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南回来的第三天,林晓北在医院实在是待不下去,就出院回家了。
而打他的三个同学依然还待在公安局。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进了公安局后,三个被吓傻了的少年一五一十地将自己这些年做过的事,见过的人都说了出来,无意中透露出一条社会流动人员盗窃的线。
郑军他们顺着线索摸下去,才知道这三人不学好,十岁的时候就和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
还参与过一两次的偷盗,且进行了分赃。
也就是这一两次的经历,让他们越发觉得学习没啥用,小偷小摸才是真本事。
自觉与学校里的学生不同,他们才开始越来越嚣张,开始欺压,羞辱同学。
殴打不听话的同学,更被他们视为江湖豪气的表现。
这些事一扒出来,那三个人的问题就不是打架,勒索的问题了。
林之南从尹悦那边得来的消息,三个小孩虽然未成年,但所犯的错比成年人还多。
进少管所是肯定的了,只是如果能取得学生方面的谅解,会少关一些时间。
所以,在林晓北出院当天,还没进家,就被三人的家长缠上,希望他写谅解书。
当时那种情况,要不是有周卫国在场,他们都能把林晓北撕成几片!
林之南得到这个消息后,直接让尹悦转告三家,如果再继续这样骚扰他们一家人,他们是绝对不会出具谅解书的。
要想得到谅解,首先就要拿出态度!
尹悦去警告之后,那三家消停多了。
林之南把这件事的后续都交给林晓北来决定。
他是要写谅解书也好,不写也好,都让他自己做主。
都是小少年了,也该学会思考了。
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他自己的选择。
事教人,一次就会。
唯独有一点,林之南很郑重地告诉林晓北,也包括从学校回来的林晓西——
“我是你们大姐,也是你们的依靠,你们的底气。你们在外面无论遇到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要惧怕、退缩。”
当林之南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长久以来存在于姐弟三人心中的隔阂,终于消失了。
林之南在粤海市订的货,也都陆陆续续回到了三江市。
李正玉早就提前租下了一个大仓库,两套房子的地下室装了不少,剩下的都放在了仓库里。
商业街的商铺现在还未对外招商,林之南也只能等。
比衣服晚两天到的家电,在被搬进家里的时候,引来了春风里左邻右舍的关注。
虽说住在春风里的人家条件都不差,但像林之南家这样,同一天买了冰箱,进口彩电,洗衣机,收音机,电风扇的还是太少了。
一家里有个一两件电器就很不错了,哪有这样配全套的?
这得花多少钱啊!
有些人在心中猜,有些人就直接问了出来。
“王老太,你家大孙女这是发大财啦?家里一下子买那么多的电器,这得花多少钱?”
说话的人,是在春风里的邻居中和王梅花老同志聊得比较来的老奶奶。
因为熟悉了,所以王梅花老同志知道她家里儿子儿媳都在机关上班,她也知道老林家的大孙女是个有本事,会赚钱的个体户。
老一辈的人可不管个体户体不体面,他们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知道什么也比不上兜里有钱让人安心。
“没花多少。这些都是我大孙女去粤海市的时候找人买的,说是熟人价便宜。”老太太乐滋滋地在自己老闺蜜面前炫耀。
这种感觉以前在村子里的时候可没有过。
那个时候的林之南不成器,她腿脚又不好,既没脸出门,身体也不允许。
当然,也就没有人会主动串门了。
随着她那个年代的人陆陆续续没了后,她就更没有说话的人了。
“我说呢!这些好家伙咱们市里现在有钱有票都很难买到,你孙女可是真有本事,还能从粤海市弄到这些好东西。”
凑过来听到两人聊天的人知道了这些家电的来由,心里的心思不由得活络了起来。
“这么多电器,每天得吃多少电啊!”有人酸溜溜地问。
刚动了心思的人,听到这句话一下子也迟疑了。
是啊,家电可是电老虎,可不是几盏电灯能比的。
从村里来的老太太已经有了几万块的养老钱,连消费观也在被林之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她根本不在意电费的事,就算是要给电费不也是大孙女掏钱?
大孙女大手大脚的,想折腾就去折腾去吧,她就把钱存下来,给大孙女兜底。
就算大孙女把手里的钱都折腾没了,他们一家人也饿不死。
当然,老太太心里这么想,话却不能这样说。
她把林之南说她的话拿出来。“嗐,电器都买了,还在乎那点电费?再说了,国家生产这些出来是干什么的,不就是为了改善咱们老百姓的生活吗?咱们不能没苦硬吃。再说了,咱们都是吃了半辈子苦的人,临老了能够享受一把以前官太太们都享受不到的生活,为啥不享受?这钱嘛,花出去了才是钱,花不出去的那是纸。”
刚刚动摇的人,心中的天平再一次偏向了老太太这边,就连那些酸溜溜的人也都不说话了。
还是和老太太关系最好的老人主动问:“你大孙女那边还能买到电器不?”
“咋?你家也想买?”老太太问。
在金牌销售王梅花大力推销电器的时候,林之南已经和李正玉、凌泉几人到了租来的仓库里。
五十万件的衣服,既然是尾货当然是参差不齐的。
他们得把衣服按照四季分出来,其实这批衣服也就能分出两季,夏和冬。
其中,夏天的最多,冬天的比较少。
不过,夏天的衣服中有长袖长裤的,还有一些薄外套也可以充当春秋的衣服来卖。
“今天先把冬天的挑拣出来,再进行分类。”林之南下达了任务。
“好。”
众人应声后,立马开始行动。
何玉琼还是很靠谱的,她介绍的这家服装厂的尾货瑕疵非常少,就算有也都是属于那种不仔细看看不太出来的。
林之南也加入了队伍,搞了一早上后,五十万件的衣服,才整理出一万来件。
人手严重不足啊!
中午休息的时候,林之南再次向李正玉询问了商业街商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