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林杰刚走进行政楼,就感觉气氛不对。
几个平时见面会点头打招呼的行政人员,今天都低着头快步走过,眼神躲闪。
走廊尽头,院长办公室门口,围着几个人,正在低声交谈。
林杰走近了些,看清那是周海峰院长,院办主任周明,还有……两个陌生面孔。
一个五十多岁,身材微胖,穿着深色夹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挂着程式化的笑容,但眼神里没什么温度。
另一个年轻些,戴着眼镜,手里拿着笔记本和公文包,一副随时准备记录的样子。
周海峰看到林杰,朝他招了招手,脸上没什么表情:“林主任,来得正好。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卫生厅医政处的调研员,孙福民孙调研员。这位是小李。”
孙福民伸出手,笑容可掬:“林主任,久仰大名啊。年轻有为,年轻有为!”
他的手软绵绵的,没什么力气。
“孙调研员,您好。”林杰和他轻轻一握,心里瞬间明白了。
赵凯的人,又来了。这次换了个面孔,还是个“调研员”,听起来比“检查”温和,实则换汤不换药。
“厅里对省医的医疗质量安全工作非常重视,”孙福民打着官腔,“尤其是前段时间,你们在青年医生培养、技术创新方面,搞了不少新名堂,厅领导很关注啊。这次派我们下来,主要是做个调研,了解了解具体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在系统内推广,当然啦,也要看看存在哪些困难和不足,帮着协调解决。”
话说得漂亮,滴水不漏。
周海峰脸上没什么波澜,只是点了点头:“欢迎厅领导调研指导。我们一定积极配合。”
孙福民笑眯眯地看向林杰:“那……林主任,你看,咱们是从哪里开始?要不,先去你们质管办坐坐?看看你们的工作环境,聊聊?”
“好,孙调研员请。”林杰侧身让开。
一行人来到质管办。何伟和孙萌已经在了,办公室收拾得干净整齐。
看到孙福民,两人都站了起来,表情有些紧张。
“坐,坐,别客气,我们就是随便聊聊。”孙福民很随和地摆摆手,自己在沙发上坐下,目光在办公室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林杰身上,“林主任,你们这个质管办,成立时间不长,但动静不小啊。听说,最近还搞了个什么……青年医生扶持计划?”
来了。直奔主题。
林杰在他对面坐下,语气平静:“是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年轻医生的潜力,给他们提供平台,开展一些有助于提升医疗质量的新技术、新项目。”
“哦?具体都扶持了哪些人啊?”孙福民端起何伟刚倒的水,吹了吹热气,看似随意地问道。
“目前重点跟进的有三位。急诊科的王鑫医生,他的创伤中心流程优化方案;心内科的刘倩医生,关于新型国产抗凝药的应用观察;还有普外科的张斌医生,在腹腔镜技术方面的一些改进。”林杰回答得清晰明了。
“嗯,不错,听着都挺像那么回事。”孙福民点点头,抿了口水,话锋却微微一转,“不过啊,林主任,我这个人说话直,你别介意。这医院里,有能力的年轻医生不少,为什么偏偏是这三位得到了扶持?这里面的评选标准……够不够透明?程序够不够规范?有没有可能……存在一些个人偏好,或者……其他因素?”
何伟和孙萌的脸色都变了,这话里的暗示太明显了。
林杰脸上没什么表情:“孙调研员,扶持计划的评审标准、流程,包括所有申请人的材料和最终的评审意见,都有完整的书面记录,随时可以调阅。我们选择这三位医生,是基于他们提交方案的技术价值、创新性和可行性,以及他们本人的专业能力和过往表现。所有这些,都有据可查。”
“有据可查好啊,规范就好。”孙福民放下水杯,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推心置腹的口气,“林主任,你别嫌我啰嗦。咱们都是体制内的人,有些事,得注意影响。你这么大力扶持几个没什么背景的年轻医生,难免会有人觉得,你是不是在培养自己的……嗯,‘小圈子’?这传出去,对你个人,对医院,影响都不太好嘛。”
林杰迎着他的目光,忽然笑了笑:“孙调研员,如果鼓励年轻医生钻研技术、造福患者算是搞‘小圈子’,那我觉得,这样的‘小圈子’多一点,对我们医院,对患者,都是好事。总比有些人,靠着拉关系、站队伍,尸位素餐要强得多。您说呢?”
孙福民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舒展开,哈哈干笑了两声:“林主任果然快人快语,有个性!有个性!”
他不再纠缠这个话题,转而问道:“那……这几位医生,最近工作开展得怎么样?没遇到什么困难吧?尤其是……那个心内科的刘倩医生,我听说,她用的那个国产药,跟科里主推的进口药,有点……冲突?”
林杰心里冷笑,果然开始针对具体人了。而且一上来就挑了相对弱势的刘倩。
“刘医生的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她的研究符合国家鼓励使用优质国产药的导向,也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至于科里的一些不同看法,这属于正常的学术讨论范畴,我们鼓励通过数据和事实来沟通。”林杰回答得滴水不漏。
“哦,那就好,那就好。”孙福民点点头,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着,像是在思考什么。
过了一会儿,孙福民对旁边的年轻干部小李说:“小李啊,你去跟刘倩医生约个时间,我们单独聊聊,深入了解下她那个项目的情况。还有那个急诊科的王鑫,也约一下。咱们调研嘛,就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好的,孙处。”小李立刻拿出本子记录。
林杰眼神微凝。单独约谈,这是要各个击破,从王鑫和刘倩身上找突破口?或者,是想施加压力?
“孙调研员想了解情况,我们一定安排。”林杰不动声色地说道,“不过王医生和刘医生今天都有手术和门诊,时间上可能……”
“没关系,我们不急。”孙福民摆摆手,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等他们有空再说。我们这次调研,计划待一个星期,时间很充裕。”
一个星期。林杰心里有数了,这是要打持久战,细细地磨。
接下来的两天,孙福民和小李就扎根在了质管办。
他们不再直接质疑扶持计划本身,而是把质管办成立以来的所有制度文件、会议记录、工作报告,又从头到尾,极其细致地翻看了一遍。
孙福民确实是个老油条,他不像之前的刘调研员那样气势汹汹,而是总能从一些意想不到的角度提出疑问。
比如,看到一份关于手术视频点评的制度文件,他会问:“这个抽检比例5%,是怎么定出来的?有什么科学依据吗?会不会太低了,起不到监督作用?或者太高了,增加临床医生负担?”
看到一份不良事件分析报告,他会指着上面的改进措施说:“这个‘加强培训’,太笼统了。具体培训什么内容?谁来讲?课时多少?效果怎么评估?没有量化指标,很难落实啊。”
问题都点在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上,让你疲于应付。
何伟和孙萌被支使得团团转,不停地查找资料、补充说明。
林杰大部分时间都陪着,孙福民问什么,他就答什么,态度不卑不亢。他能感觉到,孙福民是在用这种繁琐的、消耗精力的方式,试图找出他们工作流程中的任何一个微小漏洞,或者……激怒他们,让他们自己出错。
期间,孙福民果然单独约谈了王鑫和刘倩。
王鑫从孙福民那里回来后,脸色不太好看,找到林杰:“林主任,那个孙调研员,问的话有点怪。”
“怎么怪?”
“他问我,这个流程优化方案,是不是您手把手教的?还说,您这么支持我,是不是因为我在急诊科,能帮您盯着点什么事?”王鑫皱着眉,“我感觉他话里有话。”
林杰拍了拍他肩膀:“别理他。你只管做好自己的事,用成绩说话。创伤通道的数据,就是最好的回答。”
刘倩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孙福民着重问了她国产药和进口药的对比数据,言语间暗示她选用国产药是“标新立异”,可能“影响科室团结”,甚至“损害医院收入”。
刘倩是个文静性子,被问得有些委屈,但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观点。
林杰安抚了她,让她继续按照计划推进研究。
孙福民的这些动作,都在林杰的预料之中。他按兵不动,只是让私家侦探老猫那边加紧盯着,看看孙福民或者赵凯,有没有私下接触王鑫他们,或者玩其他花样。
第三天下午,孙福民正在翻看一份质管办下发的整改通知书,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进来的是党委办公室的一个干事。
“周院长请孙调研员和林主任过去一下。”
孙福民和林杰对视一眼,起身跟着干事来到周海峰办公室。
办公室里除了周海峰,还有一个人——久未露面的骨科主任钱卫国。
钱卫国脸色不太好看,坐在沙发上,看到孙福民和林杰进来,只是抬了抬眼皮。
周海峰脸色严肃,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孙调研员,林主任,你们都在。”周海峰把文件放在桌上,“刚接到市医保局稽查科的电话,他们最近收到一些匿名反映材料,涉及到我们医院骨科的部分耗材使用情况,存在一些疑点。他们准备近期过来做个初步了解。”
林杰心里一动,是他让何伟匿名寄出的那份清单起作用了。
孙福民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会突然插进这么一档子事。
他看了看钱卫国,又看了看周海峰,脸上那程式化的笑容有点维持不住:“医保局?他们怎么……”
钱卫国猛地抬起头,声音有些发干:“院长,这肯定是诬告!我们骨科所有的耗材使用,都是严格按照规范来的!这分明是有人看我们骨科搞得好,眼红,故意捣乱!”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不由自主地瞟了林杰一眼。
林杰面无表情,好像这事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周海峰摆了摆手:“老钱,你别激动。医保局只是说初步了解,又没说一定有问题。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配合调查就是了。”
他转向孙福民,语气带着点为难:“孙调研员,你看……厅里这次调研,本来是关注医疗质量和青年医生培养。现在突然冒出医保局这档子事,骨科比质管办要紧得多,毕竟是医院创收的大头,万一真闹出点风波,影响就大了。要不……你们调研组的重心,暂时先往骨科这边倾斜一下?帮着我们提前把把关,看看有没有什么疏漏?”
孙福民张了张嘴,一时没说出话来。
周海峰这话,合情合理,他没法拒绝。
而且,涉及医保和耗材,这里面的水更深,也更敏感。
如果他这个“调研员”能在医保局介入前,先帮骨科“发现问题”、“指导改进”,那也是功劳一件。
比起在质管办跟林杰抠字眼,性价比高多了。
他飞快地权衡了一下利弊,脸上重新堆起笑容:“周院长说得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是第一位,骨科的问题确实更紧迫。那我们调研组,就先去骨科那边看看情况,协助医院做好自查自纠工作。”
钱卫国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让厅里的人来“协助”自查,这跟引狼入室有什么区别?
周海峰点点头:“那就辛苦孙调研员了。林主任,你们质管办这边,先按既定计划推进工作,配合调研的事,暂时放一放。”
“好的,院长。”林杰应道。
孙福民带着小李,跟着一脸不情愿的钱卫国离开了院长办公室。
办公室里只剩下周海峰和林杰。
周海峰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过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医保局那边,是你安排的?”
林杰没有否认:“只是把我们发现的一些疑点,匿名反映了上去。正常的监督渠道。”
周海峰转过身,看着他,眼神复杂:“你这一手……是把双刃剑啊。逼得孙福民转移了目标,暂时解了质管办的围。但也把骨科,把钱卫国,彻底逼到墙角了。他后面的人,不会善罢甘休的。”
“院长,我们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林杰语气平静,“骨科如果没问题,自然经得起查。如果有问题,早暴露比晚暴露好。”
周海峰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他知道林杰说得对,但身处他这个位置,考虑的不仅仅是是非对错,还有平衡和稳定。
林杰从院长办公室出来,回到质管办。
何伟和孙萌都围了上来。
“林主任,怎么回事?孙调研员怎么跟钱主任走了?”孙萌好奇地问。
“医保局可能要来查骨科的耗材,院长请孙调研员先去那边‘指导工作’了。”林杰简单解释了一句。
何伟和孙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和一丝兴奋。
“活该!让他们整天找我们麻烦!”孙萌小声嘀咕。
林杰看了她一眼,孙萌立刻吐了吐舌头,不敢再说了。
“好了,检查组暂时不会来烦我们了。”林杰对两人说道,“抓紧时间,把之前耽搁的工作补上。王鑫那边的流程优化数据总结,刘倩的观察病例录入,还有张斌的技术推广计划,都要跟上。”
“是,林主任!”两人齐声应道,干劲十足。
办公室里恢复了忙碌。林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却没有立刻开始工作。
他拿出手机,看了一眼。老猫还没有新的消息发来。
孙福民被支去了骨科,这只是权宜之计。
赵凯绝不会因为这点挫折就放弃。他肯定还有后手。
而且,钱卫国被医保局盯上,等于断了他一条重要的财路,他和他背后的人,的反扑只会更加疯狂。
接下来的斗争,可能会更加直接,更加凶险。
林杰揉了揉眉心,感觉太阳穴有些发胀。这场仗,越来越难打了。但他没有退路。
他打开电脑,开始审核何伟整理好的近期各科室质量安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