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廿一的小满,全县 1.2 万亩梯田迎来盛花期 —— 杂交三代莜麦抽出淡绿花穗,冬小麦孕穗饱满,沿等高线铺展的花海在风中起伏,清香弥漫山谷。但新的挑战接踵而至:梯田坡度导致风力沿坡面聚集,花穗易被吹折;上坡梯田保水性弱,花期缺水易导致落花;下坡梯田湿度大,花穗螟虫害悄然滋生。“花期是丰产的关键,学大寨就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老王站在梯田花海中,召开全县梯田花期管护攻坚会,12 支 “花期管护先锋队” 迅速集结,由高级新型农民牵头,分片包干花期管护。
陆承泽带着技术组深入梯田实测,针对 “坡面风大、水肥不均、虫害易发” 的梯田专属难题,创新推出 “梯田花期三维管护方案”:一是 “坡面防倒法”,借鉴大寨 “支架护苗” 经验,结合梯田特点改良为 “等高网格支架”—— 每级梯田沿等高线立竹竿,横向拉细麻绳,形成半尺见方的网格,支撑花穗不被吹折,且不影响梯田灌溉;二是 “精准水肥法”,上坡梯田采用 “滴灌 + 叶面补水”,每亩浇 150 浸水,叶面喷施 0.2% 尿素溶液,补充花期养分;下坡梯田 “控水促气”,加深导流沟,每亩撒 20 浸草木灰,吸湿防涝同时补钾;三是 “生物防虫法”,针对花穗螟,推广 “糖醋液诱杀 + 麦秸诱卵”,每亩放置 3 个糖醋液盆(糖:醋: 酒:水 = 3:4:1:10),梯田边缘铺麦秸堆,每日清理诱杀的成虫和虫卵。
“支架要沿等高线立,麻绳松紧度要能让花穗轻微晃动,既防倒又不影响授粉!” 小张带着新型农民技术队,在西山乡梯田示范支架搭建,手里的水平仪时刻校准竹竿垂直度:“差一寸都不行,网格歪了会压伤花穗,杂交三代的花穗金贵,每一朵都要保住!” 为让农户快速掌握技巧,技术组编印《梯田花期管护口诀》:“等高立竿拉麻绳,上坡滴灌下坡松,糖醋液盆围田放,保花促穗夺丰收!” 县广播站的 “梯田花期专栏” 循环播报口诀和实操视频(通过公社放映机在各村播放),让农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跨区域协作再升级 —— 周边县市的技术骨干带着竹竿、麻绳支援梯田防倒,平原乡镇的农户自发组成 “物资运输队”,赶着马车拉来糖醋液原料、草木灰:“梯田是学大寨的样板,俺们也要出份力!” 老周带领的后勤保障队,在梯田旁搭起临时配药点,按比例调配糖醋液、叶面肥,分发给农户:“大家别自己瞎配,按这个比例来,既有效又不伤花!” 苏老实的监督小组带着放大镜、卷尺,逐块检查管护质量:“这网格支架麻绳太松,风一吹就晃,起不到防倒作用;那地块糖醋液配比错了,诱杀效果差,必须重新调配!” 他在每块梯田张贴 “管护验收单”,合格的盖红章,不合格的标注问题,限期整改,确保管护措施落地见效。
花穗螟虫害防控进入关键期 —— 下坡梯田的花穗螟有扩散趋势,老王带领花期管护先锋队开展 “全域防虫大会战”:“男女老少齐上阵,上午放糖醋液、铺麦秸,下午清理虫源,三天内完成所有梯田防虫!” 李婶带着妇女先锋队,在梯田里摆放糖醋液盆,边摆边教农户:“盆要放在梯田边缘,离花穗一尺远,不然会灼伤花穗!” 孩子们则跟着大人捡拾麦秸堆里的虫卵,集中深埋处理。陆文斌带着技术组优化防虫方案,在梯田周边种植向日葵,吸引花穗螟成虫,形成天然防虫屏障:“向日葵是花穗螟的‘诱捕器’,既能集中灭虫,又能增加收入,一举两得!”
困难户的花期管护兜底始终暖心 —— 老王结对帮扶的张大爷,因视力不佳无法摆放糖醋液盆,帮扶队上门帮他搭建支架、放置诱杀盆:“大爷,你家的梯田俺们帮你管护好了,花穗长得壮实,秋天肯定能多收粮!” 苏老实的监督小组在物资调配时,为困难户优先供应竹竿、麻绳、糖醋液原料,每户额外发放 “花期管护工具包”(含小型喷雾器、量杯、手套)。西山乡的困难户李奶奶,看着自家梯田里整齐的网格支架和金黄的糖醋液盆,拉着小张的手说:“学大寨有人帮,种良种有技术,俺这老婆子也能盼到高产粮了!”
六月初六的芒种,梯田花期管护阶段性收官 —— 经技术组检测,全县梯田杂交三代的授粉率达 96%,落花率控制在 3% 以内,花穗螟虫害发生率仅 1.5%;上坡梯田的花穗饱满,下坡梯田的花穗无涝害迹象,结荚率达 92%,远超传统坡地种植的 75%。老王的示范田更是表现突出,莜麦花穗平均长度达 8.5 厘米,比平原地块长 0.8 厘米,结荚数比预期多 10%:“梯田保肥保水,加上精准管护,杂交三代的丰产潜力完全发挥出来了,今年亩产肯定能超 500 斤!”
周边县市的观摩团再次涌来,专区农业局局长现场查看后,对梯田花期管护成果赞不绝口:“五县把学大寨精神与科技兴农完美结合,破解了梯田花期管护的世界性难题,这套经验要在全专区推广!” 沙河县的农业干部当场签订《梯田花期管护技术引进协议》,计划组织技术骨干来五县跟班学习。
傍晚的夕阳洒在梯田上,花穗已逐渐转成青荚,沉甸甸地挂在茎秆上,网格支架在余晖中勾勒出整齐的线条;技术培训基地里,小张正带着队员们整理花期管护数据,编写《梯田花期管护技术手册》;农户们围着自家的梯田,抚摸着饱满的青荚,脸上满是丰收的期盼。
晚风里,“农业学大寨” 的口号声与青荚的沙沙声交织,梯田的防虫屏障向日葵开得正艳,杂交三代的青荚在精心管护下,向着灌浆饱满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