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误导
“石窟”内的空气仿佛凝固的沥青,沉重而粘稠。陆明远批准的“应对”方案,如同一份签了字的生死状,将决策的压力转化为了执行的倒计时。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准无误,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将吴忠友和整个小组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吴忠友在参谋部内,如同在刀尖上跳着一支无声的舞蹈。他强迫自己维持着往日的节奏,但所有感官都提升到了极致。他清晰地感觉到马奎布下的网正在收紧,那些伪装成文员、勤务兵的特务,目光如同冰冷的蛛丝,不时拂过他的后背。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行动,等待只会让风险累积。
时机,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午后悄然降临。
王股长捂着胃部,脸色苍白地离开座位,走向休息室——他的胃病又犯了。吴忠友的心脏猛地一跳。他按捺住立刻行动的冲动,又耐心等待了十分钟,确认王股长短时间内不会返回,且另一名掌握密码的机要员正背对着门口,全神贯注地处理一份电报。
就是现在!
吴忠友拿起一份需要归档的普通文件,步伐稳健地走向机要室。在靠近门口时,他脚下似乎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一个踉跄,手中捧着的、特意挑选的一摞厚重档案夹脱手飞出,“哗啦”一声散落在地,几张大幅的图纸更是滑到了机要室内间第二道门禁附近。
“哎呀!”吴忠友发出一声恰到好处的惊呼,脸上写满了“懊恼”和“尴尬”。
这突如其来的响动立刻引起了室内人员的注意。那名背对门口的机要员下意识地回头,看到满地狼藉,眉头皱起。门口的卫兵也下意识地弯腰,准备帮忙捡拾。
混乱,制造成功了!
就在这一两秒钟,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门口的“意外”吸引的宝贵间隙,吴忠友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探针,借助身体蹲下捡拾文件的姿势,透过门缝,急速扫向内间。他的目标,是确认“甲字贰号柜”附近是否还有隐藏的警卫或监控设备。
没有!柜子安静地立在墙角,周围空无一人!
然而,就在他心中刚刚升起一丝希望时,眼角的余光却瞥见内间深处,另一个档案柜的侧面,似乎有一个极小的、黑乎乎的圆形物体——那像是一个隐蔽的、他之前未曾发现的监控探头!
冷汗瞬间浸透了他的衬衫。有这个探头在,任何试图开柜的行为都将无所遁形!
计划必须终止!立刻!
他迅速收敛心神,脸上依旧挂着窘迫的表情,手脚麻利地将文件收拾好,连连向被他“惊扰”的机要员和卫兵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没拿稳,打扰各位工作了。”
整个过程不到三十秒。他制造了混乱,也成功进行了最后一次关键侦察,但得到的结果却让他心沉谷底——直接开柜,已无可能。
他抱着收拾好的文件,如同抱着一块寒冰,离开了机要室。他知道,自己必须立刻将“存在隐蔽监控,计划A不可行”的消息传递出去。同时,他也明白,自己刚才那番“表演”,虽然理由充分,但落在有心人(比如马奎)眼里,恐怕会更加重怀疑。
就在吴忠友于龙潭虎穴中冒险试探的同时,“石窟”内的“物导”行动,也已悄然启动。
赵致远启动了那枚沉睡已久的棋子——由白曼琳(蝴蝶)负责接触、但一直未曾动用的一位与徐远舟有旧怨、且贪财好色的绥靖公署副官胡凌风。一次精心安排的“偶遇”中,白曼琳以其无可挑剔的风姿和恰到好处的暗示,让胡凌风“意外”地获知了一个消息:保密站内部似乎有人,暗指向马奎,但不点明,在暗中调查绥靖公署某些官员的“经济问题”,并可能借此构陷,排除异己。
这个消息,如同投入污水潭的一块石头,迅速在胡凌风所在的小圈子里泛起了浑浊的涟漪。很快,风声便通过其他渠道,若有若无地传到了徐远舟的耳中。
徐远舟初时并未完全相信,他多疑的本性让他觉得这可能是对手的离间计。然而,紧接着,另一条看似毫不相干的线索出现了。江静云通过监听敌台,捕捉到一段模糊的、关于“共党可能利用绥靖公署人员内部矛盾进行渗透”的讨论片段,这实际上是小组伪造并设法让敌方截获的。两条信息相互印证,徐远舟的疑心开始动摇。
难道……吴忠友最近的“活跃”,真的是共党布下的烟幕?目的就是为了挑拨离间,掩护他们在绥靖公署内部真正的活动?他开始重新审视手中的线索,对吴忠友的监视虽然未撤,但一部分精力,确实被引向了绥靖公署那边的人际纠葛和可能的“内鬼”排查上。
这就是陆明远和赵致远设计的 误导——并非直接为吴忠友开脱,而是巧妙地制造一个更大的、更符合徐远舟逻辑的“疑团”,将水搅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稀释对吴忠友的怀疑,为真正核心的行动争取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吴忠友最新的密报很快送达——“存隐监,A路断”。消息令人失望,但并未出乎陆明远的意料。他看着密报,对赵致远和江静云说:“‘清溪’做得对,果断放弃是明智的。直接强取已无可能,徐远舟布防之严密,超乎想象。”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我们的 误导 起了一些作用,但恐怕支撑不了多久。徐远舟不是蠢货,他很快会反应过来。我们必须利用这短暂的机会,放出更大的烟幕,进一步扰乱他的判断,同时为‘清风’寻找新的、或许更间接的突破口。”
新的指令开始酝酿。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和扩大对徐远舟的 误导 ,另一方面,要指示吴忠友改变策略,从强攻转为智取,尝试从其他可能接触或知晓“长庚计划”内容的人员身上寻找弱点。一场更为复杂、也更考验耐心的心理战和情报围猎,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