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适应,意味着人能适应更多高温环境,这里很多人其实会搞错一个区别。
能适应七十度的高温,不是意味着只能在七十度的高温下生存。
而是能承受七十度的高温!
人类准备的防护服,无法彻底的隔绝高温,内部空间温度会很快提升,提升到几十。
正常情况下,这个温度下,人就已经无法生存。
但优化基因表达后的人,可以承受,那甚至能在几百度下的环境中,工作很长一段时间。
至于接下来的低温极限,人类的意外低温存活记录,是十三点七度,这是意外造成的结果,实际上在每个人身上,根据身体素质不同,这个数字会有波动。
超低温的情况下,新陈代谢几乎停止,救治不及时,也会死亡。
但基因优化后的人,能在零下十几度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细胞活性!
这几乎就是做到了身体被冰冻,一切生命活动停止,但等到解冻之后,就能再次苏醒过来。
这玩意,不是木蛙么,身体都被冻硬了,但来年春天,依然能活着。
在这行理论极限后面,还有个括号,里面写着可活动低温,能在零下三度,维持数十个小时的活力。
这意味着身体本身有着极好的防温度流失的机制。
缺氧也是个人体重要的参数,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时间,极限基本是六分钟。
至于那种闭气挑战,可以在水下保持很长时间的闭气,但那不是真正的缺氧,算是对人体极限的一种挑战。
优化过后,这个数字是一个小时。
绝对缺氧的环境下,还能坚持存活一个小时!
还有脱水,人体存活极限是脱水百分之十五,到了这个时候,血液循环几乎已经失效,会导致器官衰竭。
这方面,优化过的人提升不多,百分之二十,但差不多的数字,脱水难度直线飙升。
人在还没缺水的时候,身体水分流失会很快,一旦失水,皮肤立刻变得干巴,乃至皱皮,这是人体的保水机制。
比如嘴唇,在干燥的环境中,很快就会干枯,干枯反倒让水分不继续流失。
想要在水分少了百分之十五的时候,继续减少那百分之五,极其之难。
还有连续不睡眠,这个参数也很重要。
曾经有记录是十一天,后面实验没能进行下去,因为继续下去,会导致大脑功能崩溃,出现精神症状,以及免疫系统衰竭。
优化后,这一项的理论数据是永远!
因为身体保持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循环,睡觉可以补充精神,不睡觉,身体同样能自我调节!
屏幕上最后两项参数,分别是承受加速度的正负g力!
这个数据,是人体能承受速度的极限,飞行员能短时间承受9个g的加速度,更极限是理论极限,瞬间承受12g的冲击力,但只能承受几秒。
时间再长,轻则重伤,以及死亡。
血液会被压向下肢,导致脑部缺血昏迷,各种内脏受损,肌肉拉伤,骨骼断裂等等。
这个数据,也是限制战斗机参数的一大重要原因。
优化后的数据,这一行的理论数据是一百五十个g,瞬间承受的冲击力,可以说是几乎无上限。
现阶段的科技,想要达到这个瞬间的加速度,唯有爆炸,而且是超级大当量的导弹爆炸,才有机会制造出这瞬间的冲击力。
能承受这么恐怖的冲击力,意味着各种战机,可以只需要考虑性能,不需要考虑驾驶员的承受能力。
表格展示完毕,全场一片死寂。
这些参数,都是人体的一些正常的极限参数。
但这些参数,非常的具有代表性。
这除了不会飞,和超人有什么区别?
江宇也在看表格,很多项目他都没有测试过,也就是这些东西,都是理论上的极限。
但这些东西,他看得热血沸腾,他现在这么猛?
李将军沉声道:“我们这边有机器人战士,单臂力量三百公斤,能试试手吗?”
地下基地,条件不足,能用来测试的东西不多。
而且测试,还只是需要看的测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力量测试和战斗。
现在力量测试没有条件的情况下,那就通过战斗展现。
随着机器人走下台,十台机器人从一边的门后走了出来。
徐畅看着十个机器人,没有拿着武器的机器人,对现在的他来说,很轻松就能解决。
不过还得看战斗过程。
下一刻,机器人扑向了江宇。
最先一个机器人,速度极快的冲到了江宇面前。
江宇一脚正蹬踹出。
肉眼可见的,机器人的胸腹部防护金属板上,出现了个凹痕,接着机器人如炮弹一般倒飞而出。
重重的撞在墙壁上,发出一声巨响。
“轰隆。”
机器人身上一阵电火花闪过,挣扎着想要站起来,但浑身上下都在发出咔咔咔的声响。
台上的人看着眼睛都瞪的滚圆,好猛!
徐畅同样瞪大了眼睛,这是真的猛,他虽然也能轻松解决机器人,但这一脚,他踹不出来!
这特么的,他浑身堪比钢铁之躯,也没办法爆发出这么恐怖的力量吧?
血肉之躯,居然能这么猛?
剩下机器人也没有丝毫的害怕,继续扑向江宇。
江宇反应非常之快,看着同时扑过来的机器人,一个后侧步的同时,又是一脚踹出。
这一次,他通过后侧步,换了个角度,正好一脚踹出后,能一穿二!
一个机器人飞出,撞飞了连续两个机器人!
三个机器人中,还有两个能站起来,但已经一瘸一拐。
又有机器人扑上前,江宇这次用拳头。
血肉组成的拳头,打在了机器人的胸膛上。
拳头没事,机器人胸膛前面的钢板同样凹陷,然后爆飞而出。
十台机器人,就这么被江宇用最简单的拳脚,全部解决!
他甚至都没有喘气!
全程给人一种闲庭信步的感觉!
就好像打的不是十个顶尖的机器人,而是十个小朋友!
全场大佬和研究人员,眼神之中都是茫然,这表现,比上一次徐畅还要来的更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