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甘霖,地涌金莲的异象持续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才渐渐消散。山谷中依旧残留着劫雷肆虐的痕迹,焦土与深坑诉说着方才的凶险,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清新与灵动,仿佛整个山谷都被那蕴含着造化生机的雨水洗涤过一般,焕发着新的生机。
凌霄依旧静立原地,双目微阖,并未急于动作,而是细细体悟着自身那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便是神识。
心念微动,神识便如无形的水银,无声无息地向四周蔓延开去。十里、百里、千里!以往神识覆盖千里已是极限,且难免有些模糊之处,如同隔着一层薄纱观物。而此刻,千里之内的景象,事无巨细,清晰地映照在他的心湖之中,纤毫毕现!
他甚至能“看”到千里之外一座小城中,早点摊子上升起的袅袅蒸汽,能“听”到深山林地里一片落叶飘然坠地的微响,能“感知”到地下深处水脉的潺潺流动与地壳微不可查的脉动。这种感知不再是简单的图像和声音,更包含着一种对万物气息、能量流转的精准把握。
神识范围与精度的暴增,仅仅是基础。
更让他心潮微涌的是对天地灵气的掌控。以往施展法术,需以自身真元为引,念咒掐诀,方能调动周遭灵气,如同将军指挥士兵,虽能如臂指使,终究隔了一层。而现在,他心念所至,周遭的天地灵气便自然而然地随之流转、汇聚,仿佛他本身就是这天地灵气的一部分,或者说,这天地灵气本就是他肢体的延伸。
他随意抬起右手,掌心向上,并未运转任何特定法诀,只是心念微动——方圆数里内的木属性灵气便欢快地汇聚而来,在他掌心之上凝聚成一枚青翠欲滴、蕴含着浓郁生机的叶子,叶脉清晰,宛如实物。再一念,叶子溃散,火属性灵气蜂拥而至,化作一朵跳跃的、却丝毫感觉不到灼热的温暖火焰。
“这便是……炼虚合道之后,对天地法则的初步亲和与驾驭么?”凌霄心中明悟。到了这个境界,许多基础的道术法术,已经无需刻意施展,近乎本能。
他尝试着去理解那些以往觉得晦涩艰深的天罡地煞大神通。
“划江成陆”,以往只知其名,不解其意,总觉得是上古传说,虚无缥缈。此刻,他隐约感觉到,若能调动足够庞大的土行与水行法则之力,再辅以对地脉水脉的深刻理解与掌控,或许真的能在江河之中,生生开辟出一片坚实的陆地!虽然以他初入此境的修为还远远做不到,但那层迷雾已然散开,前路清晰可见。
“推山填海”、“指石成金”等大神通亦是如此,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变成了理论上可以触及、只需要足够力量与时间去钻研实现的“技术”。
他甚至有种模糊的感觉,自己言语之间,似乎已能引动一丝微不可查的法则之力。这并非真正的“言出法随”——那种境界恐怕需要更高的修为,甚至触及世界的本源规则——但确实对低层次的事物产生了影响。
他目光落在不远处一株在雷劫余波中幸存的、半枯半荣的小草上,轻声开口,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念:“生机复苏,荣。”
话音落下,并无光华闪耀,也无异象纷呈。但那株小草枯萎的部分,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枯黄,重新焕发出嫩绿的色泽,原本有些萎靡的叶片也缓缓挺立起来,仿佛被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
他又看向一块从山崖滚落的碎石,说道:“止。”
那石块本身并无移动,但一只恰好路过的山鼠,在即将蹿上那块石头时,却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壁,猛地停顿下来,绕着石头转了两圈,疑惑地吱吱叫了几声,才换了个方向跑开。
“果然……”凌霄微微点头,验证了心中的猜测。这种影响还很微弱,作用于没有灵智或灵智极低的生灵与植物效果稍显,对修为在身的武者或修士,恐怕效果甚微,甚至无效。但这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意味着他的“道”,已经开始真正地“干涉”现实,而不仅仅是“利用”现实。
这是一种质变。
从此,他与此界那些仍困于“力”之范畴的武者、甚至绝大部分修行者,已然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们仍在追求力量的强大,技能的精妙,而凌霄,已开始尝试触摸并运用构成这个世界的基础“规则”。
实力发生了真正的、本质的飞跃。
他缓缓握紧手掌,感受着体内那浩瀚如海、却又温顺如绵羊的的全新力量,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与从容油然而生。
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北方,那是塞外的方向。修为境界的提升,让他对天机因果的感应也敏锐了数倍。之前只是模糊推算乔峰阿朱或有劫难,此刻,一种更为清晰的不安感萦绕心头。
“看来,不能再耽搁了。”
他轻声自语,一步迈出,身形已如青烟般消失在原地,再出现时,已在山谷之外的山巅。辨明方向,正要施展缩地成寸的大神通赶路,忽然心有所感,抬头望了一眼苍穹,眉头微不可查地蹙了一下。
方才突破时,似乎有几道极其隐晦、却又带着古老沧桑意味的意念,自极遥远的地方扫过这片区域。虽然一闪而逝,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
“这方世界的水,果然比想象中要深……”他心中暗道,却并未过多担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眼下,还是先处理乔峰那边的事情要紧。
不再犹豫,身形再次晃动,每一步迈出,脚下山河便急速倒退,速度比突破前快了何止十倍!朝着塞外方向,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