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她的话,安漫漫只能老老实实的用水壶里面的水把野樱桃洗了一下再吃。
赵园园一边用水壶里面的水洗野樱桃,一边在心里感叹,这农村生活,虽然看着平平无奇,但是却处处都有需要注意各种生活小细节。
赵园园洗了几颗放在嘴里尝了一下,发现红色的是甜的,其中不小心摘的黄包的有点酸。
挺好吃的,就是核大肉少,本来就小颗小颗的,核还大,他们就只能吃点果皮,尝尝
吃了几颗野樱桃后,把剩下的包好,她们又背着东西继续走。
走了一会儿周兰又带她们走到一棵李子树下,指着满树黄的,绿的李果道,“那些黄的已经熟了,可以吃了。”
“绿的有点酸,我们可以爬上去摘点。”
这棵李子树挺大的,主树干差不多有一人用手环抱这么大。
而且低矮处也不少。
最后他们商量,不会爬树的摘下面的,会爬树的爬上树上去摘上面的。
安漫漫,肖今禾,杨小草不会爬树,吴春芳胆小不敢爬也留在下面。
赵园园没爬过,但是她前世练武,身体灵活度还可以。
这一世原主的身子,她试了一下灵活度也还可以。
她活动了一下身子,就学其他人那样两只手抱着树,两只脚也夹着树,然后一点一点的往上挪。
其实她看男知青刚才爬野樱桃树的时候是直接用手抱着树,然后脚在上面蹬着往上爬的。
但是那样也太考验臂力了。
如果坚持不住松手或者是男生没踩住脚滑,和树来个亲密拥抱那就不好玩)。
这样的姿势虽然有点奇怪,但是轻松安全。
爬了一会儿,终于能够上那有一人多高的枝桠了。
又努力了一会儿,爬到枝桠上就好很多了。
但是爬上来了,纵使有果子也没东西装,李果树只有一棵,又不能像野樱桃一样砍枝桠,毕竟没准明年还要吃呢,而成熟的果子扔下去又怕砸烂。
思来想去,最终让安漫漫给她腾一下背篓出来,等下摘下去的果子分她一点。
拿到背篓,把一边的背系挂在手臂上,赵园园找了一枝结果比较多,黄色的成熟的果子也比较多的枝桠慢慢的踩过去。
站稳后,伸手摘了一颗黄透了,轻轻捏一下还有点软了的果子,用衣服擦了一下,放入口中,一口绵腻爆汁。
大概八分甜,两分酸的样子,还挺好吃的。
又摘了一个青的咬了一口,差点酸掉牙,差不多是刚才吃的酸杆的几倍酸,还有一点点苦涩。
立马扔掉
就着刚才吃完一个黄的觉得挺好吃的黄色的果子开始认真摘了起来。
她只摘黄的。
直到黄的摘没了,只铺满了背篓底部。
她刚想看一下还有哪个枝枒还有,就看到有的人如蝗虫过境一般,把青的黄的都一起摘了。
她问隔她不远的周兰,“周知青,青的果子这么酸,为什么你们都要摘啊?”
听到她的话,周兰头也没抬,一边手脚麻利的摘果子,一边说,“青的放几天就变黄了,也会甜。”
“而且相比于黄的,青的更禁放,能吃久一点。”
“这里离得比较远,下次有空来又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不摘,剩下的不是其他人来摘就是成熟了要么掉地上烂掉,要么被鸟鼠吃掉。”
听她这么说,赵园园也手脚麻利的把那些青色的果子摘了放背篓里。
她的声音不小,其他人基本上都能听得见。
听到她的话还有几个也只逮着成熟的果子薅的如安漫漫,杨小草,肖今乐,余涛几个男知青,都加快了速度,不论青的黄的都往背篓里薅。
最后树上的人差不多每个人青的黄的加一起都薅了挺多的。
女知青差不多都薅了大半背篓。
而男知青没背背篓来,直接把外面的衣服脱下来,里面穿着背心。
然后把衣服扣子扣好,又用树藤把其他的口都扎上,只留了领子从那里装果子进去。
他们的衣服大也薅了不少,衣服撑得鼓鼓囊囊的。
用绳子绑着背篓的背系处,小心翼翼的放到地上去。
下面的人帮扶着拿走。
最后他们人才下去。
下到地面后,看了一下留在地上的人的背篓,都只摘得盖满背篓底部多一点。
树上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每人给他们分了一点。
毕竟这些野果子不顶饿,不能当饭吃不说,接下来她们要回去的路也不短,那些笋的重量都不轻,贪多只能自己受累。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姜月和林莱娣两个人不仅摘得多,看那背篓都快满了,还只象征性的分给在地上的人几个李子。
不过其他人也没说什么。
毕竟她们这么贪心,等会受累的又不是他们。
刚才摘笋的时候,也属她们两个人摘得最多。
其他人大多只摘了半袋子,就她们两个人快摘了一大麻袋。
刚才从摘笋的地方背到这里的时候,都明显感觉到她们有点吃力了,这会还贪心。
果然,她们背的时候,根本起不来还要人帮扶着起来。
都是一起来的,虽然有点看不惯她们的贪心,但是他们还是顺手帮扶了。
忙活了这么久,见太阳有点偏西了。
他们就背着东西继续顺着这条慢慢往回走。
路上有点荒,不光两边杂草丛生,连脚下的路也有几公分深的杂草,他们一边走,一边用竹杆敲打着草丛。
突然走在前面的周兰停下脚步。
并且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他们停下脚步,顺着她视线的方向看去,只见离她们三四米的地方一条快有婴儿手臂粗,差不多两三米长的黑色带白斑的大莽蛇在前面正从路坎上的上坡慢慢的往路坎下爬去。
那身子一蠕一动间,看得他们头皮发麻。
看着那条大蟒蛇,几个女知青尤其是刚来第一次见到蛇的女知青,心都提了起来。
有的害怕得快哭了,又害怕惊到那条大蟒蛇。
纷纷都有点腿软了。
要不是刚才来的路太远,而背的东西也太重,他们都想原路返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