词本的手指,指甲修剪得很干净,指尖却因为长时间握笔,微微有些泛白。
他忽然想起很久以前,那个因为一道数学题和她争得面红耳赤的自己;想起那个在星空下听她讲述父亲和梦想的夜晚;想起那个雪夜里她呵着白气为自己讲题的模样;想起她悄悄递来的薄荷糖,和笔记本上那个小小的对勾……
无数个片段在脑海中闪过,最终汇聚成眼前这个安静坐在他身边的女孩。他的心里涌起一股复杂而汹涌的情感,有感激,有依赖,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近,还有一种……即将共同面对未知命运的壮烈。
李黎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注视,微微偏过头。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没有躲闪,没有羞涩,只有一种历经磨砺后的坦然和深深的懂得。
她什么也没说,只是极浅极浅地弯了一下嘴角,那弧度轻得像蜻蜓点过水面,随即又转回头,继续望着远方。
米小圈也收回目光,学着她的样子,望向操场上那些奔跑跳跃的身影。一种奇异的、沉静的力量,在这无声的陪伴中,悄然滋生,蔓延至四肢百骸。
他知道,最后的战役即将打响。前方是未知的考场,是决定命运的几张试卷。但此刻,坐在这春日暖阳下的看台上,身边有她在,他忽然觉得,无论结果如何,这段拼尽全力的旅程,本身就已经充满了意义。
下课铃声清脆地响起,打破了这片宁静。操场上的人群开始移动。
李黎合上膝盖上的单词本,站起身,轻轻拍掉校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米小圈也站了起来。
两人一前一后,走下看台台阶,融入散去的人流。自始至终,他们没有就刚才的沉默进行任何交流。
但有些东西,已经在那片阳光和沉默里,沉淀为了最坚实的力量。那是信任,是懂得,是无需言说的陪伴,也是青春里,关于并肩作战最温柔的注脚。他们准备好,去迎接那场即将到来的,名为“中考”的成人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