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5章 正气传承·12.攻克上都,兵发燕云十六州(二)

(一)捷报连传,燕云归汉

半个月后的清晨,大都城的朝阳刚漫过角楼,玄鸟便如归巢的雁群般涌入紫禁城上空。六十只飞鸟依次降落在演武场,每只鸟背上的传令兵都捧着染血的信纸,那是十六路将领从燕云各地传回的捷报。

“将军!云州收复!”“将军!檀州归降!”“末将赵时赏,已拿下营州!”传令兵们此起彼伏的呼喊声,惊得宫檐下的铜铃叮当作响。我站在太和殿前的丹陛上,接过第一封捷报——是郑云从大同发来的,信纸边缘还沾着恒山的泥土,字迹却力透纸背:“大同关帝庙武圣殿已修缮完毕,昨日午时,百姓自发抬关公像入殿,香火绵延三里。末将已留一个大阵驻守,降兵三千余人,正押往南海垦田。”

紧接着,郭龙的捷报也送到了。这位水师将领在平州海岸大破元军残部,信中附了一幅海图,用朱砂标出了押解降兵的航线:“滦州降兵五千,已分乘二十艘船南下,沿途有玄鸟队监视,绝无逃逸可能。”

我将十六封捷报在案上铺开,燕云十六州的地图在信纸间渐渐清晰。从幽州的居庸关到朔州的雁门关,从营州的碣石港到云州的大同城,每一处关隘都已插上汉旗,每一座城池都传来百姓的欢呼。“传令下去,”我对身旁的周福道,“各路兵马除留一个大阵驻守,其余即刻整军回师,在大都城外校场操练。所有投降的元军,不论兵将,尽数押往江南、南海垦区,男丁耕田,妇孺养猪,十年内不得离境。”

周福领命时,眼角的皱纹里还凝着笑意:“末将这就去办。昨日南海传来消息,先前押去的降兵已开垦出千亩稻田,只是……有个蒙古千户不肯下田,被农夫们用锄头敲了闷棍,如今倒老实了。”

我闻言失笑:“不必苛责农夫,也不必纵容降兵。让他们尝尝耕织之苦,才知刀兵之祸的根源。”正说着,郑云的亲卫匆匆赶来,手里捧着一尊小巧的铜关公像:“将军,这是大同关帝庙的住持托末将送来的,说此像原是元代工匠偷偷铸造,藏在殿柱中近百年,如今终于能重见天日。”

铜像上的关公丹凤眼微睁,青龙偃月刀斜指地面,虽布满铜绿,却透着一股凛然正气。我摩挲着铜像底座,那里刻着一行小字:“汉魂不灭”。

(二)降王献策,渡海东迁

处理完军务,我移步兵马司监狱。忽必烈已被关押月余,昔日的锦袍换成了粗布囚服,头发乱糟糟地贴在额上,见我进来,却不再像往日那般咆哮,只是盘腿坐在稻草堆上,望着窗洞透进的光斑发呆。

“郭守敬、耶律楚材、刘秉忠,这几日都在劝你?”我在他对面坐下,将一碗糙米饭推过去。他抬头时,眼底竟有了些血丝:“他们说……若我能让速不台、博尔术残部东渡日本,年年向你纳贡,你便会放我一条生路。”

我挑眉:“你信?”他抓起饭团塞进嘴里,咀嚼得极快:“我不信你会仁慈,但我信他们。耶律楚材说,你要的是天下安定,不是赶尽杀绝。”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速不台在俄罗斯边境还有三万骑,博尔术收拢的残部也有两万,忻都、范文虎在朝鲜半岛还有些战船……若我以大汗名义下令,他们会去日本。”

“去日本做什么?”我追问。他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自嘲:“还能做什么?日本幕府与我大元有仇,弘安之役折了他们不少兵,如今元军残部过去,正好让他们狗咬狗。我只要活着,哪怕在日本当傀儡,也好过死在你手里。”

我盯着他的眼睛,看了半晌才道:“可以。但你要立誓,若元军残部敢再踏足中原,我便血洗日本岛,让你们蒙古人断子绝孙。”忽必烈毫不犹豫地举手:“我以长生天的名义起誓!若有违此约,让我葬身鱼腹!”

走出监狱时,阿黎正候在门外,手里拿着郭守敬的奏疏:“郭先生说,日本岛多山地,适合屯田,让元军去那里垦荒,既解了边患,又能让他们自生自灭。”我接过奏疏,上面还画着简易的渡海路线图:“看来这些老臣,比忽必烈更懂审时度势。”

(三)楼船跨海,残部东徙

三日后,大都城外的通州港热闹非凡。郑云、郑龙、郭龙三位将领正指挥兵士搬运粮草,六百艘大船在海河上排开,帆樯如林,船头都漆着“汉”字,在阳光下泛着青光。

“将军,第一拨要运的是博尔术残部。”郭龙指着远处的码头,那里有五千蒙古兵正被押上船,他们的兵器早已被收缴,身上只穿单衣,不少人还在瑟瑟发抖。郑云站在船舷上,手里拿着忽必烈的亲笔令:“博尔术在西伯利亚冻原待了半月,听说能去日本岛,竟主动缴了械,只是……”他压低声音,“有个百户说,日本有‘神风’,当年弘安之役就是被飓风毁了船队,他们怕重蹈覆辙。”

“怕也得去。”我望着海面上的海鸥,“让玄鸟队在前引路,遇有风暴便绕航。告诉他们,若敢在船上闹事,直接扔去喂鱼。”

船队出发那日,海风正好。六百艘大船首尾相接,像一条银色的长龙游向东方。郑龙的旗舰上飘着“汉水军”的大旗,旗下站着范文虎的旧部——这些曾随元军攻日的降兵,如今成了向导,正指着远处的对马海峡,向郑龙介绍航线。

半个月后,玄鸟传回消息:船队已抵日本九州岛,博尔术残部被押下船时,与日本幕府的武士发生冲突,砍伤了三个武士。“郑云将军已下令,让元军放下武器,若再闹事,格杀勿论。”传令兵递上的信纸还带着海腥味,“幕府将军听说元军是来‘垦荒纳贡’的,竟派了使者来,说愿提供土地,只求汉军不要攻城。”

我冷笑一声:“告诉郑云,土地可以给,但主权必须在我汉军手中。元军垦出的粮食,一半纳给汉军,一半留给他们自己,若敢私藏,按军法处置。”

(四)岛夷臣服,日域屯田

又过了一月,日本岛的捷报传到大都。郑龙的水师配合元军残部,在太宰府大破幕府军——那些穿着铠甲、戴着头盔的日本武士,根本挡不住汉军的手雷与弓箭,不到三日便溃不成军。幕府将军在城楼上竖起白旗,亲自捧着印信出城投降。

“末将已按令,将幕府武士与元军混编,押往北海道垦田。”郑龙的信里附了张素描,画着日本武士和蒙古兵一起插秧的场景,旁边还有个汉军小校拿着鞭子监工,“北海道多沼泽,正好让他们去填,填出一亩地,便给一碗米,饿不死也别想偷懒。”

郭龙则在信中提道:“范文虎旧部熟悉日本气候,说那里适合种水稻和荞麦,末将已让他们指导垦荒。只是有个麻烦——日本僧人总来捣乱,说我们‘惊扰神灵’,末将把为首的几个绑在稻草人上,插在田埂上,倒也清静了。”

我将信递给阿黎,她看着素描忍不住笑:“这倒好,昔日打生打死的元军和日军,如今成了田埂上的‘难兄难弟’。”我却没笑,指着信中“北海道”三个字:“让郑云在那里筑城,派一个大阵驻守,既是监工,也是防备他们作乱。记住,分而治之,永远不让他们拧成一股绳。”

(五)放虎归山,东渡为囚

处置完日本岛的事务,我再次来到兵马司监狱。忽必烈听说元军在日本站稳了脚跟,竟对着窗洞磕起头来,额上的血痕与稻草混在一起:“刘将军,你说过的,只要他们去了日本,就放我走……”

“我从不食言。”我令阿黎解开他的镣铐,“给你一身衣服,一艘船,你可以去日本岛,与你的残部作伴。但你要记住,那不是回蒙古,是去当一辈子的囚徒。”

忽必烈接过衣服时,手指抖得厉害。那是一身普通的布衣,他却像捧着什么珍宝,胡乱套在身上,连扣子都扣错了。“我知道……我知道……”他喃喃道,“能活着就好,能活着就好……”

送他上船那日,通州港的风有些凉。忽必烈背着个小包袱,里面装着耶律楚材送他的《论语》,一步三回头地走上跳板。郑云的亲卫押着他,直到船帆升起,他才站在甲板上,对着大都的方向深深一揖——或许是在谢我不杀之恩,或许是在告别他永远失去的汗位。

“真放他走?”阿黎望着远去的船影,有些不解,“万一他在日本重新集结势力……”

“他没那个本事了。”我望着东方的海平面,“日本幕府恨元军入骨,元军残部又恨他弃他们而逃,把他扔在那里,比杀了他更让他难受。这才是对他最好的惩罚。”

(六)厉兵秣马,北望草原

解决了日本岛的隐患,燕云十六州的防务也渐入正轨。各路兵马在各州校场操练,昔日的降兵被编入辅兵营,负责运输粮草、修缮城墙,而汉军则按“五人为伍,十伍为队”的编制扩充,每个州都从原来的一个大阵,扩编到五个大阵。

“将军,云州已招募了三千牧民子弟,他们熟悉草原地形,末将让他们组成‘探马队’,专门练习骑射。”郑云的捷报里附了份花名册,上面的名字多是“巴特尔”“其其格”,却都在后面注了汉名,“他们说,跟着汉军有饭吃,比在蒙古部落里打打杀杀强。”

郭虎则在朔州练出了一支“破阵队”,兵士们都配备了新制的长矛和盾牌,专门演练如何突破蒙古骑兵的方阵。“末将用陶土做了些假人,打扮成蒙古兵的样子,让弟兄们每日刺三百下,现在个个能做到枪出必中咽喉。”

我将各州的扩编名册汇总,发现短短三月,十六州竟已练出八十个大阵,合计四十万兵马。“是时候北进了。”我在地图上从雁门关往北划了条线,直抵斡难河,“令十六路兵马,每州各领五个大阵,沿长城一线推进,清剿草原上的零散部落,若遇抵抗,格杀勿论;若愿归降,便迁至漠南,编入农垦队。”

(七)黑江砺剑,直捣龙庭

安排好十六州的进军路线,我点齐本部的十三个大阵,共计六万五千兵马,从大都出发,沿黑龙江一路北上。这条江在元代被称为“斡难河”,是蒙古人的发祥地,如今却成了我们的进军之路。

船队在江面上行驶,两岸的白桦林如卫兵般列队,林间偶尔能看到蒙古部落的帐篷,见了汉军的船帆,都吓得往密林里逃。“将军,前面是成吉思汗的诞生地。”向导指着江湾处的一座小山,那里有块刻着蒙古文的石碑,“部落里的老人说,成吉思汗就是在这里被长生天选中的。”

我令船队靠岸,亲自登上小山。石碑上的蒙古文已被风雨侵蚀得模糊,我拔出归一剑,对着石碑轻轻一劈——“咔嚓”一声,石碑断为两截。“没有什么长生天选中的英雄,”我对身后的兵士们道,“能选中这片土地的,只有拿起刀剑、守护家园的人。”

船队继续北上,在石勒喀河与黑龙江交汇处,遇上了最后一支顽抗的蒙古部落。他们的首领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骑着白马,举着成吉思汗的狼头纛,身后跟着五千骑兵,想凭借河岸的芦苇丛伏击我们。

“玄鸟队,扔手雷!”我站在旗舰上高声下令。两百只玄鸟俯冲而下,手雷在芦苇丛中炸开,火光与浓烟瞬间吞没了骑兵的身影。那些蒙古兵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的火力,吓得调转马头就逃,却被岸上的汉军大阵拦住,长矛如林,将他们一个个挑落马下。

老首领被亲卫护着,想从水路逃跑,却被郑龙的水师截住。他望着满江的汉军船帆,突然放声大哭,将狼头纛扔进江里:“天亡我蒙古……天亡我蒙古啊……”

我走上前,归一剑抵住他的咽喉:“不是天亡你们,是你们的刀,早已砍不动守护家园的人。”

平定最后一个部落时,黑龙江已结起薄冰。我站在江边,望着对岸的雪原,那里曾是蒙古铁骑的摇篮,如今却只剩下零星的炊烟——那是归降的牧民在搭建新的家园。

“将军,十六路兵马已会师漠北,派人来问,是否要在斡难河源头筑城?”传令兵的声音在寒风中有些发颤。我望着初升的朝阳,阳光洒在冰面上,反射出金色的光:“筑!不仅要筑城,还要在这里办学堂、开农田,让草原上的孩子都知道,这里是汉家的土地,是我们用刀剑和正气,夺回来的土地。”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我的谍战岁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雁断胡天月锦衣行之吕敏传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北宋群英录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下九千岁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大唐小郎中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三国之袁术家臣白话三侠五义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时空手环:代号025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五姓嫡脉:躺赢大唐超神狂兵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
藏书吧最新小说: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大明神医蟠龙谜局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