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关羽兄弟二人一左一右,如同两尊杀神,仅仅一个照面,便将这伙乌合之众打得魂飞魄散,丢下十几具尸体狼狈逃窜。
商队众人,尤其是刘璋和张朱手下的伙计,何曾见过如此猛将。
以前他们小商队即便出了中原地区,也大多在西域都护府势力内行走,而且大部分时候都是很多商队联合行动,
匪徒有限,即便出现了也自有其他护卫出手,二人表现的机会其实不多。
如今完全脱离了大宋,二人的野性也爆发了出来。
这让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对关羽张飞的敬畏之心更甚,连带对能驾驭此二人的刘备,也平添了几分信服。
刘备适时上前,安抚受惊的伙计,亲自查看是否有人员伤亡,
并指挥队伍快速清理战场,继续赶路,以免匪徒去而复返或有同伙。
接下来的几次遭遇战,规模或大或小,有的匪徒擅长骑射,远远放箭骚扰;
有的则仗着人多,试图包围。
但在关羽、张飞的超强武勇以及逐渐磨合熟练的护卫队配合下,均有惊无险地击退。
关羽的刀法沉稳凌厉,往往一刀定乾坤;
张飞的蛇矛则狂暴凶猛,声势骇人。
兄弟二人的威名,甚至开始在这片区域的匪帮中悄悄流传。
这一日,商队正沿着一条干涸的河床边缘行进,前方突然传来兵刃交击和喊杀声。
刘备立刻下令队伍停止前进,派出斥候前去探查。
斥候很快回报:
“玄德公,前方约三里处,有一支打着咱们大宋旗号的商队,正被数百名装备精良的强盗围攻!情况危急!”
“大宋旗号?”
刘备眉头一皱。
在这远离故土的异域,见到本国商队遇险,同族之情油然而生。
“可知是哪家的商队?”
“旗帜上看,似乎是‘清河’字样,规模不小,但护卫似乎有些抵挡不住了。”
刘璋闻言,立刻劝阻:
“玄德兄,对方人多势众,我等自身尚需谨慎,何必趟这浑水?
不如绕道而行,以免惹祸上身。”
张朱也面露惧色:
“是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然而,关羽丹凤眼中寒光一闪,沉声道:
“大哥,岂能坐视同胞受难?某愿前往!”
张飞更是急不可耐:
“大哥!让俺去!杀光那帮狗娘养的强盗,正好活动活动筋骨!”
刘备目光扫过跃跃欲试的关张二人,又看了看面露怯意的刘璋张朱,心中瞬间有了决断。
这不仅关乎同族道义,更是一个展示实力、结交盟友(或收编力量)的绝佳机会!
而且,在这种刘璋张朱面露怯意的时候,自己要反其道而行之才能更好的收揽手下伙计的心!
他断然下令:
“云长、翼德,率精锐护卫前去救援!赵衢,带人守住本队,随时策应!
季玉兄、伯求兄,烦请安抚伙计,看好货物!”
“得令!”
关羽、张飞齐声应诺,立刻点起数十名最彪悍的护卫,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向战场。
战场那边,“清河”商队的护卫们正苦苦支撑,他们虽然训练有素,装备也算精良,
但强盗人数众多,且凶悍异常,并且它们装备同样不俗!
如今已经有多名护卫倒下,防线岌岌可危。
商队首领是一个名叫崔监的中年文士,此刻面色苍白,手持长剑,已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侧翼猛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喊杀声!
只见一红面长髯的猛将,舞动大刀,如同劈波斩浪,所过之处,强盗人仰马翻;
另一黑塔般的巨汉,咆哮如雷,蛇矛翻飞,当者披靡!
紧随其后的护卫也个个奋勇,如同尖刀般插入了强盗的队伍!
这支生力军的加入,瞬间扭转了战局。
强盗们没料到对方还有如此强悍的援军,尤其是关羽张飞的神勇,彻底击垮了他们的斗志。
不过一刻钟的功夫,数百强盗便丢下百十具尸体,溃散奔逃。
崔监劫后余生,又惊又喜,连忙整理衣冠,上前向关羽张飞行礼:
“多谢二位将军救命之恩!不知将军高姓大名?来自哪支商队?”
关羽还礼,淡然道:
“某家关羽,字云长。那是我三弟张飞,字翼德。
我等乃‘桃园义舍’刘玄德商队。”
“刘玄德?”
崔监似乎有所耳闻,
“可是在于阗颇有根基的刘玄德?”
“正是。”
“正是。”
这时,刘备也已带着本队人马赶到。崔琰见刘备气度不凡,知是首领,再次大礼参拜:
“在下清河崔监,多谢玄德公仗义相救!此恩此德,没齿难忘!”
刘备连忙扶起崔琰,温言道:
“崔先生不必多礼。
同为大宋子民,异域相逢,自当相互扶持。诸位可有伤亡?损失如何?”
崔监见刘备不仅武力雄厚(有关张这等猛将),而且待人谦和,关怀备至,心中好感大增。他叹了口气,道:
“折了七八个弟兄,伤者十余,货物也损失了一些。
唉,不瞒玄德公,我等也是第一次尝试前来贵霜,不想路途如此不太平,若非玄德公及时援手,只怕要全军覆没了。”
“第一次?”
刘备心中一动,这与他情况类似。
“既然如此,崔先生若是不弃,不如你我合兵一处,共同前往富楼沙?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崔监正愁损失了护卫,前路艰险,闻言大喜过望: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多谢玄德公!”
于是,两支商队暂时合二为一,实力大增。
崔监的商队规模也不小,虽然损失部分护卫和货物,但底蕴犹在,
而且他本人家学渊源,通晓文墨,对贸易账目等颇为精通,正好弥补刘备商队在这方面的一些不足。
接下来的路程,虽然依旧不太平,小股匪徒骚扰不断,但有关羽张飞这两尊门神在,加上两支商队联合起来的庞大护卫力量,再未有惊险发生。
一路上,刘备与崔监相谈甚欢,交流各自掌握的西域及贵霜情报,关系愈发融洽。
刘璋和张朱见联合后安全更有保障,虽然对刘备擅自决定接纳“外人”一块儿行动略有微词,但也未再明确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