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自报家门,杨辰的身份伪装
夹缝之外,喊杀声如怒潮,一波接着一波。火光将营地的上空映照成一片诡异的橘红色,浓烟混杂着血腥气,在夜风中翻滚不休。
而在这条被高大营帐与杂物堆隔绝出的小小天地里,却死寂得可怕。
三具尚有余温的尸体,以扭曲的姿态倒在地上。温热的血液在干燥的泥土上蜿蜒,汇成一滩滩暗红色的水洼,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甜。
长孙无垢靠着冰冷的帐壁,身上披着那件沉重而肮脏的皮甲。那上面混合着泥土、汗水和一个陌生男人的体温,却像一道坚固的堤坝,将她与眼前这地狱般的景象隔离开来,也给了她一丝喘息的余地。
她的目光,无法从眼前的男人身上移开。
他静静地站在三具尸体之间,手中提着那把刚刚饮过血的环首刀,刀尖上的血珠,在火光下折射出妖异的光。他就像一尊从修罗场中走出的神只,身上交织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气质——极致的暴力与极致的沉静。
这种矛盾,形成了一种致命的吸引力,让她在恐惧之余,生出了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过的好奇。
她的喉咙干涩得发疼,无数疑问在脑海中盘旋,却一个字也问不出口。
男人似乎看穿了她的窘迫,他没有逼问,也没有靠近,只是平静地站在原地,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终于,他动了。
他没有再看地上的尸体,而是转过身,面向长孙无垢,收敛了身上那股几乎要凝成实质的杀气。他将那柄滴血的刀收回腰间的鞘中,然后,对着她,缓缓抱拳,躬身一揖。
这是一个标准的、无可挑剔的文士之礼。
这个动作,与他刚才那雷霆万钧的杀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瞬间冲淡了这片血腥之地带来的压迫感。
长孙无垢微微一怔。
“在下杨辰,乃瓦岗军参军。”
男人的声音响起,低沉,沙哑,却异常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沉稳地落在长孙无垢的心上。
“见姑娘有难,情急之下,出手相助,多有惊扰,还望恕罪。”
他的话语,客气,疏离,像是在陈述一件再也平常不过的事情。
瓦岗军……参军?
杨辰?
这几个字,如同惊雷,在长孙无垢的脑海中轰然炸响。她那刚刚平复些许的心,再一次掀起了惊涛骇浪。
瓦岗?
是正在外面猛攻大营的瓦岗贼寇?是与她丈夫李世民鏖战不休的死敌?
她被瓦岗军的将领救了?
这怎么可能!
荒诞,滑稽,却又真实地发生在了眼前。
她看着杨辰,看着他脸上那被烂泥遮盖的面容,看着他那双在火光下深邃如寒潭的眼睛,心中瞬间涌起无数个念头。
他为什么要救自己?是为了羞辱李唐?还是为了用自己来要挟丈夫?一个瓦岗的参军,为何会孤身一人,潜入到李渊的中军核心?
无数的疑问,像一张巨大的网,将她牢牢罩住。她知道,事情绝不像他说的“路见不平”那么简单。
“你……”长孙无垢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尽管依旧有些颤抖,但已经恢复了几分镇定,“你是瓦岗的人,为何会在此处?”
她没有问他为何要救自己,而是直指问题的核心。
杨辰似乎早就料到她会这么问。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抬起头,看了一眼夹缝外那片被战火映红的天空,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姑娘觉得,外面的喊杀声,是为了什么?”
长孙无垢蹙眉不语。
“是为了攻破大营?是为了与李渊决一死战?”杨辰自问自答,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自嘲,也带着几分悲悯,“不,都不是。这两千人,只是来送死的。”
“送死?”长孙无-垢心头一震。
“没错,送死。”杨辰的目光,重新落回她的脸上,“用两千条性命,来点燃一把火,一把能让李渊这座大营,从里到外都烧起来的火。而我,就是那个负责在内部点火的人。”
他的话,坦诚得近乎残忍。
长孙无垢冰雪聪明,瞬间便明白了他话中的含义。佯攻,策反,里应外合……这些兵法谋略,她并不陌生。
可她不明白,这和救自己有什么关系?
“那你……”
“至于为何救你,”杨辰仿佛能看穿她的心思,打断了她的话,“或许,只是因为在下觉得,像姑娘这般的人物,不该死在这些宵小之辈的手中。”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地上那三具尸体,语气变得有些冷。
“瓦岗军虽然被天下人称为‘贼寇’,但我们只杀该杀之人。我们求的是为天下百姓,在这乱世里求一条活路,而不是满足一己私欲的野兽。”
他这番话,说得不卑不亢,却像一记重锤,敲在了长孙无-垢的心上。
她看了一眼地上的尸体,又看了一眼眼前这个自称“瓦岗参军”的男人。
是啊,这些企图对自己行不轨之事的人,是李唐的兵。而救下自己的,却是李唐的敌人。
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变得如此黑白颠倒了?
她一直以为,瓦岗军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匪寇,是天下的祸乱之源。可眼前这个男人,他的言行举止,他身上那股冷静、克制,甚至带着几分文人风骨的气质,都与她印象中的“贼寇”形象,大相径庭。
她的认知,第一次产生了动摇。
“你们……”长孙无垢的眼神变得复杂起来,“你们瓦岗,当真如你所说?”
“姑娘不信?”杨辰笑了笑,那笑容在烂泥覆盖的脸上,显得有些古怪,却意外地让人感到真诚,“信与不信,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姑娘现在很危险。”
他的话锋,突然一转。
“外面的佯攻,不会持续太久。一旦我军撤退,李渊的大军稳住阵脚,开始清查营地……姑娘觉得,他们会如何处理这三具尸体?又会如何对待你这个‘目击者’?”
长孙无垢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她不是不通世事的深闺女子。她很清楚,军营之中,为了掩盖丑闻,杀人灭口是再也寻常不过的手段。尤其是在这种混乱的时刻,她的身份非但不是护身符,反而会成为催命符。
一旦被人发现她与这三名士兵的死有关,为了李唐的颜面,为了平息军中可能出现的骚动,她最好的下场,也是被秘密软禁,永不见天日。
更何况,她根本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谁会相信,一个瓦岗的“贼寇”,会冒着生命危险来救她?他们只会认为,是她与瓦岗贼人私通,杀了人,想要趁乱逃走。
想到这里,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虽然脱离了虎口,却又掉进了一个更深的漩涡。
“那我……该怎么办?”她下意识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依赖。
杨辰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看着她那双写满了无助与惶恐的眸子,心中那属于猎人的快感,油然而生。但他脸上的表情,却依旧平静如水。
“在下有两个建议,姑娘可以自己选择。”
他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留在这里。等外面的乱局平息,等秦王殿下回来。或许,他能为你洗刷冤屈,还你清白。”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平淡,却在“或许”两个字上,不着痕迹地加重了一丝。
长孙无垢的心,沉了下去。
她知道,这几乎不可能。李世民远在福昌,等他回来,黄花菜都凉了。而李渊……那个雄猜之主,会为了一个儿媳的清白,去得罪军中将领,动摇军心吗?
“那第二个呢?”她追问道。
“第二个,”杨辰的目光变得深邃,“跟我走。”
“跟你走?”长孙无垢失声低呼,她警惕地看着杨辰,“去哪里?去瓦岗?”
“姑娘可以这么认为。”杨辰没有否认,“我不能保证你去了瓦岗,还能有如今的锦衣玉食,尊贵地位。但我可以保证,你的安全,你的清白,都将万无一失。在瓦岗,没有人敢动你一根手指头。”
他的话,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长孙无垢沉默了。
一个是几乎必死的绝境,一个是前途未卜的未知。
她该如何选择?
就在她心乱如麻之际,远处的战场上,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嘹亮的号角声。
呜——呜——呜——
那是……撤退的信号!
杨辰的脸色微微一变,他侧耳倾听了片刻,然后对长孙无垢说道:“我的同伴要撤退了。一旦他们离开,这片大营很快就会被封锁,到那时,就算我想带你走,也插翅难飞了。”
他向前走了一步,目光灼灼地看着她,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一股催人做出决断的魔力。
“姑娘,你只有三个呼吸的时间考虑。”
“是留下来,面对无法预知的审判和羞辱;还是跟我走,去一个全新的地方,开始一段全新的人生?”
“三。”
“二。”
他的倒数,像死神的催命符,一下下敲在长孙无垢的心上。她看着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看着地上那三具渐渐冰冷的尸体,又回头看了一眼那倒在血泊中,不知死活的侍女春燕。
“我……我走了,她怎么办?”长孙无垢指着春燕,声音颤抖。
杨辰没有丝毫犹豫,俯身将那名侍女打横抱起,动作干脆利落。
“一起带走。”
他的果决,彻底击溃了长孙无垢心中最后一道防线。
“一。”
“我跟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