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的日头有了几分暖意,消融着屋檐下最后的冰溜子。李建国在红旗钢铁厂安顿下来已有些时日,家里人都惦记着。张彩霞早就想带着铁蛋和妞妞去县里看看孩子爹,正好李卫国要去县里找钱有才出手一批攒下的上好皮子,两下便凑在了一天。
天不亮,几人就在村口汇合了。张彩霞特意给铁蛋和妞妞换上了过年才穿的新衣服,小脸上洋溢着去县城的兴奋。李卫国背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裹,里面是几张鞣制好的狐狸皮、狼皮,还有那张压箱底的、品相极佳的梅花鹿皮。
搭乘最早一班去县城的班车,摇摇晃晃一个多时辰,县城那比公社宽阔不少的街道和更高的楼房便映入眼帘。铁蛋和妞妞趴在车窗上,看得目不转睛,发出阵阵惊叹。
李卫国先将大嫂和两个孩子送到了钢铁厂门口。看着那气派的厂门和高耸的烟囱,张彩霞有些局促地整理了一下衣角,才带着孩子向门卫打听。很快,得到消息的李建国就从里面快步跑了出来。他穿着一身崭新的深蓝色工装,胸前还别着厂牌,虽然脸上带着些机油污渍,但精神头十足,腰板挺直,整个人仿佛都焕发着新的光彩。
“爹!”铁蛋和妞妞欢呼着扑了过去。
“他爹!”张彩霞看着丈夫这崭新的形象,眼圈微微发红,脸上却满是自豪的笑容。
李建国憨厚地笑着,一手抱起一个孩子,对张彩霞和李卫国说:“走,去我们宿舍看看!”
工人的集体宿舍是简陋的筒子楼,一间屋子挤着八个人,显得有些拥挤,但收拾得还算整齐。李建国的铺位靠窗,被子叠成了标准的豆腐块。同屋的工友见家属来了,都热情地打招呼,眼神里带着善意的打量。张彩霞看着丈夫在这个新环境里似乎适应得不错,悬着的心才算彻底放下。
李卫国没有多待,将带给大哥的一罐自家腌的咸菜和几个煮鸡蛋留下,便告辞离开,去了钱有才在县城的落脚点。
钱有才看到李卫国带来的皮子,尤其是那张完整的梅花鹿皮,眼睛都直了,连声赞叹:“老弟,你这可真是好东西不断啊!这鹿皮,这毛色,这完整度,难得!太难得了!”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这批皮子又卖出了一个好价钱,李卫国怀里的积蓄又厚实了不少。
从钱有才那里出来,时间尚早。李卫国没有急着回去与大嫂汇合,而是揣着钱,开始在县城里看似随意地逛了起来。他的目光不再局限于供销社和国营饭店,而是更多地流连于那些临街的、关着门或者经营不善的铺面,以及一些看起来位置不错、可能属于公家或者有待转让的院落。
他走到离钢铁厂不算太远的一条相对安静的街道,在一处门脸不大、但带着一个小院的旧房子前驻足良久。院子临街,位置不错,虽然看起来有些破败,但结构尚可。他心里盘算着,若是能盘下来,稍加修葺,无论是将来做点小生意,还是给大哥一家住,都比挤在集体宿舍强得多,也更方便。
直到日头偏西,李卫国才回到钢铁厂门口与张彩霞他们汇合。回去的班车上,铁蛋和妞妞因为玩累了,靠在他们娘怀里睡着了。张彩霞则难掩兴奋,不停地跟李卫国说着在厂里的见闻,说着丈夫的变化,言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卫国,多亏了你!要不是你,你哥哪有今天……”张彩霞说着,声音又有些哽咽。她如今是打心眼里感激这个小叔子,也彻底明白了这个家现在真正的顶梁柱是谁。
李卫国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田野,笑了笑:“大嫂,都是一家人。哥好了,咱们家才能都好。”
他心里清楚,今天的县城之行,不仅仅是卖皮子和大嫂探亲。更是一次实地考察,一次对未来家业布局的更清晰勾勒。哥哥在厂里站稳了脚跟,一定要在县城买一套房子才是第一步,正在他心中慢慢浮现轮廓。车子在夕阳的余晖中驶向李家沟,李卫国的目光却仿佛已经越过了这小小的村庄,投向了更远、更广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