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纺织厂的机器轰鸣声,在临城西郊日夜不息。十套最新式纺织机全速运转,每月五千匹细布源源不断地产出,通过外贸渠道销往江南,为临城带来了丰厚的财政盈余。但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难题也愈发凸显——能源短缺。纺织厂的蒸汽动力机每日需消耗大量煤炭,仅靠从黑市高价采购的零星煤炭,早已捉襟见肘;临城兵工厂的熔炉因缺煤,锻造步枪、机枪的效率大打折扣,弹药补充缓慢;入冬在即,十县百姓的取暖用煤也成了难题,往年依赖从鲁西、豫北输入的煤炭,如今商路被封锁,煤炭价格暴涨,贫苦百姓根本无力承担。
“能源是工业的血液,也是民生的根基。”夏晚晴在与马小丑的月度合作会议上,将一份煤矿勘探计划书推到案几上,“惠民纺织厂要扩大生产,兵工厂要提升产能,百姓要安稳过冬,都离不开煤炭。莘县煤窑沟的浅层煤矿,我们之前勘探过储量丰富,现在是时候启动开采了。”
马小丑看着计划书上标注的煤矿储量与开采方案,眉头紧锁:“我也想尽快开采,但煤矿开采技术复杂,风险极高,我们既没有专业的工程师,也没有成熟的开采经验,盲目开工恐怕会出乱子。”
“这一点我早已考虑到。”夏晚晴胸有成竹地说道,“我通过夏氏商队在上海的洋行关系,聘请了两名德国煤矿工程师——克虏伯先生和米勒先生,他们都有二十年以上的煤矿开采经验,曾在山西、唐山的煤矿主持过标准化开采。同时,我已从上海订购了全套开采设备,包括钻机、矿车、通风机、抽水机等,预计半月后就能运抵临城。”
“德国工程师?全套开采设备?”马小丑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夏主事考虑得如此周全,我自然全力支持!官府这边,会立即组织民夫平整矿场场地,调派锐锋特种队负责工程师与设备的安保,协调莘县县衙做好周边百姓的安抚工作,确保开采顺利推进。”
两人一拍即合,延续“官府出地、商户出资、利润分成”的合作模式,煤矿开采项目正式启动。夏晚晴出资三万银元,负责聘请工程师、采购设备、技术指导;官府无偿提供莘县煤窑沟的开采用地,组织民夫、维护治安、协调原料运输;利润按“官府五成五、商户四成五”分配,优先保障纺织厂、兵工厂的用煤需求,剩余煤炭面向百姓平价销售。
洋师赴临:千里驰援,专业护航
半月后,载着德国工程师与开采设备的商队,在锐锋特种队的全程护送下,顺利抵达莘县。克虏伯先生年近五十,身材高大,留着浓密的胡须,眼神严谨锐利;米勒先生四十出头,性格沉稳,擅长设备调试与安全管控。两人身着西式工装,刚下马车,便迫不及待地要求前往煤窑沟查看地形。
“马司令,夏主事,我们需要先对煤窑沟进行全面勘探,确定煤层的具体位置、厚度、倾角,才能制定精准的开采方案。”克虏伯先生通过翻译,语气郑重地说道,“煤矿开采,安全第一,地质勘探是基础,绝不能马虎。”
夏晚晴点头应允:“克虏伯先生,米勒先生,我已让商队的勘探师整理了初步的地质资料,锐锋特种队也会派士兵协助你们勘探,需要什么工具,我们全力配合。”
接下来的十日,克虏伯与米勒带着勘探工具,在煤窑沟的山林间穿梭。他们手持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对每一处岩层进行敲打、观察、记录;用钻机在不同位置钻孔,提取岩芯样本,分析煤层的纯度与厚度;绘制详细的地质剖面图,标注煤层的分布范围与潜在风险点。
勘探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煤窑沟多山地,地形复杂,部分区域荆棘丛生,难以通行;山间气候多变,时而烈日炎炎,时而暴雨倾盆,给勘探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更让人头疼的是,当地百姓对煤矿开采心存顾虑——之前有军阀曾在附近开过小煤窑,因技术落后,发生过塌方事故,造成数名矿工死亡,百姓们担心大规模开采会再次引发安全事故,甚至破坏周边的水源与农田。
“夏主事,煤窑沟附近的百姓们聚集在村口,阻止我们勘探,说担心开采会毁了他们的田地和水源。”负责联络百姓的锐锋队员前来汇报。
夏晚晴与马小丑当即赶往附近的李家庄,召集村民代表开会。“乡亲们,我知道你们担心开采煤矿会带来危险,影响生活。”马小丑站在晒场上,对着围拢的百姓高声说道,“这次我们聘请了德国的专业工程师,采用最先进的开采技术,会修建标准化的矿井,配备通风、排水、防塌方的设施,绝不会像之前的小煤窑那样盲目开采。”
夏晚晴补充道:“我们还会在煤矿周边修建污水处理池,确保开采废水不会污染水源;开采结束后,会对矿场进行复垦,恢复农田原貌。此外,煤矿投产后,会优先雇佣本地百姓做工,薪资待遇从优,还会向百姓平价供应煤炭,解决大家的取暖难题。”
为了打消百姓的顾虑,夏晚晴邀请村民代表跟随工程师一同勘探,亲眼查看开采方案与安全措施。克虏伯先生通过翻译,详细讲解了矿井的设计:“我们会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矿道坡度控制在十五度以内,便于矿车运输;主矿道宽两米、高一点八米,两侧设置通风巷与排水巷,确保矿内空气流通、无积水;每五十米设置一个避难硐室,配备急救药品、饮水与干粮,一旦发生危险,矿工可以快速避险。”
村民代表们看着详细的图纸与工程师严谨的态度,心中的顾虑渐渐消散。李家庄的村长老李头说道:“马司令,夏主事,我们相信你们的诚意,也相信外国工程师的技术,只要能保证安全,不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支持煤矿开采!”
矿井建设:标准筑基,安全为先
勘探工作圆满结束,地质报告显示:莘县煤窑沟的浅层煤层厚度达三米至五米,储量约五十万吨,煤质为优质烟煤,发热量高,适合用于蒸汽动力、熔炉锻造与民生取暖。克虏伯与米勒根据勘探结果,制定了详细的开采方案,矿井建设正式动工。
官府组织了五百名民夫,其中三百名来自莘县及周边村落的贫苦百姓,两百名是退伍士兵,由锐锋特种队的小队长负责管理。民夫们的薪资按日结算,每日两升粮食加八文钱,包食宿,待遇优厚,大家干活的积极性高涨。
矿井建设分为三个阶段:挖掘主矿道、安装安全设施、调试开采设备。
挖掘主矿道
克虏伯先生亲自指挥民夫挖掘主矿道。他用石灰在地面画出矿道的轮廓,要求民夫严格按照划定的路线挖掘,控制矿道的坡度与宽度。“矿道的坡度必须精准,太陡会导致矿车失控,太缓会增加运输难度。”克虏伯先生拿着水平仪,不时测量矿道的倾角,“挖掘时要注意观察岩层的稳定性,遇到松软的岩层,要及时用木材支护,防止塌方。”
民夫们起初对西式挖掘方法不太适应,习惯了蛮干硬挖。米勒先生见状,亲自示范,教大家使用十字镐、铁锹的正确姿势,如何高效挖掘又能保护矿道的稳定性。锐锋特种队的士兵也加入挖掘队伍,他们纪律严明,学习能力强,很快掌握了挖掘技巧,成为挖掘工作的骨干。
挖掘过程中,遇到了一次小范围的岩层滑坡。幸好克虏伯先生早有预警,在矿道两侧设置了监测点,发现岩层松动后,立即下令民夫撤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之后,他更是加强了支护措施,在矿道顶部与两侧铺设厚厚的木板,用铁钉钉牢,确保矿道安全。
经过一个月的艰苦挖掘,主矿道终于挖到了煤层,全长三百米,坡度均匀,支护牢固。当民夫们第一次看到乌黑发亮的煤层时,都兴奋地欢呼起来:“挖到煤了!真的挖到煤了!”
安装安全设施
主矿道完工后,开始安装安全设施。夏氏商队采购的通风机、抽水机、矿灯等设备陆续运抵矿场,克虏伯与米勒亲自指导工人安装调试。
通风机被安装在矿道口的机房内,通过管道连接矿道内的通风巷,启动后,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送入矿内,污浊空气被排出,确保矿工呼吸安全;抽水机安装在矿道底部的排水巷,将矿内的积水抽出,防止矿道被淹;矿灯采用最新的煤油安全灯,取代了传统的火把,既明亮又不易引发瓦斯爆炸,每个矿工配备一盏,确保井下照明。
此外,避难硐室也建设完成,每个硐室内存放着足够十人生存三天的饮水、干粮、急救药品与简易工具;矿道内设置了清晰的路标,指引矿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撤离;地面上修建了了望塔,安排士兵二十四小时值守,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发出警报。
调试开采设备
安全设施安装完毕后,开始调试开采设备。钻机、矿车、绞车等设备被逐一运入矿道,克虏伯与米勒耐心地指导工人操作。钻机用于开采煤层,通过旋转的钻头将煤炭破碎,再由工人装入矿车;矿车由绞车牵引,沿着矿道的铁轨运输煤炭,效率是人工搬运的十倍以上。
“操作钻机时,要控制好钻头的转速与压力,避免损坏设备或导致煤层坍塌。”米勒先生手把手地教工人操作钻机,“绞车的操作人员要时刻关注矿车的运行状态,遇到异常立即停机,确保运输安全。”
工人大多是贫苦百姓,之前从未接触过如此先进的设备,学习过程十分艰难。但他们都很珍惜这份工作,虚心向工程师请教,反复练习操作技巧。锐锋特种队的士兵也加入设备操作培训,很快掌握了钻机、绞车的操作方法,成为技术骨干,协助指导其他工人。
经过半个月的调试,所有设备都能正常运行,矿井达到了开采条件。克虏伯先生对矿井进行了全面检查,确认安全设施到位、设备运行正常后,向马小丑与夏晚晴递交了开采许可申请:“马司令,夏主事,莘县煤窑沟煤矿已符合标准化开采条件,可以正式投产。”
投产开采:煤出如山,能源破局
煤矿投产仪式与纺织厂一样简单而隆重。马小丑、夏晚晴、克虏伯、米勒、林婉清、沈若雁等出席仪式,矿工代表与村民代表也受邀参加。马小丑拉下启动闸刀,绞车开始运转,矿车沿着铁轨缓缓驶入矿道,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莘县煤矿正式投产!”马小丑高声宣布,“这座煤矿,是临城工业发展的能源基石,是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它将解决纺织厂、兵工厂的用煤短缺问题,为百姓提供平价煤炭,让临城彻底摆脱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夏晚晴补充道:“煤矿投产后,每月计划开采煤炭三万斤,优先供应惠民纺织厂与兵工厂,剩余煤炭以每斤八文钱的平价向百姓销售,比黑市价格低五成以上,确保每个百姓都能买得起、用得上。”
仪式结束后,矿工们正式进入矿道开采。钻机轰鸣,煤炭被破碎后装入矿车,绞车牵引着矿车缓缓驶出矿道,乌黑发亮的煤炭被倾倒在地面的煤场上,堆积如山。第一个班次下来,共开采煤炭一千斤,看着沉甸甸的煤炭,矿工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没想到这辈子能用上这么先进的设备挖煤,不仅不累,还能赚不少钱!”矿工王大叔之前靠种地为生,日子贫苦,煤矿招工后,他第一个报名,如今每月能赚到一两二银元,比种地强多了。
煤矿的投产,迅速解决了临城的能源短缺问题。
兵工厂产能飙升
临城兵工厂的熔炉终于有了充足的煤炭供应,熊熊烈火日夜不熄。铁匠们挥舞着铁锤,锻造步枪、机枪的枪管与零件,效率比之前提升了三倍。“以前缺煤,熔炉烧不旺,一天只能锻造十根枪管,现在有了充足的煤炭,一天能锻造三十根,弹药生产也跟上了!”兵工厂厂长兴奋地向马小丑汇报。
充足的煤炭让兵工厂得以扩大生产规模,每月能生产步枪五百支、机枪三十挺、炮弹两百发,不仅能满足临城国民军的装备更新需求,还能储备一定数量的弹药,为应对军阀封锁与潜在的战事打下了坚实基础。
纺织厂扩大生产
惠民纺织厂的蒸汽动力机有了稳定的煤炭供应,彻底摆脱了对黑市煤炭的依赖。夏晚晴趁机引进了十套新的纺织机,扩招了两百名工人,月产量从五千匹细布提升至八千匹,财政收入进一步增加。“煤炭供应稳定,我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了,成本却降低了,每月纯利润能达到六万银元,官府能分得三万三千银元!”夏晚晴向林婉清汇报财务情况。
民生取暖难题解决
入冬后,莘县煤矿向百姓平价供应煤炭,每斤八文钱的价格,让贫苦百姓也能买得起。临城、莘县、阳谷等县的百姓纷纷前往煤矿采购煤炭,煤场上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往年冬天,家里冷得像冰窖,只能烧柴取暖,又烟又呛,还不暖和。今年能买到平价煤,家里暖和多了,孩子也不容易生病了!”李家庄的百姓张大妈抱着刚买的煤炭,脸上满是笑容。
官府还向贫苦百姓与军属发放了煤炭补贴,每户补贴二十斤煤炭,确保大家都能温暖过冬。十县的百姓们切实感受到了煤矿带来的好处,对马小丑与夏晚晴的感激之情愈发深厚,民心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规范运营:产销有序,互利共赢
煤矿投产后,夏晚晴与林婉清共同制定了规范的运营管理制度,确保开采安全、产销有序。
安全管理
设立安全管理小组,由米勒先生担任组长,锐锋特种队的小队长担任副组长,每日对矿井进行安全检查,排查隐患;矿工上岗前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学习避险知识与设备操作规范,考核合格后方可下井;实行“三班倒”制度,每班工作八小时,避免矿工过度劳累引发安全事故;每月进行一次应急演练,提高矿工应对塌方、透水等突发情况的能力。
生产管理
根据纺织厂、兵工厂的用煤需求,制定月度生产计划,确保优先供应;建立煤炭质量检验制度,由专业人员对开采的煤炭进行质量检测,分为优质煤、普通煤两个等级,优质煤供应纺织厂与兵工厂,普通煤面向百姓销售;记录每日的开采量、销售量、库存量,做到账目清晰,由财政署与商队账房共同核算。
销售管理
设立煤炭销售点,在莘县、临城、阳谷等县设立分销点,方便百姓采购;对纺织厂、兵工厂实行“定点供应、按月结算”制度,确保用煤稳定;面向百姓实行“平价销售、多买多惠”政策,采购五十斤以上的百姓,每斤优惠一文钱,鼓励百姓批量采购。
规范的运营管理让煤矿的生产销售井然有序,每月稳定开采煤炭三万斤,其中一万五千斤供应纺织厂与兵工厂,一万五千斤面向百姓销售,月纯利润达到一千二百银元,官府分得六百六十银元,虽不如纺织厂丰厚,却解决了关键的能源短缺问题,为临城的工业发展与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实保障。
马小丑在视察煤矿时,看着堆积如山的煤炭与忙碌的矿工,心中感慨万千:“夏主事,当初若不是你提议建煤矿,聘请专业工程师,我们恐怕至今还在为能源发愁。现在纺织厂、兵工厂产能飙升,百姓温暖过冬,这都是你和工程师、矿工们的功劳。”
夏晚晴笑着回应:“马司令,这是我们合作的成果。煤矿的成功开采,不仅解决了临城的能源问题,还为我们后续发展钢铁、机械等产业打下了基础。只要我们继续携手,临城的工业体系会越来越完善,军阀的封锁也终将被打破。”
克虏伯先生也通过翻译说道:“马司令,夏主事,临城的资源丰富,百姓勤劳,政府支持,我相信这座煤矿会越办越好。我们已经发现了深层煤层的储量,未来可以扩大开采规模,为临城提供更多的能源支持。”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莘县煤窑沟的矿场上,乌黑的煤炭反射着淡淡的光泽,矿车穿梭不息,矿工们忙碌的身影被拉得很长。这座标准化的煤矿,如同一颗黑色的明珠,镶嵌在冀南大地上,为临城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温暖与希望。能源短缺的困境彻底破解,临城的工业与民生迈上新的台阶,在乱世之中,愈发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顽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