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生一愣,加班加点?那岂不是今年过年都不能放假了?
“行,你要是真画出来了,我们几个几年就留在这里做衣服!”
他还是嘴硬地答应了,做不做得出来还是一回事儿呢
明熙点了点头,也不墨迹,随便找了一张纸就开始画。
关于工装她之前读大学的时候就接过这样的单子,当时自己修改了好多遍,才把它发给甲方,对方非常满意。
设计这种事情,脑子里只要有了大致思路,那么画稿就是一件非常轻松快速的事情。
大概也就一个小时,夏季工装、冬季工装、春秋工装,一共是三套衣服就花了出来。
春秋工装,是一件卡其色连体衣,中间有一条皮带间隔。
干净利落的一套,不仅比以前的衣服漂亮,而且看上去还更实用。
夏季工装明熙采用的是亚麻面料。
车间里不允许穿短裤短袖,但是夏季又实在烦闷,选择这种面料,穿上去会凉快很多。
白色亚麻的衬衫搭配上亚麻裤,还有一条亚麻长款围裙。
冬季的工装则是一件白色t恤,外面套一件黑色毛衣马甲,下身是一条卫裤。
上下班的路上,在外面套一件黑色棉服。
“一共三套衣服,我都画好了。”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围了过来。
萧梦迪拿着画稿看了又看,嘴角浮现一抹笑,然后就将稿子递给了到场的领导。
领导见到,先是惊讶地一怔,又连连赞许。
“小明同志果真非常优秀,这种工作我们在市面上都不曾见过,今天到友谊服装厂来也是开了眼了。”
画稿终于被穿越到工人们手里。
“跟咱们前几年穿的,是不一样。”
“咱们工厂的工装比出门逛街时的衣服还好看。”
“俺没什么文化,但是让俺踩缝纫机的时候穿这个,俺愿意!”
姜生不解地看着这些人,怕不是托吧,一套工装能有多好看?
终于,当画稿落在他手上的时候,他的额头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汗珠。
“姜同志,当着领导的面承诺的事情,不能反悔吧。”
此时姜生的脸已经气成了猪肝色,他身后的那群人一脸怨恨地看着他。
领导和蔼地笑了笑
“小姜同志,年轻气盛,心里不服也很正常,不过年轻嘛,那就多干一点,过年的时候别回去了,我看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穿上衣服。”
领导用最温柔的语气说出了最气人的话。
“咱们工厂一共有五百号人,这半个月的时间你们肯定是做不完的,这样吧,你们先把开年后的春装做好,天气一热大家就可以拿出来穿。”
听着明熙的建议,工人们都点了点头。
“对对对,这个感情好啊。”
“咱们开了就能穿上新衣服了,明设计师不仅专业水平强,人还聪明。”
他一脸怨怼地看着明熙,气得说不出话来。
“姜同志赶紧去工作吧,说不定提前完工还能回家住上几天。”
几人的家都是沪城的,回一趟家不难,可是足足半个月的假期就这样没了,如果要赶工期的话还得天天住在宿舍。
况且一共五百套衣服,别说提前完工了,不加班都是好的了。
明熙笑了笑不再跟他们墨迹。
出门打了一通电话,没过多久沈砚之就来接她了。
“怎么领了这么多的东西?”
“我今年成绩优秀,工厂发给我的。”
明熙不是那种假谦虚的人,直接说了出来。
沈砚之也跟着骄傲,一样样地把这些物品搬上车。
到家之后,明熙没事儿干,现在离除夕夜还有一周的时间。
她把沈天、沈舒、沈洁都叫到自己跟前,挨个给量了身高尺寸,准备用工厂发的不了做一套新年衣服。
一听到有新衣服穿,三个小孩,高兴地在院子里一会儿打滚、一会儿爬树。
气得谢云拿着戒尺就出来了。
“干什么?有新衣服穿了,就非得把身上这件穿脏才开心?都给老娘回屋写作业去!”
三个人哭丧着脸回到了房子里。
谢云无奈地说着
“我和老沈两人生了他们兄弟三个还有无双,以后家里得成孩子窝,都不敢想有多烦。”
明熙跟着笑了笑,手上的功夫停了两秒。
她看了看身边站着的沈砚之,这么好的基因,不敢他们二人的孩子以后能有多好看。
再看看沈家的三个晚辈,也是各有各的俊美,只能说沈家的基因就是这么好。
明熙以后是打算要孩子的,不过,这段时间恐怕不行了,她工作现在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忙得很。
“要是在春节前作业没写完,三婶就不会给你们新衣服!”
几个小家伙听见了谢云的威胁,嗷嗷地叫,连忙冲回了房间写作业去了。
写作业也不安静,一边嚎一边写。
谢云气得不行
“小熙,要我说,你有这手艺这布料,不如给自己做几件裙子,实在不行,做个床上四件套也是好的,何必给他们几个小鬼。”
谢云这几天累得够呛,这几个小家伙长大了,越来越调皮,王姨还不在。
“妈,你看他们三个长得多好看,而且小孩子多了热闹。”
这两点谢云不能否认,确实是这样的。
谢云每次还在生气的时候,看见他们三个委屈巴巴的脸,顿时什么火气都没了。
而且年龄大了,也着实享受这种子孙绕膝的感觉。
没过几天,老大两口子也都放假了。
一家人又整整齐齐地凑在一起,明熙给几个小孩儿的棉服也都做好了。
“弟妹手真巧,省得今年给他们买新衣了。”
做一套棉服挺费神的,但是两个哥嫂都不是占便宜的人,而且在做衣服的过程当中也可以精进自己的技艺,所以明熙做的过程当中就很开心。
很快,春节就到了。
沪城大街小巷热闹非凡。
明熙和沈砚之也给几个小孩一人包了一个一块钱的红包。
到了初二那天,老大和老二两对就要去岳父岳母家小住一段时间。
家里一下子就剩下了五个人清净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