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潇南的话像一道惊雷,在两人之间炸开。
她泪眼婆娑,等待着预想中的震惊、失望,甚至可能是责备。那段过去造成的后果,终于以最现实、最残酷的方式,横亘在了他们通往期盼的未来之路上。
然而,韩彻的反应却出乎她的意料。
在短暂的、死一般的寂静之后,他脸上的震惊和错愕缓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近乎沉重的平静。
他没有推开她,也没有质问,只是伸出手,用指腹极其轻柔地擦去她不断滚落的泪水。
他的动作很慢,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就为这个?”他开口,声音低沉沙哑,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责怪,只有浓浓的心疼,“哭成这样?”
林潇南怔住了,哽咽地看着他:“你……你不介意吗?我们可能……”
“介意什么?”韩彻打断她,目光沉静地锁住她的眼睛,“介意你曾经受过的苦?还是介意一个还不知道在哪里的‘可能’?”
他伸出手,将她重新揽入怀中,力道坚定而温暖。
“林潇南,你听好了。”他的声音贴着她的耳廓,清晰而郑重,“我想要孩子,是因为那是你和我的孩子。是因为我想和你有一个更完整的家。”
“但如果,”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如果这条路比想象中难走,那我们就一起慢慢走。走不通,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你,是我们。”
“有没有孩子,都不会改变你是我妻子这个事实。明白吗?”
他的话语,像最坚实的盾牌,稳稳地接住了她所有的不安和恐惧。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朴素的承诺和接纳。
林潇南的眼泪流得更凶,但这一次,不再是绝望的泪水,而是被彻底的理解和包容冲刷出的释然与感动。她紧紧回抱住他,用力点头:“嗯……”
那一晚,他们没有再继续之前关于“造人”的紧张计划,只是相拥而眠。韩彻用他的方式告诉她:顺其自然,不必强求。
然而,“顺其自然”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当希望的种子已经种下,期盼便难以抑制地生根发芽。
两人心照不宣地开始“科学备孕”。
韩彻复查时,真的去咨询了医生,拿回了一些营养补充剂,并严格按照医嘱调理身体,复健也更加积极,只为了将身体状态调整到最好。
林潇南则悄悄下载了记录排卵期的App,研究着各种据说能提高几率的方法。她变得格外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每一次微小的征兆都能让她紧张或期待半天。
于是,某些时候,亲密之事便带上了一点“任务”的色彩。
比如,在某次情到浓时、酣畅淋漓之后,韩彻习惯性地想搂着她温存,却见林潇南忽然红着脸,有些笨拙又坚决地推开他,然后在他错愕的目光中,迅速抓过枕头垫在腰下,甚至尝试着将腿抬高,倒立起来……
韩彻先是愣住,随即看着她那副努力又吃力的可爱模样,忍不住低笑出声,胸腔震动。他伸手想帮她,却被她红着脸拒绝:“别动……书上说……这样比较好……”
又比如,某次他已经释放,略带疲惫地抚摸着她的后背,她却眨着依旧水润迷蒙的眼睛,软软地蹭他,小声央求:“……再来一次好不好?医生说……间隔时间短一点……浓度更高……”
韩彻对此,既觉得好笑,又心疼她的执着。他通常会满足她这些“无理要求”,但也会在之后将她紧紧搂在怀里,吻着她的发顶无奈道:“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嗯?”
林潇南嘴上答应着,但下一次,依旧会偷偷尝试各种她打听到的“偏方”。
这个过程,有期待,有甜蜜,也有不易言说的紧张和偶尔的失落。
每个月的那几天,总是格外难熬。希望升起又落下,每一次月经的到来,都像是一次小小的宣判,让林潇南的情绪不可避免地低落几天。
韩彻总能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失落。他不会说太多安慰的话,只是会默默地陪着她,给她冲更甜的红糖水,做她爱吃的菜,或者 simply 抱着她,让她知道,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在。
他们在希望与失望之间起伏,在“科学努力”与“顺其自然”之间寻找着平衡。
这条路或许比常人更坎坷,但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孤身一人。他们牵着彼此的手,共同面对这份甜蜜的负担和未知的挑战。
而希望,总在每一次尝试中,悄然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