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养鸭场的“成功”并未让影蛇得意太久,秦昭方面的迅速反应和调查力度让他意识到,单纯的破坏养殖场虽然能制造麻烦,但距离撼动秦昭新政的根基还差得远。
而且,黑冰台似乎已经盯上了这种手法。
“看来,小打小闹不行了。”影蛇在他的秘密山洞里,对着新抓来的几只试验用鸡鸭喃喃自语,“得玩点更大的,更有‘艺术性’的。”
他将目光投向了更上游的环节,禽种孵化场和饲料加工坊。
如果能在这里下手,污染了种源或基础饲料,那么危害将呈指数级扩散,波及无数养殖户,造成的损失和恐慌将远超袭击一两个成品养殖场。
“对!就在源头下毒!让他们的鸡鸭从根子上就带着病!”影蛇被这个“天才”的想法激动了,他觉得这才能真正配得上他“顶尖杀手”的格调。
他暂时搁置了“瘟煞一号”的改良,开始着手研究一种新的、更隐蔽的、能通过种蛋或母体垂直传播的“瘟煞二号”,或者研制一种缓释型毒剂,
混入饲料原料中,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不易被发觉,但在禽类体内会逐渐累积并爆发。
这项工作显然比之前更加复杂,需要更专业的知识和更多的试验。影蛇再次沉浸到他的“毒理研究”中,暂时从秦昭的视线里“消失”了。
养鸭场事件给秦昭敲响了警钟。她意识到,敌人如同病毒,会不断变异,寻找防御体系最薄弱的地方进行攻击。仅仅依靠被动应对和局部加固是远远不够的。
她下令,将医馆、学堂、养殖场、官营工坊等所有新政节点,纳入一个更广泛的“安全联防网络”。
要求各节点之间建立快速通信渠道,共享可疑人、事、物的信息,一旦某处发现异常,临近节点能立刻提高警惕,协同调查。
她开始强力推行禽畜种源、饲料、甚至常见药材的“官制标准”和“溯源标识”。
要求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需由指定、受监管的场所供应,并记录流向,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可快速追溯源头,锁定范
她赋予黑冰台更明确的“内部清剿”职能。除了情报搜集,还要组建精干的快速反应小队,配备精通格斗、追踪、侦查甚至基础医理毒理的专业人员,
一旦发现确凿的破坏行为,有权在必要时进行抓捕甚至清除,如同帝国的免疫细胞,主动出击,消灭“病原体”。
这个决定意味着黑冰台的角色,从纯粹的情报机构,开始向兼具特种行动能力的秘密警察部门演变。秦昭在残酷的斗争中,不得不一点点地武装自己,哪怕这些力量本身也带着危险的气息。
就在秦昭忙于构建宏大防御体系的同时,泾阳惠民医馆在陈芸的主持下,逐渐走出了阿禾逝世的阴影,并且有了新的发展。
陈芸在整理阿禾遗物时,发现了他生前记录的大量病案和一本未完成的笔记。笔记中,阿禾不仅记录了病症和疗法,
还详细描述了患者的家庭情况、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并试图从中寻找疾病与生活方式的关联。
他甚至已经初步构思,如何在村里培训一两个稍微懂点草药和急救知识的“卫生帮手”,以便更及时地处理小伤小病和进行防疫宣传。
陈芸被阿禾的超前想法深深触动。她继承阿禾的遗志,在林源县水源事件和养鸭场事件后,更加觉得将医疗知识下沉到最基层的重要性。
她向太医署和秦昭提交了一份详尽的建议书:
在大的村落,尝试设立“卫生点”,由医馆培训一名“卫生员”。 卫生员不要求像正式医士那样精通医术,只需懂得处理常见小伤小病、识别危重症状可以及时送医、
进行基础的卫生防疫宣传、并协助医馆进行疫情监测和人口健康记录。卫生员可由村里略通文墨、有责任心的人担任,由医馆给予少量补贴或免除部分家庭诊疗费用作为激励。
这个建议,与秦昭正在思考的将医疗网络末梢延伸的想法不谋而合!秦昭看到建议书后,大为赞赏,立刻批准在泾阳县及周边几个试点县,挑选条件成熟的村落,进行“卫生员”制度的尝试。
于是,在帝国的肌体上,两股力量在同时加速:
一股是影蛇及其代表的黑暗势力,他们在阴影中钻研着更恶毒、更隐蔽的破坏手段,目标直指新政的根基产业,企图制造无法控制的大规模混乱。
另一股是以秦昭为核心的光明力量,她正在努力将新政从点的突破,推向面的巩固和网的构建,通过制度化的防御体系和深入基层的医疗网络,试图让惠民政策变得更具韧性和生命力。
陈芸和阿禾未竟的事业,化作了“卫生员”这颗希望的种子,开始在乡野间悄悄萌芽。
而影蛇的“瘟煞二号”,也在阴暗的山洞里,对着无辜的鸡鸭,进行着危险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