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嗅觉]猎犬徐远舟
保密局西安站,站长办公室。
徐远舟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几份卷宗和报告。空气中弥漫着烟草和旧纸张混合的味道,窗外的阳光被厚重的窗帘过滤,在室内投下昏沉的光影。他指间夹着一支燃了半截的香烟,烟灰积了长长一截,却忘了弹掉。
他的目光,正死死盯着一张刚刚由电讯科和行动科联合提交的态势分析图。图上,以昨晚捕获不明信号的城南区域为中心,用红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而在这个圆圈之内,几个被重点标记的地点,如同刺眼的坐标,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德裕典当行。清雅斋茶馆。莲湖公园。
这三个地点,都与那个叫陆明远的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电讯科的报告指出,信号加密方式极其专业,非一般地下党所能掌握,背后很可能有精通此道的老手。行动科关于清雅斋事件的补充报告则提到,当时陆明远出头维护的那个女学生,事后查明身份是“西安师范”的学生,名叫沈雪,背景干净,但出现得过于巧合。而莲湖公园,则是陆明远日常散步去过的地方之一。
单独看,每一条线索似乎都可以用巧合来解释。一个热心过头的掌柜,一个恰巧被骚扰的女学生,一次普通的公园散步。
但当这些“巧合”被一条看不见的线串联起来,并且与一个突然出现的、专业的地下电台信号重叠在同一片区域时,在徐远舟看来,这就绝不是巧合了。
他的手指,最终重重地点在了“德裕典当行”的位置上。
“陆明远……”他低声咀嚼着这个名字,眼神冰冷,“你到底是何方神圣?”
他回想起陆明远资料上那干净得过分的身世,回想起第一次在车站情报中看到他那份异于常人的“沉稳”,回想起茶馆里他那看似冲动实则精准的“仗义执言”……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这个人,绝不简单。
地下党?还是其他势力的间谍?徐远舟暂时无法确定。但他可以肯定,陆明远即便不是发报者,也必然与这个突然活跃起来的地下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甚至怀疑,那个叫“沈雪”的女学生,也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单纯。茶馆的事件,会不会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接触?
“猎犬”的嗅觉,在繁杂的线索中,终于捕捉到了那股最可疑的气息。尽管这气息还十分微弱,飘忽不定,但他已经确定了需要重点撕咬的方向。
他按下了办公桌上的呼叫铃。
行动队队长很快推门而入,立正站好:“站长!”
徐远舟将烟蒂摁灭在烟灰缸里,动作缓慢而有力。
“两件事。”他抬起头,目光如炬,“第一,加大对陆明远,以及那个叫沈雪的女学生的监视力度。我要知道他们每一天、每一个时辰的详细行踪,接触过什么人,做过什么事。不要放过任何细节。”
“是!”
“第二,”徐远舟的声音更冷了几分,“以搜查可疑物资、清查户口为名,对城南区域,特别是西仓巷、竹笆市一带,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突然的夜间突击搜查。重点检查所有闲置房屋、仓库、杂物间……以及,任何可能隐藏电台的地方。”
行动队长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站长,您怀疑电台就藏在那片?”
“怀疑,需要证据来证实。”徐远舟没有正面回答,但语气已然说明一切,“记住,动作要快,声势要大!我要敲山震虎,看看能不能把这只藏在洞里的‘老鼠’,给我惊出来!”
“明白!我立刻去安排,今晚就行动!”行动队长领命,快步离去。
办公室内重新恢复了寂静。
徐远舟站起身,走到墙边那张巨大的西安市地图前,目光落在被他用红笔圈出的城南区域。他的嘴角,浮现出一丝一切尽在掌握的、冷酷的笑容。
网,已经撒下去了。
他相信,无论陆明远是狐狸还是老鼠,在这样高强度、全方位的压力和搜查下,总会露出尾巴。就算这次抓不到电台,也能极大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打乱他们的部署,甚至可能迫使他们在慌乱中犯错。
他仿佛已经看到,在不久后的某个夜晚,他亲自带队,冲进某个隐蔽的角落,将正在滴滴作响的电台和人赃并获的地下党员,一并擒获的场景。
猎物,已被锁定。
收网的时刻,即将来临。
徐远舟的行动,如同拉满弓弦的箭,蓄势待发。即将到来的夜间突击搜查,将会掀起怎样的波澜?陆明远和江静云,能否在这突如其来的风暴中,安然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