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铃声刚响,同事们三三两两起身去吃饭,徐明却没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飞快滑动,先点开常用的医药采购平台。
刚才和同事的调侃还在耳边,可暗网里的简报、中断的直播像块石头压在心里,他越想越觉得,光囤吃的不够,药物必须得备上,万一极端降温导致生病,药店缺货就麻烦了。
他盯着屏幕,指尖悬在搜索栏上,脑子里飞速列着清单:感冒药得要两种,一种退烧快的,一种治鼻塞咳嗽的,每种各来20盒;
退烧药不能少,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各20盒,大人小孩的剂量都得备足;还有止痛药、止泻药,每种也各囤20盒,冬天容易冻手冻脚,冻伤膏直接拍30支……
可刚选了2盒布洛芬,正在加购时,页面就弹出“该商品每位用户限购2盒”的提示,徐明皱了皱眉,立刻切换思路。
他先退出当前账号,登录之前注册的两个匿名小号,分别在不同店铺各拍了2盒退烧药,算下来单平台就凑够6盒。
又赶紧打开美团外卖,搜附近的连锁药房,发现线上药房也有限购规则,便挑了三家距离较远的门店,一家买20盒感冒药,一家买20盒止泻药和20盒止痛药。
最后一家下单30支冻伤膏和20包消毒用品,收货地址全填了小区附近不同的代收点,避免同一地址下单太扎眼。
忙完这些,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同事小姚发来的消息:“明哥,去楼下吃麻辣烫不?”徐明飞快回复“不了,有点事”,又切回淘宝,给家人常用的降压药和抗过敏药各补了15盒。
怕单平台下单量太大,还特意分了两家店铺付款,一家拍8盒,一家拍7盒,仔细算着数量凑够储备量。
选完近200盒常用药,他又犹豫了一下,点开“急救用品”分类,加购了20卷绷带、30包消毒棉片和10支应急手电筒。
付款时看着好几笔订单的金额,心中有一丝丝的肉疼。
付完款,他靠在椅背上舒了口气,刚想把手机揣进口袋,却瞥见屏幕上方弹出一条本地新闻推送:“近期部分药店感冒药销量激增,部分品牌已出现断货……”
徐明心里一紧,还好自己分平台、用小号错开下单,没耽误功夫。他关掉推送,抬头看向窗外,正午的太阳明晃晃的,可他却觉得,一场看不见的寒流,已经在悄悄逼近了。
傍晚六点,下班高峰的车流堵满街道,徐明没像往常一样直接回家,而是绕路走向小区附近的连锁药店。
想到暗网里的预警,自己刚刚虽然囤了那么多的药,可是内心还是感觉不够踏实,总觉得多备点东西更稳妥,这样就决定下班去药店再看看,再多囤一些,往后多余的药或许能跟别人换其他的物资。
刚走到药店门口,他就愣住了,玻璃门里挤满了人,货架旁围得水泄不通,不少人手里攥着购物篮,正踮着脚往篮里塞感冒药、退烧药。
徐明挤进去,顺着人流往常用药货架走,却发现之前还摆满布洛芬、止咳药的货位早已空了大半,剩下的几盒被人死死攥在手里,根本挤不进去争抢。
他在拥挤的人群里转了两圈,目光扫过各个货架,发现只有最里面的保健药区域空无一人,货架上满满当当摆着各种滋补品。
徐明咬了咬牙,心里嘀咕:反正都是囤,基础药抢不到,这些保健药说不定也能派上用场,总比空手而归强。
他走到货架前,干脆利落地把能看到的保健药往购物篮里划拉:壮肾益精丸拿了10盒,美容养颜丸也塞了8盒,看到玻璃柜里的鹿血酒,又让店员拿了5瓶,连货架底层的维生素片、蛋白粉也没放过,各囤了15瓶。
到收银台结账时,徐明掏出自己的医保卡,刷完余额后发现还不够,又赶紧拿出父母的医保卡,之前特意跟父母要过来以备不时之需,此刻正好派上用场。
看着poS机上的金额一点点减少,直到三张医保卡余额全部清零,他才提着沉甸甸的两大袋保健药走出药店。
晚风一吹,徐明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袋子,忍不住笑了笑:本来想囤基础药,结果囤了一堆滋补品,虽说有点离谱,但至少没白跑一趟。
他加快脚步往家走,渐渐被满载而归的踏实感取代,不管怎么说,多囤点总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