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午后,阳光透过落地窗斜斜地落在地板上,把客厅分成明暗两半。羽墨坐在地毯上,手里捧着本旧相册,指尖划过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去年春天,他们在郊外的樱花树下拍的,天宇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她则扎着高高的马尾,两人笑得眉眼弯弯,背景里的樱花落了满身。
“在看什么呢?”天宇端着两杯热拿铁走过来,在她身边坐下,把其中一杯递给她,杯壁的温度刚好暖手。
羽墨把相册往他面前推了推:“看我们刚认识的时候,你那时候多瘦啊,现在肚子上都有小赘肉了。”她伸手戳了戳他的腰,被他笑着抓住手腕。
“还不是被你喂的,”天宇低头喝了口拿铁,“你做的红烧肉那么香,谁能忍住不多吃两块?”
两人相视而笑,客厅里安静下来,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像在细数流逝的时光。羽墨忽然靠在天宇的肩上,轻声问:“你说,十年后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子?”
这个问题像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两人心里漾开圈圈涟漪。天宇沉默了片刻,看着窗外飘落的银杏叶,慢慢开口:“十年后的我,应该还在做技术吧,说不定已经有自己的小公司了。每天早上送你上班,晚上回家给你做晚饭,周末带着孩子去公园放风筝——如果我们有孩子的话。”
羽墨的脸颊微微发烫,却没打断他,听他继续往下说。
“我希望那时候的公寓能大点,带个小院子,种上你喜欢的月季和薄荷。阳台要留个角落给你画画,我就在旁边摆弄我的工具箱,像现在这样,各忙各的,却知道对方就在身边。”天宇的声音很轻,却带着笃定的温柔,“当然,前提是你还愿意跟我一起过这样的日子。”
“傻瓜,”羽墨仰头看他,眼里的笑意像揉碎的星光,“我当然愿意。不过我有个条件——十年后的我,要有自己的设计工作室,不用太大,能装下我的画笔和梦想就行。”
她顿了顿,语气里充满期待:“工作室的墙上要挂满我们的照片,从现在的拍到十年后的,像条时光隧道。每天早上我去工作室,你去公司,晚上一起回家做饭,谁先到家谁就买菜。周末呢,我们可以去周边的小镇旅行,住那种带阁楼的民宿,晚上坐在屋顶看星星。”
天宇听得认真,忽然握住她的手:“那我们得做个约定。”
“什么约定?”羽墨好奇地问。
“第一,不管工作多忙,每周都要留一天时间给彼此,不看手机,不聊工作,就窝在家里看电影、做饭、或者像现在这样发呆。”天宇伸出一根手指,认真地数着,“第二,要保持独立,你有你的工作室,我有我的事业,我们是伴侣,也是战友,能一起冲锋陷阵,也能各自闪闪发光。”
羽墨点头,补充道:“第三,吵架的时候不能说‘分手’,也不能冷战超过一天。实在气不过,就去阳台待五分钟,想想对方的好——比如我想想你做的红烧肉,你想想我给你织的围巾,再生气也该消气了。”
“这个好,”天宇笑着附和,“第四,每年都要去一个新地方旅行,拍一张合照,十年后就能凑够十张,做成新的相册。”
“还要加上一条,”羽墨举起手,像个认真的小学生,“不管多忙,都要记得对方的生日和我们的纪念日。不用送昂贵的礼物,亲手做个蛋糕,或者写封信就行,重要的是心意。”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像在拼凑一幅未来的拼图。阳光慢慢移动,把他们的影子拉长又缩短,拿铁的香气在空气里弥漫,混着窗外银杏叶的清香,酿成了温暖的味道。
关于“独立”的约定
羽墨忽然想起刚在一起时,她总因为天宇加班而胡思乱想,甚至偷偷删过他手机里女同事的联系方式。那时的她以为,爱就是要时刻黏在一起,就是要占据对方生活的全部。
“其实我以前很怕你太优秀,”羽墨坦白道,“怕自己跟不上你的脚步,怕有一天你会觉得我无趣。”
天宇捏了捏她的手指,轻声说:“我也怕过,怕你觉得我太沉闷,不懂浪漫,配不上你的活泼。”他想起自己曾因为羽墨和男客户开视频会议而大发雷霆,现在想来,那时的焦虑不过是源于对彼此的不信任。
“但现在我明白了,”羽墨靠在他肩上,声音软软的,“好的爱情不是互相捆绑,是两个人并排站着,一起看这个世界。你有你的光芒,我有我的色彩,加在一起才更耀眼。”
就像她现在有了自己的设计团队,天宇也在负责更重要的项目,他们会在晚上回家后分享工作里的趣事和难题,会为对方的进步真心喝彩,也会在对方受挫时递上一杯热饮。这种带着独立空间的亲密,比无时无刻的黏腻更让人安心。
“所以约定好了,”天宇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就算以后再忙,也要有自己的朋友圈和爱好。你可以跟闺蜜去逛街,我可以跟兄弟去钓鱼,回来后各自分享趣事,这样的日子才有意思。”
羽墨用力点头,想起上周她和大学室友去看画展,天宇则和发小去爬山,晚上回家后,两人坐在沙发上,一个讲印象派的光影,一个说山顶的云海,听得津津有味。那种“我有我的小世界,也愿意走进你的小世界”的感觉,真好。
关于“成长”的约定
“对了,”羽墨忽然想起什么,从书架上翻出两个崭新的笔记本,“我们来写‘十年计划’吧,每年写一页,看看十年后能完成多少。”
天宇接过笔记本,封面上印着片小小的银杏叶,和窗外飘落的叶子很像。他翻开第一页,提笔写下:“2024年,目标:把仓储系统项目做到行业标杆,陪羽墨去一次敦煌,看她想看的壁画。”
羽墨的笔记本上写着:“2024年,目标:拿下城南文创园的设计项目,学会做天宇爱吃的糖醋排骨,每周至少运动三次。”
两人交换着看对方的计划,忍不住笑了。天宇的计划里总藏着关于她的细节,而她的计划里,也满是和他相关的日常。
“其实成长不一定是要做成多大的事,”羽墨指着他写的“每天给羽墨泡一杯温水”,“能坚持做好这些小事,就是最好的成长了。”
天宇想起自己以前连袜子都懒得洗,现在却会记得她来例假时提前煮好红糖姜茶;想起她以前连炒鸡蛋都会糊,现在却能做出一桌子像样的菜。这些藏在日常里的改变,或许不够轰轰烈烈,却是爱情里最扎实的成长。
“那我们约定,”天宇握住她的手,笔尖在纸上停顿,“每年都要学一项新技能。今年我们学了摄影,明年可以学陶艺,后年学潜水……等老了,就把这些技能教给孙子孙女,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当年和你奶奶\/爷爷一起学的’。”
羽墨的眼眶忽然有点热,想象着几十年后,他们坐在摇椅上,给孩子们看当年一起拍的照片,讲一起学陶艺时弄得满身泥巴的糗事,那样的画面,温暖得让人心颤。
关于“珍惜”的约定
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时,两人把写好的“十年计划”放进一个精致的木盒里,藏在书架最顶层。羽墨还放了片今天刚捡的银杏叶进去,说:“等十年后打开盒子,这片叶子应该早就变成标本了,像我们的约定一样,经得起时间。”
天宇从背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其实不用等十年,我现在就很珍惜。”
他想起那些平凡的瞬间:早上一起挤地铁时,他会把她护在怀里;晚上加班回家,她总会留一盏玄关的灯;下雨时共用一把伞,他的肩膀永远湿半边;冬天睡觉,她总把冰冷的脚伸进他怀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串起了他们的日子,也串起了彼此的心意。
“我以前总觉得,未来很远,”羽墨转过身,环住他的腰,“现在才发现,未来就是由无数个‘现在’组成的。把每个今天过好,十年后的我们,自然会变成想要的样子。”
天宇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动作温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珍宝:“约定好了,从今天起,认真工作,好好生活,不辜负彼此,也不辜负时光。”
窗外的银杏叶还在一片一片地落,像在为这个约定鼓掌。客厅里的挂钟“滴答”作响,像是在说:慢慢来,不着急,未来还有很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一起把约定变成现实。
或许十年后的他们,不会完全按照现在的计划生活,会有意外,有变动,有措手不及的难题,但只要记得此刻的约定——保持独立,共同成长,珍惜彼此,就一定能在时光里,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成为更好的“我们”。
就像此刻交握的手,温暖而坚定,带着对未来的期待,也带着对当下的笃定。未来是什么样子,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身边有彼此,眼里有光,心里有约定,脚下的路,就能走得踏实而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