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0年的一个晴朗冬天,荷兰,安特卫普,一家当地十分着名的报社
今天是他们主办的半月刊《安特卫普新闻》最新一期发布的日子,作为12月份的第二期报纸,也即每年的最后一期报纸,为表重视,报社往往会让他们资历最深,能力最强的大主编米夏埃尔·冯·梅拉斯来撰写这期《安特卫普新闻》。
据说这位大主编人脉通天,在欧洲各国都有他的朋友,甚至于,这位大主编能够的上如今的神罗皇帝,卡尔陛下
其背景深厚,能力同样也十分突出,梅拉斯是海德堡大学哲学专业毕业的高材生,当初在上学的时候好像就因为校内的活动经常接触新闻撰稿和宣传的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
因此,虽然毕业后从事的不是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但其强大的工作能力使得其进入报社工作后短短一年,就迅速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现如今,四十一岁的他已经成为整个安特卫普的名人了。
……………………
“主编大人,咱们这一期的新闻可太有料了!我甚至已经能够预料到印刷机器不停工作,报纸却依旧卖的脱销的场景了!”
梅拉斯没有拒绝同事有些夸张的欢喜,他怡然自得的点燃一根雪茄,躺在沙发上,露出了迷之微笑
从当初上大学的时候,他就有预感,他的这位同学,卡尔,未来一定不可限量。
…………………………
当《安特卫普新闻》1660年12月的第二期开始发售后,不出梅拉斯所料——他们卖爆了。
——————
头条——
近日,在普鲁士公国柯尼斯堡,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公爵加冕为普鲁士国王,尊贵的皇帝陛下莅临现场,亲手为威廉公爵戴上王冠
以下是具体报道内容:
安特卫普新闻报
刊行日期:1660年12月27日
陛下亲临,新王加冕:勃兰登堡公爵荣膺普鲁士国王
柯尼斯堡,12月27日——昨日,柯尼斯堡宫廷内举行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加冕典礼。勃兰登堡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陛下的亲手加冕下,正式即位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
此举标志着普鲁士公国正式升格为王国,霍亨索伦正式晋升王室之列,欧洲政治格局为之震动。
典礼于柯尼斯堡城堡教堂举行,帝国皇帝亲执金冠,为新王加冕,并宣示:“此冠承上帝之志,赐予北地之狮。”新王腓特烈一世宣誓效忠帝国法统,同时强调普鲁士将“以剑与犁扞卫信仰与疆土”。
此次加冕实乃十七世纪伟大友谊最好之见证,少时相识结雄志,同甘共苦兴基业,守望相扶真兄弟,顶峰双王冕相对。
威廉国王在奥地利危难之时,竭尽国力军力,驰援陛下,抗敌保土,守卫信仰,击退土耳其西征之野心,血色维也纳事发,又亲护陛下进军维也纳,终成帝业。
此一举加冕,实乃肝胆相照,同甘共苦之最好写照。
“北地之鹰已展翅,帝国之狮更雄壮,二王剑合,再耀查理荣光!”
…………………………
普鲁士虽名义上仍属神圣罗马帝国,然其王号独立于帝国体系之外,此举是否会被视为对维也纳权威的巧妙挑战。有观察家言:“皇帝能否容忍国王?普鲁士的兴起对皇帝的权威是挑战还是助力?一切或许无法在如今如此坚固友谊的掩盖下看出。”
商贸之都观风云
安特卫普商界同样对此事极为关注。普鲁士崛起或将改变波罗的海贸易格局,荷兰东印度公司已遣使节前往柯尼斯堡,商讨香料与谷物贸易新航线。据悉,普鲁士王室承诺降低关税以吸引尼德兰商人,此策若成,安特卫普港口或迎新一轮货潮。
加冕典礼严格遵循新教礼仪,皇帝亲临现场虽象征帝国权威,然仪式中未采用天主教圣物,凸显普鲁士宗教独立之志。新王权杖以琥珀与钢铁铸成,寓意“北地的坚韧与富饶”。柯尼斯堡市民获赐面包与盐,以示王权与民共享繁荣。
瑞典:担忧普鲁士崛起威胁其在波罗的海霸权,舰队已加强巡逻。
英格兰:持观望态度,然商人团体对普鲁士市场表露兴趣。
法兰西:暂无明确动作
本报评论
普鲁士之崛起,犹如北海骤起之风,或将吹动欧陆之帆。有此二位,帝国复兴之势已然清晰可辨,曾经帝国倾颓之言论也将一扫而空。
安特卫普人当瞩目东方:新王国之野心,必涉商贸、航运与金银之流向。智者云:“北地之变,非独王冠之事,乃货殖与刀剑之交鸣。”
编者按:本期号外由安特卫普新闻社自柯尼斯堡快讯译编,愿读者诸君从中窥见时代之潮。上帝佑我尼德兰,商帆所至,金银相随!
————————
————————
1661年 柯尼斯堡 国王行宫 宫门之外,结束加冕仪式后
卡尔与威廉做着又一次的告别
已经加冕成王的二人披着华贵的锦袍,寒风中相对而立。
“以前年轻的时候,每次跟你分别,我都觉得天塌了,可现在,我竟然已经习惯了,卡尔,你说奇怪不奇怪。”
“可能是因为最近两年我们分别又见面太多次了吧”
“是啊,不过我有预感,这一次分别的期限或许又会很长,很长。”
“那就努力活的长一些,多注意身体,我还想跟你多见两面,威廉。”
“你才是该注意身体的那一个,本公爵身强体壮的……倒是你…再娶一个爱你的女人,早点生个儿子。”
“要你管!”
没好气的给威廉的屁股来上一脚后,卡尔闭上了嘴,沉默的盯着威廉此刻那有些沧桑的面孔,眼神闪烁。
“有时间来找我……我有时间也会回柏林看你的”
威廉咧嘴微笑着回道:“知道了,快点走吧,别磨磨唧唧的,外边冷。”
“嗯。”
每次分别都在冬季,或许也是一种幸运,至少我们有个在流泪之前体面告别的理由——外边冷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