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启明描绘的生物学宏伟蓝图,像一颗种子在周炽心里疯狂滋长。
他着迷于那些复杂的基因序列和蛋白质折叠问题,觉得那才是数学魔法最能大放异彩的舞台。
接连几天,他在863项目上的投入明显心不在焉,常常对着生物信息的资料发呆,分配给她的模块调试也错误频出。
陈知行看在眼里,眉头越皱越紧,但他习惯用更繁重的工作和更严格的要求来应对,反而让周炽更加逆反和烦躁。
李泽川则干脆眼不见为净,要么不来机房,来了也是浑身低气压。
团队气氛降到了冰点。
苏想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急如焚。
她知道,硬碰硬只会让周炽越走越远。
这天晚上,机房又只剩下她和明显在神游天外的周炽。
她没有像陈知行那样催促工作,也没有像李泽川那样冷眼相对。
她只是泡了两杯麦乳精,将其中一杯轻轻放在周炽手边。
“周炽,”
苏想的声音在安静的机房里显得格外柔和,“能跟我聊聊吗?聊聊方教授说的那个……人类基因组计划。”
周炽愣了一下,没想到苏想会主动提起这个。
他抬起头,看到苏想眼中真诚的好奇,而不是指责,紧绷的情绪稍微放松了些。
“想想,你真的觉得那个有意思?”
周炽像是找到了知音,立刻打开了话匣子,
“你知道吗?一个人的基因组有三十亿个碱基对!
破解它,就像破解一本用四种字母写成的、关于生命的天书!
这里面藏着所有疾病的秘密,衰老的秘密,甚至智慧的秘密!
方教授说,这将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工程之一!”
他越说越激动,眼睛闪闪发光。
苏想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等他稍微平静,才轻声问:
“听起来确实非常了不起,像是……像是在探索生命的本源。
那方教授有没有说,这个计划,大概需要多久才能完成?”
“方教授说,国际上刚启动,估计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投入可能是几百亿美金。”
周炽回答。
“十几年,几百亿美金……”
苏想重复着这个数字,目光落在他们那台嗡嗡作响的、由废旧机器组成的分布式集群上,又看向屏幕上正在运行的、模拟雷达故障预警的界面,“那确实是一个需要举全球之力、耗费漫长时间的超大工程。”
她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加沉静,却带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
“周炽,我不懂那么高深的生物学。但我知道,我们现在做的这个863项目,可能没有那么浪漫,没有那么本源。它模拟的是雷达、是交通、是电网……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
她加重了语气,目光灼灼地看着周炽,
“如果我们的模型能提前十分钟预警一次雷达故障,可能就能避免一次边境冲突,保住战士的生命;
如果能优化城市交通流,可能就能让成千上万的人早点回家,减少能源消耗;
如果能预测电网负荷,可能就能避免一场大范围停电,保障无数工厂和医院的运转。”
“我们做的,是让现在的国家,更安全,更高效,更强大。
这是国家现在迫切需要的能力。”
苏想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方教授的计划关乎未来,关乎人类。而我们的863,关乎当下,关乎脚下这片土地的安全和发展。
这两者,或许没有高低之分,但对我们来说,有先后之序,有责任之别。”
她看着周炽,眼神清澈而坚定:
“我们是中国人,是北大培养的学生,是国家用资源支持起来的团队。
在我们有能力为国家解决一些当务之急的时候,我觉得,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或许也是一种大有意思。”
周炽怔住了。
他沉浸在破解生命密码的宏大与炫酷中,却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
苏想没有否定他的理想,而是用一个更广阔、更厚重的“世界观”,将他从个人兴趣的云端,拉回到了家国责任的土地上。
他看着屏幕上那些代表装备运行状态的数据流,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连接着的是实实在在的国防安全、是社会运转的效率、是无数普通人的生活。
个人探索的乐趣,与为国效力的责任,在他心中激烈碰撞。
那一夜的谈话后,周炽明显沉默了许多。
他不再整天捧着生物信息的资料,但也没有立刻全身心投入到863项目中来。
他常常一个人对着代码发呆,或者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像是在进行一场极其艰难的思想斗争。
陈知行和李泽川都察觉到了他的变化,但这次,他们没有再施加任何压力。
陈知行只是将他负责模块的后续调试任务默默接了过去,李泽川则会在饭点准时出现,不容分说地拉他去食堂,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这种无声的包容和理解,反而让周炽更加煎熬。
就在这时,方启明再次出手了。
他直接通过系里,向周炽个人发出了一份极其优厚的邀请——以“科研助理”的身份加入他的生物信息学实验室。
参与一项与美国方面有合作的预研课题,并且承诺,如果表现突出,可以推荐其毕业后赴美深造。
这是一个几乎无法拒绝的诱惑!
直接参与国际前沿合作,还有宝贵的出国机会!
方启明甚至亲自到机房来找周炽,当着陈知行和李泽川的面,笑容温和地递上正式的邀请函。
“周炽同学,机会难得。伯克利那边的合作教授非常欣赏你的数学天赋,希望你能尽快加入。”
方启明的语气充满了肯定和期待。
周炽拿着那张轻飘飘却重若千钧的邀请函,手指微微颤抖。
他下意识地看向苏想。
苏想也正看着他,她的目光平静,没有劝阻,没有期待,只有全然的信任。
她仿佛在说:遵循你内心的选择,无论你选什么,我们都尊重。
陈知行推了推眼镜,终于开口,声音平静无波:“个人发展,确实重要。”
他没有说更多,但眼神里是同样的理解。
李泽川嗤笑一声,对方启明说:“方教授,挖人挖到家里来了,够执着的啊。”
然后他看向周炽,语气难得正经,“周炽,想清楚就行。天塌不下来。”
面对这巨大的诱惑,面对团队伙伴毫无保留的信任,周炽的心反而奇异地平静了下来。
他想起了苏想说的“当务之急”和“责任”,想起了他们四个一起熬过的无数个夜晚,一起攻克的技术难关,一起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时心中的激荡。
个人前程固然重要,但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并肩作战,为国家迫切需要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这种成就感与归属感,是单纯的学术探索无法替代的。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份邀请函递还给了方启明,语气坚定而诚恳:
“方教授,非常感谢您的赏识和厚爱。
您描绘的生物学前景非常令人向往。
但是,我目前所在的863计划项目,正处于关键时期,这是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我的团队需要我,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
抱歉,让您失望了。”
方启明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他显然没料到周炽会拒绝得如此干脆。
他深深地看了周炽一眼,又扫过旁边的苏想、陈知行和李泽川,眼神复杂,最终什么也没说,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机房里,一片寂静。
随即,周炽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真正轻松的笑容,他看向伙伴们,挠了挠头:
“那个……我之前落下的进度,我会尽快补上!”
李泽川第一个反应过来,笑着捶了他一拳:“算你小子还有点良心!”
陈知行嘴角也微微上扬,推了推眼镜:“欢迎回来。”
苏想看着他,脸上绽放出欣慰而灿烂的笑容,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