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风波在事实的铁拳下迅速平息,成人世界的刀光剑影似乎并未影响到阿桂那个充满阳光和积木的小世界。然而,成长的脚步从不因外界的纷扰而停歇,三岁多的阿桂,正经历着他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情感启蒙——关于“朋友”的真正含义。
事情的起因很小。幼儿园里,阿桂和好朋友磊磊因为都想玩同一辆新的消防车玩具发生了争执。磊磊力气大,一把抢了过去,阿桂委屈地哭了,老师调解后,玩具轮流玩,但两个孩子都气鼓鼓的,一上午没说话。
下午放学,苏晚晴来接阿桂时,发现他小嘴撅得老高,不像平时那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阿桂,今天在幼儿园不开心吗?”苏晚晴蹲下身,柔声问。
阿桂眼圈一红,扑进妈妈怀里,带着哭腔说:“磊磊坏!抢我的车车!不是好朋友了!”
苏晚晴轻轻拍着他的背,没有立刻评判对错,而是引导他:“阿桂很难过,是因为很想和磊磊一起玩车车,对吗?”
阿桂点点头,小声抽噎。
“那磊磊抢车车的时候,阿桂是怎么做的呢?”
“我……我推他了……”阿桂声音更小了,有点心虚。
“推人能让磊磊把车车还给你吗?还是让他更生气了?”
阿桂想了想,摇摇头。
“那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我们试试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好不好?”苏晚晴耐心地说,“比如,你可以告诉磊磊:‘我们一起玩吧,你先开一会儿,再给我开。’或者,拿另一个好玩的玩具跟他交换试试?”
回到家,林凡也发现了儿子的闷闷不乐。听苏晚晴简单说了情况后,他没有讲大道理,而是把阿桂抱到沙发上,拿出绘本《好朋友》,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小动物们如何通过分享、轮流和道歉,化解矛盾,成为更好的朋友。
阿桂听得似懂非懂,但情绪平静了许多。
晚上睡觉前,他搂着林凡的脖子问:“爸爸,磊磊明天还会跟我玩吗?”
“当然会啊。”林凡亲了亲他的额头,“好朋友就像你和爸爸妈妈一样,有时候也会吵架,但心里还是喜欢对方的。明天去幼儿园,主动跟磊磊打个招呼,试试妈妈教你的办法,好不好?”
阿桂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第二天,苏晚晴送阿桂去幼儿园时,特意早到了一会儿。看到磊磊也来了,她轻轻推了推阿桂的后背,鼓励地看着他。阿桂深吸一口气,攥着小拳头,慢慢走到磊磊面前,小声说:“磊磊,早上好。我们……我们一起玩车车吧?”
磊磊愣了一下,看着阿桂期待又紧张的小脸,也想起了昨天的不愉快,有点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好……好吧。”
两个小家伙互相看了看,突然都笑了,手拉手跑向了玩具角。一场小小的风波,在孩子的春真里烟消云散。
放学时,阿桂兴奋地告诉妈妈:“妈妈!我和磊磊和好了!我们一起搭了超级大的停车场!还分饼干吃了!”
苏晚晴和林凡相视一笑,为儿子的成长感到欣慰。
这件事后,阿桂对“朋友”的理解似乎更深了一层。他不再仅仅把分享好吃的、一起玩玩具当作友谊的全部,开始学着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尝试着去理解小伙伴的感受。
周末,星光社的朋友们来聚会。阿桂俨然成了小小社交家。他拉着楚月的手去看他新搭的乐高城堡,一本正经地介绍:“干妈,这是给公主住的,这是卫兵住的。” 楚月配合地发出惊叹,逗得阿桂咯咯笑。
他看到秦雪见在插花,跑过去帮忙递剪刀,虽然笨手笨脚,但态度认真。秦雪见温柔地教他认花,他似懂非懂地点头,嘴里重复着“玫瑰香香的”。
叶清音带来一个新的智能拼图,阿桂和叶清音的女儿小星星一起研究,两人头碰头,叽叽咕咕,居然合作完成了。阿桂得意地举着拼图向大家炫耀:“我和星星妹妹一起拼的!”
沈南星这次也来了,带了一本海洋生物立体书。阿桂立刻被吸引,坐在她身边,一页一页地翻看,问着各种问题。沈南星难得地极有耐心,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着,眼神柔和。
林凡和苏晚晴看着儿子在人群中自如地互动,心中充满感慨。那个需要时刻呵护的小不点,正在学着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如何表达善意,如何解决矛盾。这种社交能力的萌芽,是他走向更广阔世界的第一步。
最让林凡触动的是,一天晚上,他加班晚归,阿桂已经睡了。苏晚晴告诉他,睡前阿桂突然说:“爸爸工作辛苦,赚钱给阿桂买奶粉买玩具。阿桂爱爸爸。” 然后,他又补充了一句:“磊磊爸爸也工作辛苦,磊磊也爱他爸爸。所以,我和磊磊都是好孩子。”
童稚的话语,却透露出他开始理解不同家庭的共性与差异,萌生了最初的同理心。这种情感的细腻成长,比学会任何知识都更让父母感到珍贵。
成人世界里的明争暗斗、算计谋略,在孩童清澈的眼眸和纯真的情感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和遥远。林凡看着儿子熟睡的恬静小脸,心中一片柔软。他所有的拼搏和守护,不就是为了让这片纯真能够延续得更久一些吗?
阿桂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他的内心世界也在日益丰盈。这份成长的喜悦,如同暗夜中的星光,照亮了林凡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