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1948年11月6日,华灯初上的江淮平原被一声划破夜空的炮声打破宁静。淮海战役——这场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歼敌最多、战况最惨烈的战略决战,在徐州、蚌埠、商丘、宿州之间的广袤战场正式打响。国民党军集结80万精锐,摆出“一点两线”防御阵型,以徐州为中心,沿陇海铁路、津浦铁路布防,企图固守江淮、拱卫南京;而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共60万大军,按照党中央“中间突破、分段歼灭”的战略部署,向国民党军发起雷霆攻势,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生死较量,在泥泞的江淮大地上展开。

武汉指挥部内,马小丑盯着标满红蓝箭头的作战地图,指尖划过徐州、碾庄、双堆集等关键节点。就在战役打响前一天,他接到党中央密电:“淮海决战,后勤为要。着你率部统筹华东、华中物资支援,同时利用人脉劝降国民党军将领,配合两大野战军作战,务必保障前线补给、削弱敌有生力量。”

“江淮之地,是决战的棋盘,后勤是胜负的关键。”马小丑转身看向八位夫人,目光坚定,“夏晚晴主抓后勤统筹,构建‘军民一体’补给网;沈若雁率锐锋特种团,直插敌后捣毁敌后勤核心;白若曦组建战地救护集群,守住生命防线;秦雨薇整合情报网,锁定敌补给点与劝降目标;林婉清、苏玉婷动员华中百姓支前,保障人力;柳轻眉率游击队破袭敌交通线,掩护运输;陈雪梅兵工厂开足马力,优先生产攻坚弹药。此战,我们既是后勤兵,也是战斗员,务必为决战胜利筑牢根基!”

八位夫人齐声领命,眼中闪烁着与前线将士同样的决绝。一场“后勤与作战并进、劝降与攻坚同步”的协同战役,在马小丑的统筹下,与淮海战场的炮火交织上演。

一、后勤铸脉:夏晚晴的“三线补给网”

淮海战役的规模远超辽沈,60万解放军日均消耗粮食300万斤、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0万枚,再加上冬装、药品、担架等物资需求,后勤压力堪称“史无前例”。夏晚晴接到命令后,立刻整合华东、华中20余县的物资资源,构建起“水路为主、陆路为辅、隐蔽通道兜底”的三线补给网络,创造了“百万民工支前、千里补给不断”的战争奇迹。

(一)资源整合:把江淮变成“前线粮仓”

夏晚晴首先推行“全域征调、分类储备”策略:在华中,动员百姓将秋收后的余粮集中至蚌埠、阜阳等中转仓库,仅1948年10月就征集粮食500万石;在华东,联合解放区政府,将纺织厂、制衣厂全部转为军品生产,赶制冬装30万套、绑腿60万副、棉被20万床;同时,通过秦雨薇的地下贸易网络,从国统区采购西药100万盒、手术器械5000套,弥补医疗物资缺口。

为了让物资调度精准高效,夏晚晴在蚌埠设立“淮海后勤总指挥部”,绘制《前线需求动态图》,实时更新各野战军的粮食、弹药、药品消耗数据,采用“按战区分配、按进度输送”的模式。比如,华野围攻碾庄黄百韬兵团时,夏晚晴根据前线电报,连夜调配10万发迫击炮弹、5万斤压缩饼干,通过水路紧急送往邳县码头,保障攻坚需求。

(二)水路突破:淮河上的“生命航线”

淮河及其支流是连接华中与淮海战场的核心通道,夏晚晴将其定为“主力补给线”,组织了3万艘民船,组建“淮河运输总队”。这些民船大多是百姓自愿捐献的渔船、货船,船工们冒着国民党军的空袭和水雷威胁,日夜穿梭在淮河航道上。

1948年11月12日,一支由500艘民船组成的运输队,装载着20万石粮食、15万发子弹,从阜阳码头出发,驶向徐州以东的华野阵地。行至淮河蚌埠段时,遭遇国民党军飞机空袭。船工们没有退缩,纷纷将船驶入芦苇荡隐蔽,有的船工甚至用湿棉被覆盖船身,防止被炸弹引燃。空袭过后,12艘民船被炸毁,8名船工牺牲,但剩余船工立刻打捞物资、修补船只,仅用3小时就重新起航,最终按时将物资送达前线。

“我们多撑一秒,前线将士就多一分力气!”船工队长王老汉的儿子在空袭中牺牲,他擦干眼泪,继续掌舵领航,这句话成为所有支前船工的心声。截至战役结束,淮河运输总队共运送粮食800万石、弹药5000万发、药品80万盒,成为淮海战役后勤的“主动脉”。

(三)民工支前:小推车上的“胜利奇迹”

对于远离河道的战场,夏晚晴组织了“百万民工运输队”,以人力小推车为主要工具,构建“陆路补给线”。这些民工来自华东、华中的乡村,他们推着装满粮食、弹药的小推车,徒步穿越泥泞的道路,冒着炮火奔赴前线,创造了“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感人场景。

1948年11月20日,华野围攻黄百韬兵团进入关键阶段,前线弹药告急。夏晚晴紧急动员安徽六安、河南信阳的20万民工,组成“应急运输队”,每人推一辆小推车,装载200发子弹或10枚手榴弹,向碾庄方向输送。途中,他们遭遇国民党军的炮火封锁,道路被炸毁,泥泞不堪,小推车难以通行。民工们便卸下粮食,扛着弹药,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水中跋涉,有的民工脚上磨起血泡,有的冻伤了手脚,却没有一人掉队。

在距碾庄还有5公里的小李庄,运输队遭遇国民党军小股部队偷袭。民工们没有武器,就拿起扁担、锄头与敌人搏斗,掩护物资转移。年仅17岁的民工小张,为了保护一车手榴弹,用身体挡住敌人的子弹,壮烈牺牲。最终,运输队在柳轻眉游击队的接应下,成功将弹药送达前线,华野将士用这些弹药发起总攻,于11月22日全歼黄百韬兵团。

据统计,淮海战役中,夏晚晴组织的民工运输队累计出动150万人次,运送粮食9.6亿斤、弹药340万吨,平均每个解放军战士背后,就有3名民工提供支援。这些小推车,不仅推来了物资,更推来了胜利的希望。

二、劝降破敌:马小丑的“政治攻势”

淮海战役打响后,国民党军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不少将领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早已不满,只是迫于压力才勉强作战。马小丑受党组织委派,重点劝降国民党军第12兵团副司令张岚峰——此人是西北军旧部,与马小丑在抗战期间有过并肩作战的经历,且对蒋介石排挤地方派系心存怨恨。马小丑制定“情报先行、家属联动、战场施压”的劝降策略,八位夫人各司其职,最终促成张岚峰兵团起义,极大削弱了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

(一)情报锁定:秦雨薇的“精准画像”

秦雨薇的情报网首先摸清了张岚峰兵团的底细:该兵团下辖3个军,兵力5万余人,驻守商丘,负责掩护徐州国民党军的右翼;张岚峰与兵团司令黄维矛盾深刻,黄维是蒋介石嫡系,多次克扣张岚峰部的补给;张岚峰的母亲和妻儿被国民党军统软禁在南京,以此要挟;兵团内部,第115军军长是张岚峰的亲信,倾向起义,而第116军军长是黄维的人,坚决主战。

“要劝降张岚峰,必须先解决他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剧他与黄维的矛盾。”马小丑根据情报,制定两步计划:第一步,由林婉清、苏玉婷联系张岚峰的家属,传递安全信号;第二步,让沈若雁、柳轻眉配合中野,对张岚峰部发起佯攻,施加战场压力。

(二)家属联动:林婉清的“亲情破冰”

林婉清通过地下党组织,辗转联系上张岚峰的弟弟张岚明。张岚明是一名医生,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十分不满。林婉清带着白若曦准备的特效药,秘密前往南京,见到了张岚明:“张医生,马司令与你兄长是抗战袍泽,深知他的难处。如今淮海战场,国民党军败局已定,若继续顽抗,不仅你兄长性命难保,家人也会受牵连。”

林婉清将一封马小丑写给张岚峰的信交给张岚明,信中承诺:“只要起义,我保证你家人安全转移至解放区,兵团编制不变,你部将士可自主选择留队或返乡,待遇从优。”同时,白若曦通过张岚明,为张岚峰的母亲送去治疗心脏病的特效药,缓解了老人的病情。张岚明深受感动,通过秘密渠道将信和家人的平安消息传递给张岚峰。

张岚峰收到消息后,内心动摇,但仍顾虑第116军军长的阻挠和黄维的报复。秦雨薇的情报网及时截获黄维给第116军军长的密电,内容是“密切监视张岚峰,若有异动,就地解决”。马小丑立刻将这封密电转发给张岚峰,彻底打消了他的犹豫。

(三)战场施压:沈若雁的“侧翼牵制”

1948年11月18日,马小丑下令沈若雁率锐锋特种团,配合中野第4纵队,对张岚峰部的侧翼发起佯攻。沈若雁采用“声东击西”战术:先派一支小队伪装成中野主力,猛攻第116军的阵地,吸引其注意力;再率主力部队突袭张岚峰部的补给站,缴获粮食5万石、弹药3万发。

战斗中,锐锋特种团展现出极强的战斗力。队员们伪装成国民党军,潜入补给站外围,用无声冲锋枪解决哨兵后,迅速冲入站内,与守军展开激战。特种团战士李铁柱,一人炸毁两座弹药库,缴获重机枪2挺,为战斗胜利立下大功。此次佯攻,让张岚峰看清了黄维的冷漠(黄维未派一兵一卒增援),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部队根本无法抵挡解放军的攻势。

(四)秘密会面与起义:淮海战场的“和平拐点”

1948年11月20日深夜,张岚峰派亲信前往中野指挥部,与马小丑秘密会面。马小丑开门见山:“岚峰兄,如今黄百韬兵团已被全歼,黄维兵团被围双堆集,徐州国民党军已成惊弓之鸟。你若起义,不仅能保全5万将士性命,还能为解放商丘、切断徐州国民党军退路立大功。”

张岚峰顾虑重重:“马老弟,我担心起义后,部下会有抵触,尤其是第116军。”“这个你放心。”马小丑早有准备,“我已让秦雨薇策反了你部的几名团长,第115军全力支持你;沈若雁的特种团和中野第4纵队会在起义时,牵制第116军。”

11月22日拂晓,张岚峰在商丘城内召开军事会议,宣布起义。第116军军长当场掏枪反抗,被早已埋伏在会场的特种团战士制服。随后,张岚峰率部打开城门,迎接中野部队入城。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独立兵团”,张岚峰任司令员,当天就参与了对黄维兵团的阻击,切断了黄维向徐州靠拢的通道。

张岚峰兵团的起义,不仅让国民党军右翼防线彻底崩溃,更动摇了其他国民党军将领的军心。此后,国民党军第15绥靖区副司令廖运周等将领相继起义,淮海战场的形势愈发有利于解放军。

三、特种破袭:沈若雁的“捣巢行动”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的后勤仓库是其“命门”——徐州、蚌埠、碾庄等地的仓库储存着大量粮食、弹药、汽油,是国民党军固守的关键。沈若雁率领锐锋特种团,承担了“突袭敌后勤仓库、切断补给”的核心任务,先后发起三次“捣巢行动”,让国民党军陷入“粮弹断绝”的绝境。

(一)侦察定位:精准锁定碾庄“粮弹中枢”

1948年11月10日,秦雨薇的情报网传来关键信息: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的核心后勤仓库设在碾庄以西的大许家,储存着该兵团30%的粮食和50%的弹药,由一个加强营驻守,配备重机枪、迫击炮等重型武器,外围设有铁丝网、地雷阵和巡逻队。

沈若雁立刻率特种团侦察小队,潜入大许家附近。侦察队员伪装成逃难的百姓,在仓库外围潜伏三天三夜,绘制出详细的防御地图:仓库分为粮食区、弹药区、守军营房三部分,铁丝网设有3个出入口,地雷阵主要分布在东侧和北侧,守军每小时巡逻一次。

“我们采用‘夜袭+爆破’战术,分三路行动:一路负责破坏铁丝网、清除地雷;二路负责突袭守军营房,牵制敌人;三路负责爆破弹药区和粮食区。”沈若雁在作战会议上部署任务,队员们摩拳擦掌,准备行动。

(二)夜袭大许家:火光中的“捣巢之战”

11月13日深夜,月色昏暗,锐锋特种团的300名队员趁着夜色,向大许家仓库发起突袭。第一路队员携带剪钳和排雷工具,悄悄潜入铁丝网附近,用剪钳剪断铁丝网,再用探雷针小心翼翼地排除地雷,为后续部队开辟通道。

凌晨1时,通道被打通,沈若雁一声令下,第二路队员发起猛攻。他们手持冲锋枪,冲进守军营房,向熟睡的国民党军扫射。守军猝不及防,乱作一团,不少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击毙。“不许动!缴枪不杀!”队员们高喊着,部分守军见大势已去,放下武器投降。

与此同时,第三路队员携带炸药包,冲向粮食区和弹药区。他们将炸药包安放在粮食仓库的立柱和弹药堆旁,点燃导火索后迅速撤离。“轰隆!轰隆!”两声巨响,粮食仓库坍塌,弹药区引发连环爆炸,火光冲天,照亮了夜空。爆炸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仓库内的粮食被烧毁,弹药被引爆,守军的重武器也被炸毁。

就在队员们准备撤离时,国民党军的增援部队赶到。沈若雁沉着指挥,让队员们分成小队,利用仓库的废墟与敌人周旋。特种团战士们擅长近战搏杀,有的用刺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有的用手榴弹炸毁敌人的装甲车。激战两个小时后,沈若雁率部成功撤离,此次行动共歼灭守军400余人,炸毁粮食5万石、弹药10万发,彻底切断了黄百韬兵团的补给。

(三)突袭蚌埠油库:断敌“机动命脉”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国民党军杜聿明集团被困陈官庄,急需汽油保障坦克、装甲车的机动能力。蚌埠作为国民党军的后方基地,储存着大量汽油,由一个团的兵力驻守。马小丑下令沈若雁率特种团突袭蚌埠油库,断绝杜聿明集团的机动补给。

12月5日,沈若雁率部伪装成国民党军的运输队,混入蚌埠城。他们驾驶着缴获的国民党军卡车,打着“运输物资”的旗号,顺利通过城门检查。到达油库附近后,队员们趁巡逻队换岗的间隙,迅速冲入油库。

油库守军负隅顽抗,用重机枪封锁入口。沈若雁让队员们利用卡车作为掩护,发起冲锋,同时派一支小队绕到油库后方,从围墙缺口潜入。潜入的队员们炸毁了守军的重机枪阵地,正面队员趁机冲入油库,与守军展开激战。最终,特种团歼灭守军800余人,炸毁汽油库12座,烧毁汽油2000吨,杜聿明集团的坦克、装甲车因缺乏汽油,彻底失去了机动能力,为后续的围歼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战地救护:白若曦的“生命防线”

淮海战役的惨烈程度远超以往,双方伤亡惨重,前线伤员日均达数千人。白若曦率领由30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华中战地救护总队”,在淮海战场设立了32个战地救护站,形成“前线急救—中转治疗—后方转运”的三级救治体系,与解放军医护人员联手,将救治成功率从原来的60%提升至85%,为战役胜利保住了大量有生力量。

(一)前线急救:炮火下的“生死时速”

白若曦将最前沿的救护站设在距火线仅500米的地方,称为“火线救护点”。这些救护点多利用废弃的农舍、地窖改造而成,医护人员冒着炮火,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

1948年11月25日,中野围攻双堆集黄维兵团,火线救护点迎来了一批重伤员。一名战士被炮弹碎片击中胸部,呼吸困难,情况危急。白若曦立刻展开手术,由于没有麻醉药,她让两名医护人员按住战士,自己用手术刀快速清创、止血、缝合。手术过程中,炮弹不断在救护点附近爆炸,泥土溅落在手术台上,白若曦却始终全神贯注,最终成功挽救了战士的生命。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这是白若曦常对医护人员说的话。在双堆集战役中,火线救护点的医护人员连续工作72小时,救治伤员1200余人,其中重伤员400余人。不少医护人员在抢救伤员时被流弹击中,护士小李为了掩护一名重伤员,用身体挡住炮弹碎片,壮烈牺牲,年仅21岁。

(二)中转治疗:废墟上的“生命医院”

对于伤势较重、无法在火线救护点救治的伤员,白若曦将其转移至“中转救护站”。这些救护站设在相对安全的村庄,配备了简易的手术器械和药品,能够进行复杂的手术。

1948年12月10日,陈官庄战役打响,一批腹部中弹、骨折的重伤员被送到中转救护站。白若曦发现,由于药品短缺,不少伤员伤口感染化脓。她立刻组织医护人员采摘中草药,制作消炎膏、止血散,同时发动当地百姓捐献棉花、布条,制作绷带。

为了提高救治效率,白若曦推行“分组救治”模式:一组负责手术,二组负责护理,三组负责伤口换药。她还培训当地百姓成为临时护理员,协助医护人员照顾伤员、搬运物资。在百姓的支持下,中转救护站日均救治伤员800余人,不少伤员在经过治疗后,重新返回战场。

(三)后方转运:千里驰援的“生命通道”

对于伤势过重、需要长期治疗的伤员,白若曦协调夏晚晴的后勤网络,将其转运至华中的后方医院。转运过程异常艰难,需要通过国民党军的封锁线,医护人员和伤员常常要在隐蔽的山洞中等待时机。

1948年12月15日,一批脑部、脊柱受伤的重伤员需要转运。白若曦亲自带队,将伤员安置在伪装的民船中,沿淮河前往阜阳后方医院。途中,遭遇国民党军巡逻艇检查,白若曦沉着应对,用事先准备好的“百姓就医”证明蒙混过关。经过两天一夜的跋涉,伤员们安全抵达后方医院,得到了更好的治疗。

截至淮海战役结束,白若曦的战地救护总队共救治伤员12万余人,其中重伤员4万余人,培训临时护理员2万余人,为解放军保住了大量有生力量。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感慨:“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也是白若曦这样的医护人员用手术刀救出来的!”

五、八女协同:决胜江淮的“半边天”

除了夏晚晴、沈若雁、白若曦的核心作用,其他五位夫人也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支撑体系,成为淮海战役胜利的重要保障。

(一)秦雨薇:情报中枢的“千里眼”

秦雨薇的情报网在淮海战役中发挥了“战略导航”作用。她通过潜伏在国民党军徐州“剿总”的情报员,截获了大量核心情报:国民党军的兵力部署、作战计划、补给线路、将领动态等。

1948年11月28日,秦雨薇截获蒋介石给杜聿明的密电,命令他率部放弃徐州,向蚌埠方向突围。她立刻将情报传递给两大野战军指挥部,解放军随即调整部署,在杜聿明集团的突围路线上设下埋伏,将其围困在陈官庄。

此外,秦雨薇还破译了国民党军的通讯密码,掌握了杜聿明集团的粮弹储备情况。1949年1月,她截获密电,得知杜聿明集团的粮食仅够维持3天,弹药所剩无几。解放军根据这一情报,发起政治攻势,劝降国民党军士兵,仅1月6日至10日,就有1.4万余名国民党军士兵投降。

(二)柳轻眉:敌后破袭的“尖刀”

柳轻眉率领游击队与华东野战军敌后部队联手,开展了大规模的交通破袭行动,破坏国民党军的铁路、公路运输线,掩护夏晚晴的补给运输。

1948年11月15日,柳轻眉率游击队对津浦铁路徐州至蚌埠段发起破袭,炸毁铁轨30余公里、桥梁5座,让国民党军的增援部队无法及时抵达淮海战场。12月8日,她又率部在徐州至商丘的公路上设伏,袭击了一支国民党军运输车队,缴获粮食10万斤、弹药5万发,缓解了前线的物资压力。

在掩护民工运输队时,柳轻眉的游击队多次与国民党军的袭扰部队展开激战。11月25日,一支民工运输队在宿州附近遭遇国民党军骑兵袭击,柳轻眉率部及时赶到,与骑兵展开白刃战。游击队队员擅长近战搏杀,用大刀、冲锋枪歼灭骑兵200余人,确保了运输队的安全。

(三)陈雪梅:军工保障的“弹药库”

陈雪梅的兵工厂在淮海战役期间开足马力,优先生产攻坚武器和弹药。她针对国民党军的坦克、坚固工事,改良了反坦克火箭筒和穿甲弹,月产量分别达到800具和20万发。

这些武器通过夏晚晴的补给网络,及时送往前线。在双堆集战役中,中野部队使用陈雪梅改良的反坦克火箭筒,摧毁黄维兵团的坦克28辆、碉堡50余座,顺利突破了国民党军的坚固防线。

此外,陈雪梅还组织技术人员,在前线设立了“弹药抢修站”,修复国民党军的遗弃武器。仅12月一个月,就修复步枪1.2万支、机枪800挺、迫击炮300门,为解放军补充了大量装备。

(四)林婉清、苏玉婷:支前动员的“宣传员”

林婉清负责华中地区的民政动员,组织百姓为前线提供人力支持。她成立了“民工招募站”,动员青年百姓加入运输队、担架队、救护队,仅安徽一省就动员民工50万人次。她还组织百姓为前线缝制军装、制作干粮,不少妇女熬夜织布、做鞋,为战士们提供保暖衣物。

苏玉婷则组织宣传队,深入华中、华东的乡村、工厂,宣传淮海战役的重要意义。宣传队的队员们通过演讲、文艺表演等形式,揭露国民党军的独裁本质,鼓舞百姓的支前热情。在苏玉婷的动员下,不少青年百姓主动报名参军,加入到淮海战役的行列中。

六、决战决胜:江淮大地的胜利凯歌

1949年1月10日,随着陈官庄地区的最后一声炮响,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为渡江战役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场胜利,离不开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的英勇作战,更离不开马小丑与八位夫人的协同支撑:夏晚晴的“三线补给网”保障了前线的物资供应,百万民工的小推车推出了胜利;马小丑的劝降工作瓦解了国民党军的士气,促成多支部队起义,减少了大量伤亡;沈若雁的特种破袭切断了国民党军的补给,让敌人陷入绝境;白若曦的战地救护保住了大量有生力量;秦雨薇的情报、柳轻眉的破袭、陈雪梅的军工、林婉清和苏玉婷的动员,形成了全方位的支撑体系。

战役结束后,党中央对马小丑与八位夫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毛泽东在给马小丑的贺电中写道:“淮海决战,你与八位夫人统筹后勤、劝降破敌、救护伤员,为战役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你们的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体现了军民同心的强大力量!”

1949年1月中旬,马小丑与八位夫人来到陈官庄战场。昔日的战场硝烟散尽,百姓们正在重建家园,孩子们在田野上奔跑嬉戏。马小丑望着这片曾经洒满鲜血的土地,心中满是欣慰与坚定。他知道,淮海战役的胜利,标志着解放战争即将迎来最终胜利,新中国的曙光已在东方升起。

藏书吧推荐阅读: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反派弟子全舔狗?摆烂师尊浪浪浪貌美继室摆烂后,禁欲权臣他慌了穿书七十年代:开局多一个老公时来允转重生之我在直播间卜卦续命被卖后,她只想苟在一亩三分地上穿越从一拳开始闺蜜双穿!我们真的只是朋友!重生后,偏执世子对我死缠烂打jojo:DIO兄妹的不妙冒险逃荒:有粮有钱心不慌四合院:万倍经验暴击,众禽慌了御厨重生:苏禾的现代美食传奇末世重生,开局打造顶级安全屋菜鸟杀手日常苟命顺手破案郁爷老婆总想回娘家炮灰一身反骨,为了续命嘎嘎舔快穿带娃:开局精神控制躺赢末世我靠捉鬼发家致富跟男主的病弱小叔互换身体后迟来的深情,我不要了!史莱姆的我捕捉小舞不过分吧穿越农家种田遇上王爷灵异悬疑小说集张起灵!回头!亮平破碎信念同伟钟小艾越界冲击海岛求生:我靠捡垃圾成神满门殉国你悔婚,我娶嫂嫂你哭什么?快穿精灵梦叶罗丽穿越到乱世,种田种成了女帝快穿之旅,创世神追妻无下限掀饭桌!小疯批夺回气运后不忍了花瓶主母的自我修养海贼:宇智波的航行偷听心声后,垫脚石家族杀疯了斗罗之月轩交流生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低调修仙摆不起,老六竟是我自己父母爱情:江卫民的躺平生活逗比仙警与冷硬罪犯游请神临花语剑心重生后,成了清冷首辅前夫白月光我家顾总是个炫妻狂魔穿越成伯爵小姐我的爸爸是最终BOSS我和死对头在语音厅硬碰硬江少的心尖宠:又乖又野【原神】我在时空中寻找爱的血肉
藏书吧搜藏榜:野玫瑰欲又撩,太子爷失控诱捕我爹哪去了菟丝绕红缨玄学直播捉鬼忙,看看今晚谁塌房两只虫崽在垃圾星的日常生活乖乖的,不许逃没错,我的卡牌是辛弃疾怎么了我一个小刑警,你让我当鬼差帝少动情,顾大小姐三年抱俩离婚后她空降热搜末世:探寻龙头脉无限:开局成为海虎之弟南宫轩与上官洛儿倾城之恋爷,您夫人又管不住了月华倾心遮天之阴阳道以前上班的不成功日记人在斗罗,开局觉醒时间零美女天才中医与黏人总裁综穿:捣乱从甄嬛传开始恋综爆火后,哥哥他坐不住了海贼里的龙珠模拟器平安修行记蚀骨情深,顾总他上头了四合院:精神病面前禽兽算个球斗罗:佛道双魂,我玩转诸天横空出世的娇帝君火葬场女工日记骑行异事重生端木,我不吃牛肉我,赤犬大将,开局轰杀逃兵王废物公子神豪富婆,这点小钱洒洒水啦姐弟恋:好想和你一起长大女孩子会喜欢逗比的吧?不是吗?唉!又是一天把亲爹气的直跺脚!时不时吐血的我在柯南身边怎么活锦鲤四岁半捡的妹妹超旺家七零军婚:重生后被兵哥哥盯上了如意茶馆叶罗丽之重生归来,我依旧爱你当我在火影成为空律洪荒:我袁洪一心求稳,人间清醒带着抽卡系统穿综漫完了!订婚前夜禁欲战神闯我闺房女配给大反派生孩子后,男主疯了最后的任务,许我为妻我重生成为了曙光圣者崩坏:成为梅比乌斯的妹妹明月揽星辰
藏书吧最新小说:退婚当天,我带灵泉嫁首长综影视之开局绑定热播剧永恒世界序列公路:不要掉队!武侠世界寻仙,原来我才是仙丧尸大佬疯又美,上交系统杀疯了谁说我只有符咒,我还能变身圣主误闯阴阳界戒毒人员的蜕变人生一见钟情!反派大佬痴迷神颜宿主团宠安国郡主小馨宝绝世唐门,这面板开局就很废梦亦梦非梦我用男频外挂攻略女频世界吴名卷特种女兵在七零:开局搬空仇家名柯:不是?谁说侦探老婆是女鬼我靠天骄战榜狩猎诸天我的笔仙只想骗我入江湖我想带着你一起修仙乱世以武止戈以力通天哦豁!我成防卫队长了!契约暖意贩卖黑塔被抓,你问我钱怎么花无痛当妈后我的人生开挂了七方空间芳芳的一枝花漫威召唤:异世界角色大作战从地球来的修仙者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赶海:海岛小渔女每天万斤大海货曹操重生后摆烂了系统预知彩票,给钱你要不要我在梦里进入世界大小姐的顶级攻略手册天罡错胎:逆命破局港片:永恒家族,开局爆兵高晋驱魔:物理学超度,很核理吧?长沙异闻录天道六子综武:人在边城召唤铁骑横扫北蛮尼罗河畔的月光春秋香料日志涅盘重生:总裁的逆袭娇妻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下乡后,我被地主家坏分子盯上了斩神,笙笙来也云龙战神老太太重生八零,男女双打白眼狼快穿之老婆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