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莎在鹏城峰会上的举动,在汉东省尤其是省城,引发的震动不亚于一场政治地震。
省长胡金茂是在办公室听取秘书紧急汇报时得知这一消息的,他当时正在审阅一份关于“北部经济带”某个重点项目的资金申请报告。
听到“一千五百亿产业基金”和“全球顶级资本与科技企业青睐”这些关键词时,他手中的钢笔“啪”地一声掉在了桌上,溅出的墨汁污染了那份他原本打算严格审批的文件。
他的脸色先是难以置信的错愕,随即迅速转为铁青,最后化为一种混合着震怒与挫败的阴沉。
“一千五百亿……她王小莎真是好大的手笔!”胡金茂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胸口剧烈起伏。
他利用省长职权在财政上对京州卡脖子,自以为捏住了袁天的七寸,却没想到对方根本不屑于在体制内与他纠缠,直接绕开他,从全球资本市场引入了远超省级财政能力的巨额资金!
这无异于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他的脸上,也彻底打破了他试图通过控制资源来遏制袁天的战略。
更让他心惊的是,随着这笔巨资和国际顶尖企业的涌入,“数字科创走廊”的势能已经无可阻挡。
他再想以“风险高”、“效益不确定”等理由来质疑和拖延,只会显得自己目光短浅、阻碍发展,在政治上极其被动。
“立刻……立刻请发改委和财政厅的负责同志过来!”胡金茂强压下翻腾的气血,声音沙哑地对秘书吩咐道,他需要重新评估形势,调整策略。
而在省委副书记慕容田的办公室,气氛则更为微妙。
慕容田站在窗前,看着楼下大院中似乎比往日更加匆忙的人流,手中拿着一份刚刚送来的、关于鹏城峰会和王小莎讲话内容的内部简报。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明显的表情,但镜片后的目光却闪烁着复杂难言的光芒。
有惊叹。惊叹于王小莎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资本力量和国际影响力,这远非他所能企及。
有忌惮。忌惮于袁天背后这张王牌的威力,这让他之前所有的打压和算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但更多的,是一种豁然开朗和紧迫感。
“资本的力量……创新的潮流……这才是大势所趋啊。”慕容田低声自语。
他原本就对袁天的“数字科创走廊”构想抱有欣赏,此刻更清晰地认识到,这条“走廊”所代表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才是汉东乃至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自己力主的“西南生态创新区”,如果不能与这股大势相结合,恐怕真的会沦为边缘化的“盆景”。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迅速清晰起来:必须尽快调整策略,从之前的隐性对抗甚至有限合作,转向更加积极主动的靠拢与融合。
必须让自己的“西南生态创新区”搭上“数字科创走廊”这艘已经起航的巨轮!
他回到办公桌前,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秘书:“安排一下,以省委调研的名义,我近期要去京州,重点考察‘数字科创走廊’的规划建设情况,特别是其在赋能绿色发展方面的可能性。
另外,让我们政策研究室抓紧时间,拿出一份关于‘西南生态创新区’与‘数字科创走廊’协同发展的具体方案,要快,要有深度!”
王小莎带来的资本风暴,不仅冲击着高层,更在汉东的商界和民间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在京州,乃至汉东全省,那些原本对“数字科创走廊”持观望态度的本土企业家、金融机构,此刻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之前袁天拜访过的、在城北老工业区艰难求存的“红星”农机配件厂的老厂长,激动地给厂里技术科打电话:“快!把咱们老师傅们那些压箱底的技术绝活都整理出来!
袁市长说的那个‘共享精工车间’,咱们必须参加!有大资本进来了,咱们的好手艺不愁没用武之地!”
多家本地的商业银行行长,纷纷主动联系市金融办和“腾龙”工业园管委会,表示愿意为入驻“走廊”的科技企业提供优惠的信贷支持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与之前的惜贷、慎贷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令人动容的是民间的反应。在“杨柳”片区,几位在抗灾中深受感动的居民代表,自发组织起来,找到片区改造指挥部,拿出自己微薄的积蓄,想要捐给“走廊”建设!
被指挥部工作人员婉言谢绝后,他们激动地说:“我们知道这点钱不算什么,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袁市长是真心为我们老百姓干事的好官,他搞的这个‘走廊’是为了京州更好的未来,我们支持他!”
这种发自内心的拥戴和支持,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心资本”,虽然无法用金钱衡量,但其蕴含的能量和赤诚,却远超任何巨额投资。
它让袁天推动的改革和发展,拥有了最广泛、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王小莎掀起的资本风暴和随之而来的民心所向的双重冲击下,胡金茂原本看似稳固的阵营,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松动和分化。
一些原本依附于胡金茂、指望通过“北部经济带”分一杯羹的本土企业和地方官员,开始私下里频繁接触京州方面。
他们敏锐地意识到,“数字科创走廊”所代表的未来产业方向和蕴含的巨大机遇,远非“北部经济带”的传统模式所能比拟。
继续绑在胡金茂的战车上,很可能错失这次历史性的发展机会。
省发改委一位之前对京州项目多有刁难的处长,私下里对亲信感叹:“风向变了啊……再跟着胡省长硬顶,恐怕要成历史罪人了。
袁市长那边,听说很记仇啊……” 话语中充满了忐忑和后悔。
甚至连胡金茂的核心圈层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一位与他关系密切的副省长在一次私下聚会中,委婉地提出:“金茂省长,京州那边势头太猛,又有资本加持,恐怕是压不住了。
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转变一下思路,寻求一些合作?至少不能让‘北部经济带’完全被边缘化。”
胡金茂听着这些言论,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感觉自己如同坐在一座正在融化的冰山上,脚下的根基正在加速松动。
他知道,自己之前依靠行政权力构建的壁垒,在资本和民意的洪流面前,正在土崩瓦解。
釜底抽薪。
王小莎这精准而凶猛的一击,不仅为袁天的“数字科创走廊”注入了无穷的活力,更从根本上动摇了胡金茂的权威和阵营,为汉东僵局的最终打破,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
资本的力量,如同咆哮的洪流,开始冲刷着一切阻碍,重塑着汉东的权力版图和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