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瑾瑜那句如同谶语般的话,在林辰脑海中盘旋了整整一夜。“影子散了,但光找不到源头,会更危险。有些种子,需要特殊的土壤才能发芽。” 这绝不仅仅是感慨,更像是一种经过加密的传递。她在那个被严密保护也严密监控的环境里,依然在试图向外传递信息。
“特殊的土壤……” 林辰站在研究院办公室的白板前,用笔在这几个字下面重重划了一道线。旁边,已经罗列了几个关键词:“深蓝遗迹”、“林曦”、“基因特性”、“能量共鸣”、“生物科技公司”。
秦梦雪发来的关于境外资金流向几家国内生物科技初创公司的情报,与叶瑾瑜的提示,在他脑中碰撞出火花。对手的“分布式网络”,其终极目标很可能依旧围绕着“涅盘计划”的核心——对特殊生命形态或基因的研究与应用。而“土壤”,或许指的就是进行这种研究所需的环境、资源或……特定的实验对象。
他按下通讯器:“王猛,重点筛查那几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研发方向、核心技术团队背景,尤其是他们是否在从事与神经系统发育、特殊基因表达或能量生物学相关的研究。注意隐蔽,不要打草惊蛇。”
“明白,林院。我们正在构建这些公司的关联图谱,发现他们与几所高校的生命科学实验室有合作项目,资金流向复杂。” 王猛的声音透着专注。
处理完这项指令,林辰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决定。他需要亲自去见一次叶瑾瑜。仅靠冰冷的报告和晦涩的只言片语,无法真正理解她所知的危险和她所指向的路径。这是一次冒险,但面对“光找不到源头”的威胁,他必须把握住任何可能破局的线索。
会见安排在当天下午,地点是郊区一处不起眼但守卫极其森严的疗养院。经过层层安检,林辰在一间光线柔和、布置素雅的房间里见到了叶瑾瑜。
她穿着简单的家居服,坐在靠窗的椅子上,望着窗外萧瑟的冬景,侧影依旧带着那份刻入骨子里的优雅与疏离。听到脚步声,她缓缓转过头,目光与林辰相遇,没有惊讶,只有一种深潭般的平静,仿佛早已料到他的到来。
“你来了。”她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落在寂静的房间里。
“我来了。”林辰在她对面的椅子坐下,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你说的‘特殊的土壤’,指的是什么?”
叶瑾瑜的嘴角微微牵动了一下,似笑非笑:“你还是那么直接。我以为你会先问问林曦的情况。”
“曦儿很好,专家组定期检查,他的……各项指标很稳定。”林辰提到儿子,语气不自觉地带上一丝柔和,但随即又凝重起来,“但正因为他很特殊,我才必须知道,什么样的‘土壤’会对他,或者对像他这样的‘种子’构成威胁或诱惑?”
叶瑾瑜的目光重新投向窗外,沉默了片刻,才幽幽开口:“‘黄金血脉’追求的,从来不是简单的暴力或权力。他们信奉的是‘升华’,是生命层次的跃迁。‘涅盘计划’的终极目标,是创造适应新环境的‘新人类’。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钥匙,也需要温床。”
“钥匙是‘深蓝’遗迹里那种未知的能量印记?或者说,是曦儿身上表现出的那种共鸣特性?”林辰追问。
“可以这么理解。但钥匙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打开门之后,种下种子,并让它成长。”叶瑾瑜转过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林辰,“那些生物科技公司,不过是试图用现代科技手段,模拟甚至创造那种‘特殊的土壤’——一种能够激发、培育、乃至控制这种特殊生命因子的环境。他们的‘分布式网络’,就是在悄悄地寻找、筛选,或者制造这种‘土壤’。”
林辰心中一凛:“他们寻找的‘土壤’,是人?还是特定的环境?”
“都是。”叶瑾瑜的声音低沉下去,“可能是具有特定基因潜质的人,尤其是婴幼儿,就像‘瑾华基金会’在做的事情。也可能是……像‘深蓝’遗迹那样的地方,蕴含着未知能量场的地理位置。他们的策略变了,不再强求夺取唯一的‘钥匙’,而是试图遍地撒网,自行培育‘土壤’,让‘种子’在其中自然萌发。这样,即使我们守住了曦儿,守住了‘深蓝’,他们也可能在别处成功。”
这才是“分布式网络”最可怕的地方!它化整为零,目标分散,不再执着于一点攻坚,而是试图营造一个广泛的基础,让他们的“理想”在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这比正面进攻更难防范,危害也可能更深远。
“我们该如何识别、阻止他们制造这种‘土壤’?”林辰的声音带着紧迫感。
叶瑾瑜轻轻摇头,露出一丝疲惫:“很难。这涉及最前沿的生物科技、能量研究,甚至是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领域。我能告诉你的的是,关注那些异常的科研项目,关注那些突然获得不明资金注入、研究方向冷僻却进展诡异的机构。还有……注意保护好人,尤其是孩子。”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林辰身上,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林辰,这场斗争,早已超出了常规的范畴。你现在的职位,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必然。但你站在了这个位置上,就要有应对非对称打击的准备。他们下一次出手,可能不再是子弹,而是一份看似完美的科研报告,一项惠及儿童的公益计划,或者……一种悄然改变认知的信息病毒。”
离开疗养院时,林辰的心情比来时更加沉重。叶瑾瑜的话印证了他的部分猜测,也揭示了威胁的全新维度。对手已经将战场扩展到了生物科技、基础科研甚至社会认知层面。
回到研究院,他立刻召见了王猛和刚刚组建的核心技术团队。
“调整监控重点。”林辰的声音不容置疑,“除了资金流和数据流,增加对国内外顶尖生物科技期刊、特定领域学术会议动态的追踪分析。重点关注与神经发育、能量生物学、群体心理学相关的非主流或突破性研究。同时,利用我们的权限,对国内所有涉及婴幼儿基因筛查、特殊教育项目的机构进行一轮隐秘的背景审查。”
他走到白板前,在“特殊的土壤”几个字上画了一个圈,重重地点了点。
“我们的对手,正在试图重新定义‘战场’。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们成功之前,识破并瓦解他们打造‘温床’的每一个企图。这是一场关于未来定义权的争夺,我们输不起。”
窗外,天色渐暗,城市华灯初上,依旧是一片繁华景象。但林辰知道,在这片繁华之下,一场围绕“种子”与“土壤”的无声战争,已经拉开了序幕。而他,必须为这座城市,乃至更广阔的世界,守住这片“土壤”的洁净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