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刚过桂林,雨就淅淅沥沥下了起来。秦小鱼把车窗推开条缝,185cm的身高让她能轻易够到雨丝,浅蓝色的棉麻衬衫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后腰那截恰到好处的软肉——她总说自己这是“米其林级别的腰线”,该收的地方紧致,该丰的地方却毫不含糊,此刻被雨水打湿的衣料贴在身上,更显曲线玲珑。
“闻到没?是酸笋混着粽叶的味儿!”她侧过脸,雨珠沾在睫毛上,像落了层碎钻。手里的攻略被雨水浸得发皱,却是她熬夜整理的广西美食图谱,从南宁老友粉到柳州螺蛳粉,连阳朔哪家的啤酒鱼用的是剑骨鱼都标得清清楚楚。
我握着方向盘笑,看她在“柳州螺蛳粉”几个字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爱心:“再往前开半小时,就能到柳州了。”
“那还等什么?”她拍着我的胳膊,衬衫袖口滑下去,露出小臂上晒出的健康麦色,“我跟你说,上次同事带的袋装螺蛳粉,我半夜煮着吃,香得邻居都来敲门。”
柳州的雨越下越大,我们把车停在青云民生市场附近。刚走进巷口,酸辣的气息就扑面而来——几十家螺蛳粉摊并排开着,铁锅在煤气灶上滋滋作响,酸笋的味道霸道地钻进鼻腔,混着螺蛳汤的鲜,勾得人肚子直叫。
“就这家!”秦小鱼指着排队最长的那家,老板娘系着花围裙,手里的锅铲翻飞,把米粉、炸腐竹、酸笋、青菜一股脑倒进滚汤里,动作麻利得像在跳舞。
“要加鸭脚和猪脚!”秦小鱼踮着脚喊,眼睛盯着锅里咕嘟冒泡的螺蛳汤。等端到碗时,她迫不及待地嗦了口粉,米粉的滑韧混着酸笋的酸、辣椒的辣、螺蛳的鲜在嘴里炸开,烫得她直吐舌头,却还是说:“比袋装的鲜一万倍!这酸笋太绝了,臭得正宗!”
我学着她的样子加了个炸蛋,金黄的蛋皮吸饱了汤汁,咬一口油汁直流。秦小鱼最爱的是鸭脚,炖得软烂脱骨,胶原蛋白混着汤的酸辣,吃得她嘴唇通红:“老板娘的辣椒油是灵魂!香而不呛,辣得舌尖发麻却停不下来。”
雨停时,我们坐在摊边的小板凳上喝汤,秦小鱼的鼻尖沾着点辣椒油,像只偷喝了辣酱的猫。“你看那桌的酸嘢,”她指着隔壁桌的玻璃罐,“青芒果、萝卜、黄瓜泡在糖醋汁里,看着就开胃。”
买酸嘢的阿婆推着小车过来,玻璃罐里的果蔬泛着诱人的光泽。秦小鱼挑了青芒果和杨桃,阿婆淋上糖醋汁,撒了把辣椒粉。“这叫‘酸甜辣’,我们柳州人就爱这口。”阿婆笑着说。
秦小鱼咬了口青芒果,酸得眯起眼睛,随即又被糖醋的甜和辣椒的辣勾住,越吃越上头:“太神奇了!酸中带甜,甜里藏辣,芒果的涩味全没了。”
离开柳州时,秦小鱼的包里塞满了袋装螺蛳粉:“给我妈带两袋,她上次说想尝尝。”她拍着鼓鼓的包,像只囤粮的小松鼠,“下午去南宁,吃老友粉和酸嘢。”
南宁的中山路夜市比想象中热闹。刚入夜,霓虹灯就亮了起来,烤生蚝的蒜蓉香、炒螺的酱香味、卷筒粉的米香混在一起,汇成了八桂大地的烟火气。秦小鱼拉着我钻进人群,眼睛像雷达似的扫描着每个摊位。
“老友粉!”她指着一家老字号,老板正把番茄、酸笋、蒜末、豆豉在锅里爆香,然后加入高汤,放进河粉和肉片,动作一气呵成。
“要炒的!”秦小鱼喊,炒老友粉比汤粉更入味,河粉吸饱了酱汁,带着锅气的香。她挑起一筷子,酸笋的酸、番茄的甜、豆豉的咸混在一起,吃得她额头冒汗:“比螺蛳粉更清爽点,锅气太香了!”
我们还吃了卷筒粉,米浆蒸成薄薄的皮,裹着肉末和木耳,淋上黄皮酱,滑溜溜的入口即化;还有粉饺,用米粉做皮,包着香菇肉馅,蘸着醋吃,鲜得人直咂嘴。秦小鱼最爱的是酸嘢摊的李子,泡得酸甜脆爽,她边走边吃,核吐在纸巾里,像只优雅的小刺猬。
“明天去阳朔,吃啤酒鱼和田螺酿。”她舔了舔嘴角的酱汁,“攻略说阳朔的啤酒鱼要用漓江水养的鱼,肉质更嫩。”
阳朔的漓江像条碧绿的绸带,两岸的山峰倒映在水里,美得像幅画。我们坐在江边的餐馆里,老板推荐了剑骨鱼,说刺少肉嫩,最适合做啤酒鱼。
鱼端上来时,用个大盘子装着,上面撒着香菜和红辣椒,鱼肉泛着金黄的光泽,啤酒的麦香混着鱼的鲜在空气里弥漫。秦小鱼夹了块鱼腹,肉质果然细嫩,带着啤酒的微苦和番茄的酸甜,一点土腥味都没有:“这鱼太鲜了!啤酒的味道刚好去腥,又不会抢了鱼的本味。”
田螺酿更让人惊艳。把田螺肉挑出来,和猪肉、香菇、紫苏一起剁碎,再塞回田螺壳里蒸熟,咬一口,田螺的鲜、猪肉的香、紫苏的独特味道混在一起,越嚼越香。秦小鱼吸着田螺里的汤汁,说:“这比单纯吃田螺好吃多了,馅料太足了!”
吃完饭,我们沿着漓江散步,秦小鱼穿着条白色的长裙,裙摆扫过江边的青草,像只白鹭。“你看那艘竹筏,”她指着远处的竹筏,渔人正撒网捕鱼,“像不像画里的?”
“像。”我握住她的手,她的手被鱼汁烫得暖暖的,“等会儿去吃油茶,同事说阳朔的油茶很有特色。”
油茶是用茶叶、生姜、大蒜在铁锅里捶打后煮的,有点像咸味的茶汤,里面放着炒米、花生、葱花。秦小鱼喝了一口,眉头皱了皱:“有点苦,像药茶。”却还是又喝了一口,“越喝越香,炒米泡软了很好吃。”
老板说:“我们桂林人早上就喝油茶,暖身子,一天都有力气。”
离开阳朔时,秦小鱼买了两袋桂花糕,说要带回家当零食。“这桂花糕太香了,”她掰了一块放进嘴里,甜而不腻,带着桂花的清香,“比北京的茯苓饼更软。”
往北海去的路上,秦小鱼一直在车上念叨海鲜:“我要吃皮皮虾、大闸蟹、扇贝……还要吃沙虫粥!”
北海的银滩像铺了层碎银,沙子白得晃眼。我们在侨港风情街找了家海鲜排档,老板带着我们去海鲜池挑选,虾兵蟹将在池里张牙舞爪,秦小鱼指着最大的皮皮虾说:“这个!要椒盐的!”
椒盐皮皮虾端上来时,外壳炸得金黄酥脆,撒着椒盐和辣椒面,剥开后虾肉雪白鲜嫩,带着海水的甜。秦小鱼戴着一次性手套剥虾,油汁溅在脸上也不在意,吃得满嘴流油:“这皮皮虾比我吃过的任何虾都鲜!椒盐味太搭了!”
我们还点了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蒜蓉粉丝蒸扇贝。这道菜的制作工艺独特,将新鲜的扇贝与细腻的粉丝完美搭配。粉丝在蒸制过程中充分吸收了扇贝的鲜美和蒜蓉的香气,每一口都散发出浓郁的海洋风味。
白灼虾也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这种简单而经典的烹饪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虾的原汁原味。虾肉鲜嫩多汁,蘸上姜醋后更是增添了一份清爽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还有一道沙虫粥,这可是一道颇具特色的美食。沙虫看起来像一根根小香肠,它们与大米一起煮成的粥稠稠的,口感软糯。沙虫的鲜味完全融入到粥中,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那股浓郁的海鲜味道,仿佛能让人的眉毛都要被这鲜味“掉下来”。
秦小鱼喝着沙虫粥,说:“这沙虫看着吓人,吃起来像脆骨,太鲜了!”
晚上住在侨港的民宿,老板是个越南归侨,给我们端来两碗糖水:“尝尝我们的槐花粉,清热解暑。”槐花粉是用槐花和米粉做的,像黄色的细粉丝,放在糖水里面,甜丝丝的带着花香。
秦小鱼吸溜着槐花粉,说:“比绿豆汤更清爽,槐花的香味太特别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去吃越南鸡粉。侨港的越南鸡粉很有名,鸡汤熬得清亮,河粉滑韧,上面铺着薄薄的鸡肉片,挤上青柠汁,撒点香菜和薄荷,清新得像海风。
秦小鱼加了点小米辣,说:“这汤太鲜了,鸡肉嫩得像豆腐,青柠汁是点睛之笔。”
离开北海时,秦小鱼买了两罐鱼露,说要回家做越南春卷。“广西的海鲜太好吃了,”她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我感觉我又胖了两斤。”
“胖点好,”我捏了捏她的脸颊,“手感更好。”
她笑着拍开我的手:“就你嘴甜。”
往崇左去时,路边的甘蔗林一望无际。秦小鱼把车窗摇到底,风里带着甘蔗的甜香。“崇左有什么好吃的?”她翻着攻略问。
“柠檬鸭、簸箕宴、还有各种酸粥菜。”我说,“同事说柠檬鸭的酸香能飘出三条街。”
崇左的柠檬鸭果然名不虚传啊!当我们踏入那家农家菜馆时,一股浓郁的酸香味道就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抓住了我们的鼻子,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
这股独特的香气来自于那道招牌菜——柠檬鸭。鸭子是本地的土鸭,肉质鲜嫩多汁,经过厨师巧妙的处理,被剁成大小均匀的块状。而这道菜的灵魂所在,则是那一堆酸辣椒、酸姜和酸柠檬。它们与鸭肉一起炒制,彼此相互交融,激发出一种让人垂涎欲滴的独特风味。
酸辣椒的火辣、酸姜的清爽以及酸柠檬的酸爽,三种味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而又和谐的口感。这种酸香的味道不仅能够刺激味蕾,还能让人胃口大开。远远地,我们就能闻到这股诱人的香气,仿佛它在向我们招手,邀请我们去品尝这道美味佳肴。
秦小鱼夹了块鸭腿,肉质紧实有嚼劲,酸柠檬的酸、辣椒的辣、鸭肉的香混在一起,吃得她停不下来:“这柠檬太绝了,酸得开胃,一点都不涩,鸭肉一点腥味都没有!”
簸箕宴简直就是一场视觉和味觉的盛宴!一个巨大的簸箕被摆在桌子中央,上面铺着一层翠绿的芭蕉叶,宛如一块天然的绿色地毯。而在这片“地毯”之上,琳琅满目的各种菜肴摆放得整整齐齐,令人垂涎欲滴。
烤得金黄酥脆的五花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每一块都肥瘦相宜,咬上一口,香脆的外皮在齿间破裂,鲜嫩多汁的猪肉在口中散开,让人回味无穷。
炸得金黄的河鱼则是另一道令人惊艳的美食,外酥里嫩,连鱼骨都被炸得酥脆可口,可以直接嚼碎咽下,那浓郁的鱼香味在舌尖弥漫开来,让人欲罢不能。
糯米糍粑更是不可错过的美味,它软糯香甜,口感细腻,一口咬下去,仿佛能感受到糯米的粘糯和糍粑的香甜在口中交融,让人陶醉其中。
然而,对于秦小鱼来说,最让她心动的还是那碗五色糯米饭。这碗糯米饭用植物染成了红、黄、蓝、紫、白五种颜色,色彩斑斓,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一种植物的独特香气,吃起来不仅有糯米的香甜,还有淡淡的植物清香,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这糯米太软糯了,”她捏了个饭团塞进嘴里,“比普通糯米更有嚼劲,颜色也好看。”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兴致勃勃地前往德天瀑布游玩。远远望去,那瀑布宛如一条洁白的绸缎,悬挂在青山之间,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走近一些,只见瀑布水花四溅,水雾弥漫,如烟似雾,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在这朦胧的水雾中,秦小鱼宛如仙子下凡一般,她身着一袭鲜艳的红色连衣裙,站在瀑布前,笑容灿烂地摆着各种姿势拍照。
一阵微风吹过,她的裙摆随风飘扬,猎猎作响,仿佛一朵盛开的鲜花,在风中翩翩起舞。那红色的裙裾与白色的瀑布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让人陶醉其中,难以自拔。
“快来!给我当背景板!”她喊着,我走过去站在她身边,她踮脚把胳膊搭在我肩上,连衣裙的领口往下滑了滑,露出点胸前的曲线。“你看,”她把照片凑到我眼前,“山清水秀配美女,多好看。”
从德天瀑布出来,我们去吃酸粥菜。酸粥是用米发酵做的,有点像酸汤,用来煮猪杂、青菜,酸得开胃。秦小鱼喝了口酸粥,说:“这比酸笋更酸,配着猪杂吃刚好,解腻。”
离开崇左时,秦小鱼买了袋酸嘢,里面有菠萝、番石榴、木瓜,酸得她直皱眉,却还是说:“广西人太会吃酸了,这酸嘢比柳州的更酸,我喜欢。”
往梧州去时,秦小鱼在车上吃着龙眼,甜得齁人。“梧州有什么好吃的?”她含糊不清地问。
“纸包鸡、龟苓膏、还有河粉。”我说,“梧州的纸包鸡是非遗,用玉扣纸包着鸡肉炸,香得很。”
梧州的纸包鸡果然没让人失望。我们找了家老字号,鸡肉用玉扣纸包着,里面放着姜丝和八角,炸得金黄。剥开纸,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鸡肉嫩得流汁,带着纸的清香和调料的香。
秦小鱼咬了一口,说:“这鸡肉太嫩了!纸包着炸果然不一样,锁住了肉汁,姜丝还能去腥。”
龟苓膏是梧州的特色,用龟板和茯苓等药材熬的,苦得让人皱眉,却很下火。秦小鱼加了两勺蜂蜜,说:“加了蜂蜜就不那么苦了,像在吃中药味的果冻,很清爽。”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梧州的骑楼城被灯火装点得宛如一座不夜城。我漫步在这充满岭南风情的街道上,感受着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突然,骑楼城的灯笼一盏盏地亮了起来,橘黄色的灯光透过灯笼纸,洒在骑楼的廊柱上,将它们染成了红彤彤的一片,仿佛给这座古老的建筑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正当我沉醉在这迷人的夜景中时,秦小鱼像一只活泼的小鸟一样,拉着我的手,飞快地钻进了一家糖水铺。这家糖水铺虽然不大,却布置得十分温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味。
秦小鱼兴奋地指着菜单,告诉我她最喜欢的就是这里的海带绿豆沙。我看着她那期待的眼神,笑着点了一碗。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海带绿豆沙就端了上来。
我用勺子轻轻舀起一勺,送进嘴里。那细腻的绿豆沙在舌尖化开,带来丝丝甜味,而海带的清香则在口中弥漫开来,让人回味无穷。我不禁感叹,这小小的一碗糖水,竟然能带来如此美妙的味觉享受。
“这糖水太解腻了,”她舀着绿豆沙说,“比南宁的槐花粉更浓稠,绿豆煮得沙软。”
离开梧州时,秦小鱼买了两盒纸包鸡,说要带回家给爸妈尝尝。“广西的美食太丰富了,”她看着车窗外的风景,“有酸辣的螺蛳粉,有鲜美的海鲜,还有酸甜的酸嘢,每样都让人忘不了。”
“以后再来。”我握住她的手,她的手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下次咱们从百色吃到玉林,把没吃到的都补上。”
“好啊。”她笑起来,眼睛弯成了月牙,“到时候我还要吃柳州螺蛳粉,要吃北海的皮皮虾,还要吃崇左的柠檬鸭……”
车子驶离广西地界时,风里的酸笋香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泥土的气息。秦小鱼把脸贴在车窗上,看着窗外掠过的稻田和竹林,忽然说:“广西的味道,就像这里的山水,既有螺蛳粉的浓烈,又有海鲜的清甜,还有酸嘢的清爽,让人回味无穷。”
“嗯。”我看着她的侧脸,阳光把她的轮廓描成金色,“就像你,看着大大咧咧,却总能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她笑着在我胳膊上拧了把,却没有松开握着我的手。我知道,这段八桂食语,早已不是简单的美食记录,而是我们一起在广西的山水间,嚼出的酸辣鲜——是柳州螺蛳粉的霸道,是南宁老友粉的醇厚,是北海海鲜的鲜甜,更是身边这个人,在每个饭点时,眼里不变的亮。
就像此刻,她那如葱般的玉指,在我宽厚的掌心轻轻摩挲着,仿佛在描绘一幅精美的画卷。她的动作轻柔而细腻,每一次触碰都带来一阵轻微的酥麻感,让我不禁为之沉醉。
随着她指尖的移动,一种独特的感觉渐渐涌上心头。那是广西的味道,清新而淡雅,如同一股清泉在我心间流淌。这种味道,既有着大自然的芬芳,又蕴含着广西人民的热情与淳朴。
她似乎将广西的山水、人文、风俗都融入了这小小的圆圈之中,用她的指尖将它们一一展现出来。每一圈都像是一个故事,讲述着广西的点点滴滴。
而我,则静静地感受着这一切,让她的指尖在我掌心留下深深的印记。这个印记,不仅刻在了我的手掌上,更刻进了彼此的生命里,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