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清淤工程圆满收官,结算款顺利到账,近千亩土地经过“淤泥沃土”的洗礼和机械化平整,已然蜕变成一马平川、肥力充沛的现代农田。这片凝聚着汗水与智慧的土地,静静地躺在夕阳下,仿佛一张巨大的、等待书写丰收传奇的白纸。然而,王龙飞和李静深知,这片土地的潜力远未被充分释放,而释放潜力的关键,在于更深入地创新生产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实现与村民的共生共富。
传统的土地流转模式(支付固定租金)虽然清晰简便,但村民无法分享产业增值的收益,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有限,难以形成持久的发展合力。王龙飞和李静酝酿已久的“土地入股,合作经营”方案,时机已经成熟。他们决定召开一次全体村民大会,将这份“共富蓝图”摊开在阳光下,与土地的真正主人——庞庄村的乡亲们,共同商议,携手前行。
大会当晚,村委会前的广场上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几乎全村能来的村民都到了,男女老少坐满了广场,气氛热烈中带着一丝郑重。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次会议将决定那片新土地的未来,也关乎每家每户的长远生计。
王龙飞、李静、李强、赵大虎、老庞支书、建国叔等在主席台就坐。没有繁文缛节,王龙飞开门见山,用最朴实的语言,说明了会议的目的。
“乡亲们!”王龙飞的声音通过喇叭传遍广场,“咱们村东头那近千亩地,经过大家一春天的辛苦,现在变了样,成了真正的宝地!这地,是咱村的根,是大家的命根子。怎么让它生出更多的金疙瘩,让咱大伙的日子都跟着水涨船高,是咱今天要商量的大事!”
他首先回顾了土地改良的艰辛与成果,肯定了每一位村民的付出,然后话锋一转,抛出了核心议题:
“以往,咱把地租出去,拿固定租金,省心,但地里的收成是好是孬,跟咱关系不大。现在,咱们能不能换个法子?让这地,不仅给咱租金,还能像母鸡一样,不断下金蛋,让咱年年有分红?”
台下顿时议论纷纷,村民们交头接耳,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李静接过话筒,她打开笔记本电脑,将精心准备的ppt投影在临时悬挂的幕布上。她用清晰的图表和通俗的比喻,详细讲解了“土地入股合作经营”的方案:
1. 入股方式:
“自愿入股,两种选择:
- 纯土地入股: 以您家改良好的土地面积折算成股份。我们会请专业的评估机构,根据土地位置、肥力、基础设施配套情况,给出一个公平的亩均股值。
- 土地+劳务入股: 除了土地入股,您或者您家的劳动力,优先在入股的土地上务工,劳务报酬按市场价计算,同时,劳务投入也可以折算成一部分‘劳力股’,参与年终分红。适合愿意长期在农庄工作的乡亲。”
2. 股权结构与收益分配:
- 总股本构成: 由“土地股本”(村民入股土地折算)、“资金股本”(本味农庄投入的基础设施、农机、种苗、流动资金等折算)和“技术管理股本”(本味农庄提供的技术、管理、品牌、销售渠道等无形资产折算)三部分组成。比例由第三方机构评估确定,确保公平。
- 收益分配: 每年农庄产生的净利润(总收入减除所有成本、税费和发展基金后),按股权比例进行现金分红。保底承诺: 无论当年盈亏,入股土地每年可获得不低于以往市场流转租金标准的保底收益,确保村民基本收入不受影响。盈利好,则分红远高于租金;即使暂时亏损,也有保底托底。
3. 管理模式:
- 成立“庞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是股东。选举产生合作社理事会和监事会,村民代表参与重大决策监督。
- “本味农庄”作为经营方,负责统一规划、种植、管理、加工、销售,实行企业化、标准化运营。
- 定期公布账目,透明化管理,保障每位股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李静的讲解条理清晰,账目算得明白,承诺实实在在,打消了村民的很多顾虑。
随后是自由提问和讨论环节,气氛更加热烈。
村民王老栓第一个站起来,他种了一辈子地,比较谨慎:“龙飞,静丫头,这法子听着是挺好。可这‘股’值多少钱?咋算?别到时候俺们的地被算便宜了。”
王龙飞立刻回答:“栓叔问到了点子上!咱不自己说了算,请县里有资质的土地评估所来评,标准公开,大家一起监督。保证公平公道!”
年轻媳妇春燕关心劳务:“静姐,要是俺家入股了地,俺也想去农庄干活,这‘劳力股’咋算?能分多少?”
李静笑着答:“春燕姐,劳力股会根据出工天数、工种技术含量、表现考核来定,具体办法咱们一起商量,写进章程。多劳多得,干得好分得多!”
比较有经济头脑的李老四提问:“要是年头不好,亏了咋办?保底租金能准时给吗?”
王龙飞郑重承诺:“四叔,保底租金是铁打的承诺,写入合同,受法律保护。即使亏损,我们农庄先用流动资金支付,绝对准时足额!而且,我们搞多种经营,抗风险能力强,目标就是带着大家一起赚钱!”
也有人担心失去控制权:“地入股了,还是不是俺的?以后想自己种还能拿回来不?”
老庞支书接过话:“地权不变!还是国家的,承包权还是你家的!入股的是经营权,就像你把地租出去一样,合同到期,地还是你的!合作社章程里会写清楚退出机制,放心!”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王龙飞团队和老庞支书都耐心一一解答,坦诚沟通。道理越辩越明,好处越说越清。村民们看到的是:地还是自己的,有了保底收入,还能分享发展红利,能在家门口优先就业,还能参与管理说话有分量。这比单纯收租金强太多了!
讨论持续了近三个小时。最后,老庞支书站起来总结:“乡亲们,龙飞和静丫头是真心实意想带着大伙一起富!他们有能力、有眼光、有良心!这办法,我看行!是长远之计!愿意一起干的,咱就签入股协议,成立合作社,拧成一股绳,把这宝地经营好,共同富裕!”
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绝大多数村民的脸上都露出了信服和期待的表情。会后,意向登记处排起了长队。
几天后,在专业机构的评估和律师的指导下,详细的合作社章程和入股协议出炉了。经过反复沟通,大部分涉及土地改良的农户都选择了入股,其中不少选择了“土地+劳务”的双重入股方式。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庞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正式宣告成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王龙飞和李静受聘为经营团队。村民们拿着股权证书,脸上洋溢着当家作主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片新生的沃土,终于以“股份”为纽带,将“本味农庄”的先进生产力与村民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一条通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在庞庄村脚下,坚实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