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上一回那场极尽奢华与威严的咸阳宫大朝会,好比是给新上市的“秦帝国”集团搞了一场轰动全球的Ipo上市敲钟仪式。cEo嬴政先生穿着定制款十二章纹皇帝袍,戴着限量版十二旒冕,在万众瞩目(和万般敬畏)下,坐稳了集团唯一、且拥有绝对控股权(100%)的董事长宝座。场面是够震撼,口号是够响亮,“万岁”喊得地动山摇。

但,敲完钟,开完发布会,接下来要干嘛?当然是关起门来开董事会……哦不,是御前大朝会,讨论公司实际运营中遇到的糟心事了!光鲜亮丽的袍子下面,虱子该抓还得抓。

这不,登基大典的余音还在咸阳宫梁柱间绕梁三日呢,第一次真正处理帝国实务的朝会,就弥漫开一股不同于典礼庄严肃穆的、更加真实、也更加火药味十足的气息。

如果说登基大典是帝国的“面子”,那今天的朝会,就是帝国的“里子”。而“里子”要解决的第一个核心难题,正是那个在之前朝会上已被始皇帝初步否决,但显然并未死心,依旧拥有庞大市场(支持者)的“老产品”——分封制。

清晨,百官们再次身着朝服,按照品级肃立在咸阳宫正殿。虽然仪式依旧庄重,但细心的人能察觉到,今天的氛围与昨日大不相同。

昨天,是见证与朝拜,大家更多是带着一种参与历史、感受皇权的激动与敬畏。而今天,则是博弈与抉择,每个人的脸上都多了一份凝重和算计。空气仿佛都比昨天粘稠了几分,呼吸都需要多用点力气。

御座之上的嬴政,依旧隐藏在晃动的旒珠之后,让人看不清表情。但那股无形的威压,却比昨日更甚,因为他今天不是来接受朝拜的,是来听汇报、做决策的。他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测试。

丞相**王绾**站在文官班列的最前方,他的腰板似乎没有昨天挺得那么直了,脸上的皱纹在宫殿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更深。他知道,今天或许是他,以及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那种理念,最后一次发出声音的机会。昨晚他恐怕一夜未眠,反复推敲着说辞,既不能触怒皇帝,又要尽可能有力地陈述利害。他的身后,隐约能感受到许多道目光的支持——那些同样希望分封的宗室贵族、军功老臣,以及某些或许盼着能外放为王、独霸一方的皇子(虽然他们不敢明言)。这是一股强大的保守势力,他们的诉求简单直接:遵循古制,裂土封王,大家都有肉吃!

廷尉李斯则站在稍后一些的位置,身姿挺拔,眼神锐利。他像一头嗅到猎物气息的豹子,充满了警觉和进攻性。他深知,皇帝在泰山封禅前就已倾向于郡县,昨日大典的极致皇权展示,更是为郡县制提供了最好的注脚。但他也明白,王绾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绝不能掉以轻心。今天的朝会,将是他李斯政治理念的正面战场,他必须彻底击溃对手,将郡县制钉死为帝国的唯一基石。他暗暗攥紧了袖中的玉笏,准备随时发动致命一击。

其他百官,则心思各异。有纯粹看热闹的吃瓜群众,有心怀忐忑不知站哪边的墙头草,也有各自打着小算盘,准备根据风向随时调整策略的投机分子。整个大殿,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仿佛一个装满火药的木桶,只等一颗火星。

朝会按部就班地进行了一些日常政务汇报后,终于来到了那个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核心议题——帝国长治久安之策。

一阵短暂的沉默,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

这时,王绾,这位资历最老、地位最高的丞相,手持玉笏,步履略显沉重地走出了班列。他的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旧时代的重量。

他来到御阶之前,深深一躬,然后用一种饱经沧桑、带着恳切忧思的语气,开口了:

“陛下,”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老臣特有的沉稳,却也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登基大典,威加海内,臣等欢欣鼓舞,感佩莫名。然,庆典之后,臣等更为忧心的,乃是帝国未来之治。”

他先定了调子,表明自己是忠君忧国,并非为了私利。

“陛下明鉴万里,洞察秋毫。自陛下扫平六合,一统天下,疆域之广,前所未有。东至大海,西涉流沙,南尽北户,北抵大漠,此乃亘古未有之伟业!”

一番必要的颂圣之后,话锋陡然一转,切入正题,语气也变得愈发沉重:

“然,正因疆域过于辽阔,中央治理,实有鞭长莫及之忧啊!”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群臣,仿佛在寻求共鸣,最后望向御座,“尤其是一些偏远之地,如故燕之地、故齐之地、故楚(荆)之地,距离关中腹地,山高水远,道路险阻。其地风俗迥异,民情复杂,旧贵族势力盘根错节,人心并未完全归附。”

他抛出了核心论据,也是分封派最有力的理由——现实困难论。

“若仅依靠朝廷派遣郡守县令治理,这些流官人生地不熟,政令推行必然迟缓,一旦地方有变,如盗匪滋生、旧族叛乱,消息传递至咸阳,陛下再派兵平乱,往来耗时数月,只怕届时乱局已成,难以收拾!此非陛下之威不足,实乃地理之限也!”

铺垫完成,他终于掷出了那颗蓄谋已久的“炸弹”,也是分封派的最终解决方案:

“因此,老臣与诸多同僚,日夜思之,皆以为,欲镇抚四方,永葆安宁,莫若效法周室成功之经验,封建诸侯,以屏藩皇室!”

他提高了音量,几乎是带着一种最后的恳求,说出了那句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话: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诸侯刚刚被攻灭,燕地、齐地、楚地偏远,不在那里设立诸侯王,就无法镇守。恳请陛下分封各位皇子为王,希望陛下恩准!)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附和之声。许多老臣,尤其是那些希望能获得封地或者支持自己看好的皇子的势力,纷纷出列,附和王绾。

“丞相所言极是!分封皇子,血脉相连,必能忠心护国!”

“此乃亲亲之道,亦是稳固边疆之良策!”

“周室享国八百年,分封之功不可没啊!”

一时间,“分封”的论调似乎占据了上风。王绾微微松了口气,感觉自己似乎挽回了一些局面。他偷偷抬眼,想观察一下皇帝的反应,但旒珠晃动,什么也看不清。

就在分封派气势渐起,以为胜券在握之时,一个清越而冷峻的声音,如同冰锥般刺破了这股升温的气氛:

“陛下!臣,廷尉李斯,有不同之见!”

来了!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那个从班列中大步流星走出的身影上。李斯手持玉笏,走到王绾身侧,先是向御座一礼,然后猛地转身,目光如电,直射王绾以及他身后的支持者!

他的开场,就带着浓浓的火药味和不屑:

“丞相及诸位同僚,口口声声效法周室,言必称分封之利!” 李斯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揭露真相的激烈,“然,尔等可曾睁眼看看,周室分封,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

他不给任何人插嘴的机会,如同连珠弩箭,开始了他的凌厉反击:

“昔日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同姓诸侯,何其多也!其初衷,确为屏藩周室,拱卫中央!” 他先是承认对方的部分论据,但紧接着就是致命一击,“然,其结果如何?不过数代,血缘便已疏远,亲情荡然无存!诸侯视同宗如仇寇,彼此攻伐兼并,战火连年不休!”

他挥动手臂,仿佛在描绘那数百年的血腥画卷:

“强大的诸侯欺凌弱小的,臣子弑杀君父的,以下犯上的,屡见不鲜!春秋五霸,哪个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战国七雄,哪个不是欲取周室而代之?而彼时的周天子何在?” 他的语气充满了讽刺,“只能蜷缩于洛邑弹丸之地,王命不出京畿,眼睁睁看着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威严扫地!这数百年的尸山血海,这黎民百姓的流离失所,其根源,便是这看似美好的分封之制!”

这一番对分封制弊端的血泪控诉,如同冷水泼入滚油,让刚才还洋洋得意的分封派大臣们脸色骤变,想要反驳,却发现李斯说的句句都是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战国几百年的乱世,不就是周朝分封制最终结出的恶果吗?谁能否认?

李斯趁热打铁,将矛头从历史拉回现实,语气变得更加咄咄逼人:

“如今,幸赖始皇帝陛下神灵威武,奋六世之余烈,扫平群雄,海内一统!此乃结束数百年战乱、开创万世太平之千古机遇!正应彻底革除旧弊,创立新制,岂能再走回那条导致天下纷争的老路?!”

他转向御座,语气变得无比郑重和富有煽动性:

“陛下!如今四海之内,皆已划分为郡县!法令出于陛下一人,此乃陛下亲手奠定之万世基业!对于皇子、功臣,陛下完全可以用国家的赋税收入,重重赏赐,使其富贵无极,安享荣华!这样,他们既享受了帝国的恩泽,又无土地、无军队、无治民之权,一切依赖于中央,依赖于陛下!如此一来,朝廷易于控制,绝不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这难道不比让他们裂土封王、最终可能演变成国中之国、甚至兵戈相向,要好上千百倍吗?!”

他提出了郡县制下的替代方案——经济赎买和政治控制。

最后,他掷地有声地总结,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

“要让天下人不敢有、不能有叛逆之心,让权力牢牢掌控在中央,这才是确保国家真正长治久安的根本之术!重新设置诸侯国,有百害而无一利!臣,坚决反对!”

李斯这番逻辑严密、言辞犀利、既有历史深度又有现实针对性的反驳,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分封派的心口上!

朝堂之上,彻底炸开了锅!

支持王绾的分封派,被李斯揭了老底,又急又气,也顾不得许多礼仪了,纷纷站出来反驳:

“李廷尉这是危言耸听!周室之弊,在于后世天子失德,非分封之过!”

“治理大国,岂能一概而论?郡县制在关中可行,在偏远之地必然失控!”

“不分封,如何酬谢功臣?如何安抚皇子?难道要让陛下骨肉至亲,也如寻常官吏一般吗?”

“李斯!你不过一介客卿,安知我秦国宗室与功臣之心?!”

而支持李斯的郡县派,则如同打了胜仗,士气大振,也纷纷出列支援:

“李廷尉所言,才是老成谋国!分封遗祸,殷鉴不远,岂能重蹈覆辙?”

“陛下天威,何须裂土以安人心?法令一统,自然四海宾服!”

“功臣赐金帛,皇子享赋税,既可酬功显亲,又可防微杜渐,方为万全之策!”

“莫非有些人,是想着自己能捞一块封地,做土皇帝不成?!”

双方引经据典,争论不休。王绾派指责李斯派不顾现实,空谈误国,甚至带有的人身攻击(针对李斯客卿身份);李斯派则反击王绾派因循守旧,目光短浅,只顾私利。朝堂之上,唾沫横飞,面红耳赤,几乎要演变成全武行。一些原本中立的大臣,也被卷入其中,或左或右,难以自拔。

王绾脸色灰败,他发现自己那些基于现实困难和“亲亲”之道的理由,在李斯对历史规律的尖锐剖析和对中央集权优势的强调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试图再次争辩,但声音却被淹没在激烈的争吵中。

李斯则昂首挺胸,毫不退让,与每一个反对者针锋相对。他知道,真理(或者说,皇帝心中的真理)站在他这一边。

整个大殿,如同一个喧嚣的集市,又像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所有人的目光,在激烈交锋之余,都不由自主地、一次又一次地,投向了那至高无上的御座。

御座之上,嬴政始终沉默地倾听着这场关乎国本的激烈辩论。他的手指在扶手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旒珠后的目光深邃如海,无人能窥知其内心真正的天平倾向何方。

是选择丞相王绾那条看似稳妥、实则埋藏着分裂隐患的“分封”老路?

还是选择廷尉李斯那条前所未有、充满挑战却能将权力绝对集中的“郡县”新途?

这场辩论,已经将所有的利弊、所有的立场、所有的可能性,都摆在了他的面前。

他的手指,停止了敲击。

那握拢的拳头,缓缓松开。

是时候,由他这位“始皇帝”,来做出那最终的决定,为这个崭新的帝国,落下那定鼎乾坤的一锤了。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我的谍战岁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雁断胡天月锦衣行之吕敏传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北宋群英录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下九千岁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大唐小郎中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三国之袁术家臣白话三侠五义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时空手环:代号025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五姓嫡脉:躺赢大唐超神狂兵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
藏书吧最新小说: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骏驰青霄成语大搞笑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