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理顺外围地脉带来的微弱成效,如同在漫漫长夜中瞥见的一丝曙光,虽不足以驱散全部黑暗,却坚定了林卫东前行的决心。伤势在琉璃净火与地脉生机的共同滋养下,恢复速度加快了不少,虽离痊愈尚远,但至少已不再影响基本的行动与运功。
他没有立刻返回龙门村。时间紧迫,幽墟裂隙如同不断扩散的毒疮,必须尽快找到遏制其恶化、乃至根除的方法。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更深入地了解它,了解这片被古老力量扭曲的土地。
他决定以那道裂隙为中心,向外呈螺旋状逐步探查,运用《地脉导引初解》中的法门,结合琉璃净火的净化与感知之能,绘制出一幅更精细的“地脉病灶图”。
这一次,他的目标不再仅仅是梳理淤塞,更是探寻地脉紊乱的深层原因,以及那“幽冥铁”残碑与整个封印体系的关联。
他首先来到了距离裂隙最近、受污染最严重的一片区域。这里的地面呈现出一种不祥的灰黑色,草木绝迹,岩石表面覆盖着一层粘腻的、散发着腐朽气味的阴蚀苔藓。空气中弥漫的阴煞死气几乎凝成实质,不断试图侵蚀他的护体净火。
林卫东屏息凝神,将琉璃净火凝聚于双目与掌心。净火之光穿透表层,他“看”到脚下的大地脉络,如同被墨汁浸透的血管,原本应流淌着浑厚地气的通道,此刻充斥着粘稠、污秽的阴煞能量,不仅完全阻塞,更在不断腐蚀着地脉本身的结构。
他尝试以净火疏导,效果却微乎其微。此地的阴煞已与地脉深度纠缠,近乎同化,强行净化,恐会直接导致局部地脉崩溃。
“只能标记,暂时无法处理。”林卫东心中记下这片区域的状况,继续移动。
随着探查范围的扩大,他发现地脉的受损情况呈现出一种奇特的“辐射状”。越靠近裂隙,受损越严重,阴煞与地脉的纠缠也越深,几乎无药可救。而随着距离增加,受损程度逐渐减轻,地脉虽被污染,但结构尚存,尚有疏导净化的可能。
这印证了他的判断——治理需由外而内,层层推进。
在探查过程中,他发现了更多散落的“幽冥铁”碎片。这些碎片并非随意散落,其位置往往处于地脉的关键节点之上,或是几条地脉的交汇处。碎片上的“先天鬼箓”虽已黯淡残破,但依旧散发着微弱的能量波动,与整个破损的封印结界隐隐呼应。
“这些碎片,果然是封印大阵的组成部分……是阵基,也是阵眼?”林卫东拾起一块较大的碎片,仔细观察。他发现,在某些特定的地脉节点附近,当他将净火之力以特殊频率注入碎片时,碎片上的刻痕会短暂亮起,并与远方那面巨大的幽冥铁墙壁产生极其微弱的共鸣!
这一发现让他精神一振!
或许……可以利用这些残存的阵基碎片,配合地脉导引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或“稳定”残存的封印力量,哪怕只是暂时性的,也能为后续行动争取更多时间!
他立刻开始尝试。选择了一处距离裂隙稍远、地脉受损相对较轻、且有一块较大残碑碎片的节点。他先以地脉导引术,小心翼翼地将节点周围淤积的阴煞稍稍驱散,引导纯净的地气缓缓流过节点。随后,他将那块残碑碎片置于节点中心,双手按在碎片之上,运转琉璃净火,并非粗暴地灼烧,而是以一种温和、共鸣的方式,将净火中蕴含的生机与净化之意,缓缓注入碎片之中。
起初,碎片毫无反应。但随着地气的流转与净火的持续注入,碎片表面的“先天鬼箓”开始泛起极其微弱的、断断续续的幽光!同时,他感觉到脚下的大地传来一丝极其细微的、仿佛齿轮重新咬合般的震动!
有效!
虽然这反应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持续时间也极短,但这无疑证明了他的思路是可行的!这些残存的阵基,并未完全失效!
他如法炮制,在接下来几天里,又成功激活了另外两处节点的残碑碎片。每一次成功,他都感觉到这片区域的地脉稳定性似乎增强了微不足道的一丝,那从裂隙中弥漫出的阴煞死气,仿佛也受到了一丝微弱的压制。
然而,当他尝试靠近裂隙,寻找更核心的阵基节点时,却遭遇了巨大的阻力。那里的阴煞浓郁如胶,地脉结构扭曲破碎,残存的阵基碎片也大多灵性尽失,难以引动。更有一股隐晦而强大的恶意,从裂隙深处隐隐传来,警告着他这个不速之客。
他知道,以自己现在的力量,还无法触及核心。
但外围的初步稳定与阵基碎片的成功引动,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展。这为他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也指明了一条可行的道路——修复这古老的封印大阵,哪怕只是部分修复!
带着这几日的收获与更加明确的思路,林卫东决定暂时返回龙门村。他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此次探查的成果,进一步恢复伤势,提升实力,并准备一些必要的物资,以应对接下来更深层次的探索。
当他拖着疲惫却带着一丝希望的身影,走出野狐岭,重新看到龙门村那安宁(至少表面如此)的景象时,夕阳正将天边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
村子,暂时安全了。
但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那幽墟裂隙深处的“秽影”,绝不会善罢甘休。而他自己,也必须更快地成长起来。
他抬头望向西北方向,目光坚定。
下一次,他必将更深入地踏入那片禁忌之地。
(第三十五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