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苗事件带来的波澜,在胡母不情不愿地赔来一块五毛钱和少量布票后,算是暂时平息。
林晓梅将那块五毛钱郑重地交给大哥保管,至于书包被她小心翼翼地收好,期冀着或许有一天能补好。
但林向阳知道,这点赔偿远不足以改变他们窘迫的现状。
修屋顶耗尽了赵大爷给的那点木材,也几乎榨干了他本就所剩无几的体力。
能量条依旧在【0.50\/10】的低谷徘徊,身体的虚弱感如影随形,提醒着他生存的艰难。
最大的隐忧,依旧是张麻子那怨毒的眼神和王翠花躲在暗处、与钱叔的窃窃私语。
蓝墨水的来源像一个模糊的幽灵,盘旋在他心头,让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这个家,依然脆弱得经不起任何风浪。
然而,看着日渐懂事的晓梅、力气见长却依旧懵懂的卫国、还有敏感怯懦却有着惊人观察力的晓雨,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愈发坚定——知识,必须尽快让弟妹们开始学习知识。
在这个时代,读书几乎是底层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他深知未来数十年的风云变幻,没有知识武装头脑,仅靠力气和小聪明,终究难以立足。
更何况,晓梅明显有着极高的天赋,绝不能浪费。
可现实是冰冷的。
上学需要学费、书本费,需要像样的衣服书包。
对他们而言,每一分钱都是救命粮,每一尺布都是御寒衣。
送三个孩子上学?简直是天方夜谭。
“大哥,你看,‘日’字像不像个小窗户?”
炕桌上,林晓梅用那半截宝贵的铅笔头,在废纸边缘歪歪扭扭地写下大哥前几天教她的几个字,眼睛亮晶晶地问着。
旁边,卫国正百无聊赖地用手指在冰冷炕席上划拉着根本不存在的图案,晓雨则摆弄着一小块碎布头,安静地看着姐姐写字。
看着这一幕,林向阳心中一动。
正规学校去不了,为什么不能自己先教?
他来自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超越当前几十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小学程度的知识绰绰有余。
虽然没有课本,但……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盏昏暗的煤油灯上,一个念头闪过。
“晓梅,卫国,晓雨,”他坐直身子,声音虽然依旧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从今天起,只要不下雨、屋顶不漏、没人来找麻烦,只要大哥有空,咱们就在家里上课。”
“上课?”
卫国抬起头,一脸茫然,“像扫盲班那样?学认字?有啥用,能当饭吃吗?”
他更关心晚上那碗稀糊糊能不能再稠一点。
“能。”
林向阳看着他,眼神认真,“认识了字,就能看懂更多东西,学会更多本事,将来就能挣更多的饭吃,吃更好的饭。还能像大哥一样,看懂图纸,会修东西,别人就不敢随便欺负咱。”
他顿了顿,看向晓梅和晓雨:“晓梅不是喜欢记账吗?认识了更多的字,学会了算数,就能算得更快更准。晓雨不是喜欢听故事吗?认识字以后,自己就能看懂好多好多故事,比大哥讲的还多。”
晓梅的眼睛瞬间亮了,用力点头。
晓雨也似懂非懂地眨着眼睛,小声问:“自己……看故事?”
“对,自己看故事。”
林向阳肯定道,“不过,在这之前,咱们要先学一个‘法宝’,有了它,认字就能快很多。”
“法宝?”连卫国都被吸引了注意力。
林向阳深吸一口气,在意识中沟通了那沉寂许久的虚拟图书馆。
【请求生成: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正式版)基础教学图表(简化版,适配当前时代认知)】
【请求生成:小学一年级语文、算术课本内容(1950年代通用版)扫描及提取(仅文字内容)】
【能量:0.50\/10 → 执行请求需耗能0.05。能量过低,无法执行“实物复制”指令,仅可进行“信息传输”及“简易图纸生成”。是否继续?】
继续!林向阳毫不犹豫。复制实物课本需要能量太多,他负担不起。但仅仅传输信息和生成简易图表,还能承受!
一股细微的抽离感再次袭来,太阳穴传来熟悉的刺痛。
【能量:0.45\/10】
几乎是同时,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表、四声调号,以及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前几课的生字、算术基础内容,清晰地印入他的脑海,并且被自动简化、整理,去除了所有超前的、不符合时代背景的表述。
他强忍着不适,拿过晓梅的铅笔和那本珍贵的账本——翻到空白页。
“第一个‘法宝’,叫拼音。”
他一边说,一边凭借脑海中的记忆,在纸上画下了一个简单的声母表,“有了它,就算不认识的字,咱们也能大概知道它怎么念。”
他指着“b p m f”一个个念过去,声音缓慢而清晰。
晓梅听得极其专注,眼睛几乎要黏在纸上,跟着小声默念。
卫国皱着眉头,显得有些不耐烦,但还是竖着耳朵听。
晓雨则好奇地看着那些奇怪的符号。
教了几遍,林向阳让他们跟着读。
晓梅学得最快,几乎一遍就记住。
卫国则念得磕磕巴巴,总是混淆。
林向阳没有着急,他知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他拿出之前捡来的、相对平整的硬纸板(可能是某个旧盒子的碎片),用铅笔仔细地将声母、韵母、以及四个声调符号,分别写在不同的硬纸板上。
每一个符号都写得很大,很工整。
“来,咱们做个游戏。”
他将写好的“卡片”摊开在炕上,“晓梅,你来找‘a’在哪里。卫国,你找‘o’。晓雨,你看这个圆圈加个小尾巴,念‘a’,像不像你张嘴叫‘啊’的样子?”
他用游戏的方式,试图吸引弟妹的兴趣。
晓梅很快就能准确找出大部分卡片,卫国在催促和游戏竞争下也开始认真起来,晓雨则拿着那张“a”的卡片,小声地“啊”着,觉得很有趣。
简陋的屋子里,煤油灯的光芒摇曳着,映照着四颗挤在一起的脑袋和那些粗糙的“识字卡片”。
窗外是北方的寒风呼啸,屋内却响起断断续续、稚嫩却认真的跟读声。
这一刻,生存的压力、潜在的威胁似乎暂时被隔绝在外。
一种奇特的、充满希望的暖流在这个破败的家里缓缓流淌。
林向阳看着弟妹们认真的小脸,尤其是晓梅那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混合着酸楚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