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谣言的阴云逐渐散去,特别调查组的工作得以全面展开。萧承煜被正式任命为调查组负责人后,立即组建了一个由刑部、大理寺和军方精英组成的专业团队。
调查组的办公地点设在刑部衙门内,这里戒备森严,进出都需要严格的身份核查。萧承煜将最重要的证据——先皇手谕和狱卒老张的日记——锁在特制的铁柜中,钥匙只有他和苏清砚各持一把。
各位同僚,萧承煜在第一次调查组会议上郑重说道,我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不仅要为苏家洗刷冤屈,更要维护大昭王朝的司法公正。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查明真相。
王太傅作为皇帝特派的监察使也出席了会议:陛下对此次调查高度重视。各位务必秉公执法,不得有任何偏私。
调查工作首先从重新梳理当年的卷宗开始。几十箱尘封的案卷被运到调查组办公室,团队成员们日夜不停地翻阅、分析。
苏清砚作为案件的关键当事人,也被允许参与调查工作。她对父亲案件的了解程度无人能及,为调查提供了重要线索。
这里,苏清砚指着一份证词说道,这个证人说亲眼看到我父亲与敌国使者会面,但根据当时的记录,那天我父亲正在边境巡视,根本不可能在京城。
萧承煜立即派人核查当年的边境巡视记录,果然证实了苏清砚的说法。
这是明显的伪证!刑部侍郎张大人震惊道,如此明显的矛盾,当年怎么会没被发现?
苏清砚苦涩地摇头:当年办案的人要么被收买,要么被威胁。而且案件审理得极其仓促,很多疑点都被有意忽略了。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疑点浮出水面。证据链中的矛盾之处、证词的前后不一致、关键物证的缺失...一切都指向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冤案。
最重要的是先皇手谕,萧承煜在案情分析会上指出,手谕明确表示要彻查此案,但当年这份手谕为何没有发挥作用?
调查组开始追查手谕的下落。根据苏清砚提供的线索,他们找到了当年负责传递手谕的内侍太监刘公公。
但当他们找到刘公公时,却发现他已经瘫痪在床,口不能言。
刘公公三年前中风后就成了这样,照顾他的小太监说道,之前还能说几句话,现在完全不能交流了。
苏清砚仔细观察刘公公,发现他的眼神中似乎有话要说。承煜,我觉得刘公公可能知道些什么。
他们请来御医为刘公公诊治,希望能让他恢复一些沟通能力。同时,调查组开始搜查刘公公的住处。
在刘公公床下的一个暗格中,他们找到了一封密信和一本账册。密信是当年有人威胁刘公公的内容,账册则记录了一些可疑的资金往来。
看这里,苏清砚指着账册上的一笔记录,这笔钱是在我父亲被定罪后三天汇入的,金额巨大,来源不明。
萧承煜立即下令:追查这笔钱的来源和去向!这可能是关键线索。
与此同时,调查组开始重新讯问当年的涉案人员。许多当年作伪证的人现在都惶恐不安,害怕落得和老张一样的下场。
第一个主动前来交代的是当年负责验尸的仵作老陈。
将军,苏姑娘,我有罪啊!老陈一进来就跪倒在地,当年有人逼我修改验尸报告,说苏将军是自杀,其实...其实是他杀!
苏清砚激动地站起来:你说什么?我父亲是他杀?
老陈痛哭流涕:是的。苏将军颈部的伤痕明显是他人所为,但上面逼我说成是自缢。我...我害怕,就照做了。
是谁逼你的?萧承煜厉声问道。
是...是当时的刑部侍郎赵大人,现在已经升任尚书了。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赵尚书如今在朝中地位显赫,如果他是涉案人员,那案情就更加复杂了。
萧承煜立即下令秘密监控赵尚书,同时继续收集证据。
调查组还找到了当年负责审讯的狱卒和文书,许多人开始主动交代当年的真相。
当年确实有人施压,要求尽快结案。
证据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我们只是走个过场。
有很多疑点都被有意忽略了...
这些证词进一步证实了案件的冤屈性质。
然而,就在调查取得重要进展时,新的阻碍出现了。
一天深夜,调查组办公室突然起火,幸好守卫及时发现,火势被迅速扑灭。但一些重要的案卷被烧毁,包括几份关键证词。
这绝不是意外,萧承煜检查现场后断定,有人想要毁灭证据。
苏清砚担忧地说:看来对方知道我们在查什么,开始狗急跳墙了。
为了确保证据安全,萧承煜决定将最重要的证据转移到将军府保管。同时加强安保措施,二十四小时有人值守。
调查组的工作并没有因为这次事件而停止,反而更加坚定了查明真相的决心。
他们开始重点追查资金线索。根据刘公公账册上的记录,那笔巨额资金来自一家名为汇通钱庄的商号。
萧承煜派人暗中调查汇通钱庄,发现这家钱庄背景复杂,与多位朝中大臣都有往来。
最重要的是查清这笔钱的最终去向,萧承煜指示道,钱不会凭空消失,一定会留下痕迹。
经过缜密调查,他们发现这笔钱最终流入了一个神秘账户,而这个账户的持有人竟然与李相有关联。
这个发现让案情出现了重大转折。如果李相涉案,那就不只是一般的冤案,而是涉及朝堂最高层的政治阴谋。
萧承煜立即将这个发现密报给皇帝。皇帝听后龙颜大怒,下令彻查到底,无论涉及谁都绝不姑息。
但是陛下,王太傅提醒道,李相在朝中势力庞大,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贸然行动可能会引起朝局动荡。
皇帝沉吟片刻:爱卿所言极是。承煜,你们继续秘密调查,务必找到铁证。
与此同时,苏清砚在研究先皇手谕时有了重要发现。
承煜,你看这里,她指着手谕上的一处印记,这个玺印的样式有些特别。我记得先皇晚年因为手抖,玺印的图案会有细微的变化。
他们请来宫廷印鉴专家进行鉴定,果然证实了这个发现。
这份手谕上的玺印符合先皇晚期的特征,专家肯定地说,这进一步证明了手谕的真实性。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手谕的装裱层中发现了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写着一串数字和几个模糊的字迹。
这像是某种密码或者代号,苏清砚仔细研究后说道,可能是先皇留下的什么暗示。
萧承煜立即召集密码专家进行破译。经过几天努力,他们终于破解了这串密码。
这是一个日期和一个地点,密码专家汇报道,日期是苏将军被定罪前三个月,地点是...皇家猎场。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感到疑惑。先皇为何要在手谕中隐藏这样一个信息?
皇家猎场...苏清砚沉思道,我记得父亲当年确实经常去猎场,说是陪先皇狩猎。
萧承煜立即下令:调查那个日期在皇家猎场发生了什么。所有相关人员都要找到问话。
调查组开始全力追查这个线索。他们找到了当年在猎场当值的侍卫、内侍、甚至是一些经常出入猎场的贵族。
大多数人的回忆都很模糊,毕竟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但有一个老侍卫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那天...好像确实发生了什么事,老侍卫努力回忆着,先皇和苏将军单独谈了很久,回来时两人的脸色都很凝重。
他们谈了些什么?萧承煜急切地问。
老侍卫摇头:这个就不知道了。我们都在外围守卫,听不到具体内容。
就在这时,一个内侍太监战战兢兢地站出来:将军...我...我可能知道一些。
这个太监叫小顺子,当年是负责伺候先皇茶水的。
那天我送茶进去时,隐约听到先皇和苏将军在说什么、之类的话。小顺子小声说道,后来先皇让我出去,我就没敢多听。
密诏?托付?苏清砚和萧承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难道先皇当年真的留下了什么密诏?这与苏家的冤案又有什么关系?
调查开始指向一个更加惊人的方向。如果先皇确实有密诏托付给苏将军,那苏将军的被定罪就不仅仅是一般的冤案,而是涉及皇位继承的重大政治阴谋。
我们必须找到这个密诏,萧承煜沉声道,如果确实存在,那将是翻案的关键证据。
但密诏会在哪里呢?苏家已经被抄家,所有物品都被没收清查。如果密诏当时就被发现,恐怕早就被销毁了。
除非...苏清砚突然想到什么,除非父亲把它藏在了某个安全的地方。
她开始努力回忆父亲生前的一些反常举动和话语。
父亲有时会去城外的静心庵上香,每次都会待很久。母亲还笑他一个武将怎么突然信佛了...
还有,父亲有本经常翻阅的《孙子兵法》,但有一次我无意中看到,书里夹着的并不是兵法的内容...
这些线索虽然零碎,但却指向了可能的藏匿地点。
调查组开始分头行动:一队人去静心庵搜查,另一队人寻找那本《孙子兵法》的下落。
静心庵的搜查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那本《孙子兵法》却有了线索。
根据当年的抄家记录,苏将军的书房物品都被封存入库。经过一番周折,调查组在刑部的库房中找到了那些被封存的书籍。
在一堆尘封的书籍中,他们终于找到了那本《孙子兵法》。书已经很旧了,但保存得还算完整。
苏清砚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果然发现书中夹着一些特殊的书签和笔记。但这些似乎都不是密诏。
就在大家失望之际,苏清砚注意到书的装订有些异常。书脊部分似乎比普通的书要厚一些。
她轻轻撕开书脊的裱纸,果然发现里面藏着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一首看似普通的诗,但诗句中隐藏着一些特殊的标记。
这是父亲的习惯,苏清砚激动地说,他用这种诗来隐藏重要信息。
经过仔细解读,他们发现这首诗指向了苏家老宅的一个特定地点。
调查组立即前往已经被查封的苏家老宅。在老宅书房的地板下,他们找到了一个暗格,里面放着一个铁盒。
铁盒上着锁,但钥匙早已不知所踪。萧承煜命人小心地打开铁盒,里面果然放着一份密封的信函。
信函的封口上盖着先皇的私印,上面写着朕之遗诏,非驾崩不得开启。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确实是一份先皇密诏!
但是...苏清砚疑惑道,先皇驾崩已经多年,为何这份密诏一直没有被发现?
萧承煜沉思道:可能因为这不是正式的传位诏书,而是其他的重要旨意。我们需要请示陛下如何处置。
他们立即将密诏呈报给皇帝。皇帝在御书房亲自接见了萧承煜和苏清砚。
如果这确实是先皇密诏,朕自然应当遵从。皇帝郑重说道,但为了公正起见,需要在朝堂上当众开启。
三日后,皇帝在朝堂上召集文武百官,当众开启密诏。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太监小心翼翼地拆开密封,取出诏书宣读。
诏书的内容让满朝文武震惊不已。先皇在诏书中明确表示,苏将军是被冤枉的,所谓的通敌证据都是伪造的。先皇还指示,如果自己突然驾崩,必须重新审查此案。
更重要的是,诏书中还暗示了陷害苏将军的幕后黑手与某些权臣有关,但并没有直接点名。
陛下!李相立即站出来,这份诏书来历不明,恐是伪造!先皇若真有此意,为何不当面交代?
其他一些大臣也纷纷附和,质疑诏书的真实性。
就在这时,当年伺候先皇的老太监突然跪地痛哭:陛下!老奴可以作证,这确实是先皇笔迹!先皇当年确实对苏将军案件心存疑虑,但...但有人阻挠...
朝堂上一片哗然。案件的真相正在一步步浮出水面,但更大的风暴也在酝酿之中...
萧承煜和苏清砚相视一眼,知道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