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几天,油菜种子已经发了芽,嫩绿的小苗在田里铺展开来,顾衍每天都去田里查看长势,偶尔蹲下来拔草;苏景妧则忙着布置打糍粑的场地,在石磨旁挂了红灯笼,还写了“磨米浆、打糍粑”的小木牌,引得路过的农户都忍不住驻足张望。
元旦当天,亲子团准时到达,孩子们围着石磨好奇地转,顾衍先示范磨米浆:“把泡好的糯米放进磨眼,推磨的时候要用力均匀。”几个孩子轮流上前推磨,小脸憋得通红,磨出来的米浆顺着磨盘往下流,香气渐渐弥漫开来,另一边,李婶教大家打糍粑,孩子们握着小木槌,跟着节奏捶打糯米团,有的力气小,槌子差点掉在地上,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中午,大家围坐在院廊下吃刚做好的糯米糕,团长拍了张照片发朋友圈,配文:“在稻田边找回了小时候的味道。”苏景妧看着孩子们的笑脸,转头对顾衍说:“你看,咱们做的这些事,不仅能让游客开心,还能把老手艺传下去。”顾衍点点头,目光落在远处的油菜田上:“等开春油菜花开了,这里会更热闹。”
阳光洒在院子里,红灯笼在风里轻轻晃动,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暖的,接下来,他们还要等着油菜花田绽放,等着更多游客来感受乡村的美好,也等着和农户们一起,把日子过得像糯米糕一样甜。
立春后一场春雨,田埂边的油菜苗像是被施了魔法,一夜之间窜高半尺,枝桠间冒出星星点点的鹅黄花苞,顾衍清晨去巡田时,发现几只蜜蜂已经绕着花苞打转,他掏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发给苏景妧时忍不住笑——再过半月,这片田该是泼泼洒洒的金黄了。
苏景妧收到照片时,正对着电脑整理游客预约信息,自从上周在社交平台发布了油菜花田的预告,咨询电话就没停过,她特意做了个“春日乡游”套餐:上午带游客沿田埂赏花,用竹篮装着农户自制的蜂蜜茶;中午在民宿吃油菜炒蛋、菜籽油焖土鸭;下午则安排了手工体验,教大家用油菜花瓣做押花书签,用菜籽油调香膏。
“得提前跟农户说一声,把家里的土鸡蛋、菜籽油都留着,别卖给收菜的贩子了。”苏景妧拿着笔记本去找李婶,刚走到院门口,就听见院里传来争执声,原来是农户老周觉得游客买的价格和收菜贩子差不多,不想折腾;李婶却急着劝:“游客不光买油买蛋,还会住民宿、吃农家饭,咱们算的是长远账!”
苏景妧赶紧上前打圆场,把打印好的销售清单递过去:“您看,去年亲子团来的时候,王婶家的土鸡蛋一天就卖了五十个,比平时多赚了两百多,这次油菜花田游客更多,咱们统一包装,贴上‘溪田农家’的标签,价格能再高两成。”她顿了顿,又补充道,“顾衍还联系了镇上的快递点,游客要是买得多,咱们能直接帮忙寄走,不用他们自己扛。”
老周接过清单翻了翻,眉头渐渐舒展开说说正说着,顾衍骑着电动车过来,车筐里放着几瓶透明的玻璃瓶:“我找玻璃厂订了这批瓶子,装菜籽油刚好,游客看着也干净。”他拿起一瓶递给老周,“您家的菜籽油最香,到时候摆在最前面,肯定好卖。”
转眼到了油菜花盛放的周末,田埂上挤满了游客,苏景妧带着一群年轻人拍照,教他们找最佳角度:“站在田埂中间,让朋友从低角度拍,能把整片花田都框进去,再配上白衬衫,特别出片。”顾衍则领着孩子们在田边的空地上放风筝,风筝线牵着五颜六色的风筝,在金黄的花田上空飘着,像一串流动的宝石。
中午吃饭时,民宿的院子里坐满了人,李婶端着刚炒好的油菜炒蛋出来,香味瞬间飘满院子:“这菜籽油是老周家的,鸡蛋是王婶家的,都是早上刚收的新鲜货!”游客们尝了一口,纷纷夸赞:“比城里买的香多了,能不能多买两瓶油带回去?”
苏景妧早就在院角搭了个临时售卖台,瓶瓶罐罐的菜籽油、土鸡蛋、蜂蜜摆得整整齐齐,旁边还放着押花书签和香膏,有个游客买了三瓶菜籽油,还加了苏景妧的微信:“下次你们要是有新的农产品,记得在朋友圈说一声,我直接下单寄到城里。”
傍晚送走最后一批游客,苏景妧和顾衍坐在田埂上歇脚,夕阳把油菜花染成了暖橙色,微风一吹,花瓣落在他们的肩头。顾衍掏出手机,点开电商平台的后台:“今天有十几个游客问能不能线上买,咱们要不真的开个网店?”
苏景妧眼睛一亮,捡起一片花瓣夹进笔记本:“好啊!咱们可以拍点花田的视频,再直播农户榨油、腌菜的过程,让城里人体会到‘从田间到餐桌’的放心。”她转头看向顾衍,嘴角弯起:“说不定以后,咱们的‘溪田农家’,能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好。”
顾衍点点头,伸手拂去她发间的花瓣,远处农户家里传来笑声,夹杂着洗碗的叮当声,田埂上的油菜花还在轻轻晃动,像是在为他们的约定鼓掌。
开网店的话一落地,苏景妧和顾衍第二天就扎进了筹备里,顾衍负责联系货源,把农户家里的菜籽油、土鸡蛋、蜂蜜挨个登记,还特意买了台小型电子秤,教大家按“2斤装”“5斤装”分好类;苏景妧则对着手机琢磨直播,第一天试播时对着镜头紧张得说不出话,还是李婶抱着一筐土鸡蛋凑过来,笑着说:“圆圆别慌,就跟平时给游客介绍一样说呗!”
试播到第三天,终于有了起色,那天苏景妧带着镜头去老周家的榨油坊,金黄的菜籽油顺着木槽流进玻璃瓶,老周一边搅动油渣一边说:“咱们这油没掺半点东西,炸个油条都香得能飘三条街!”弹幕里瞬间热闹起来,有人问“能不能多装几瓶”,还有人留言“想看看油菜花田现在的样子”,顾衍赶紧举着手机绕着花田拍了一圈,镜头里金黄的花海连着蓝天白云,评论区立刻刷起了“好漂亮”“下次一定要去”。
可没高兴几天,麻烦就来了,有个上海的客户收到菜籽油后,发来消息说瓶子漏了,油洒了一半,苏景妧看着照片里湿哒哒的快递盒,心里又急又愧,立刻给客户退款,还额外寄了两瓶新的,顾衍则拿着破损的包装去镇上的快递点,蹲在地上研究了半天,发现是泡沫垫太薄,瓶子在运输中撞裂了,“得换更厚的泡沫箱,再在瓶子外面套两层气泡膜。”他第二天就去县城的批发市场,拉回了一大车包装材料,还特意让农户们打包时多缠几圈胶带,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