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潭危机解除后的第三月,大胤王朝迎来了新政推行后的首次科举大典。皇城内外张灯结彩,来自五湖四海的考生们身着青色儒衫,怀揣着十年寒窗的梦想,踏入了这座见证无数荣光与落寞的帝都。紫宸殿内,林微身着明黄龙袍,指尖摩挲着案头的科举章程,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陛下,本次科举应试考生共计三千二百余人,较往届增加近千人。”苏瑾站在一旁,递上详细的考生名册,“其中不仅有世家子弟,更有不少平民学子,甚至还有三位女子考生,皆是才名远播之辈。”
林微翻阅着名册,嘴角勾起一抹浅笑。科举改革的初衷,便是打破世家垄断,为天下寒门子弟开辟一条晋升之路。如今看来,这一举措已然初见成效。“苏瑾,传朕旨意,本次科举阅卷务必公正严明,不问出身,只论才学。若有考官敢徇私舞弊,朕定不饶他!”
“属下领命!”苏瑾躬身应道,心中暗叹。这位女帝虽年轻,却有着远超常人的格局与魄力。科举改革触动了世家大族的利益,起初反对之声四起,甚至有官员以“女子不得参与科举”为由上书阻拦,皆被林微一一驳回。她力排众议,不仅允许女子应试,还在考题中融入农桑、水利、兵法等实用之学,打破了以往科举只重经义的僵化模式。
三日后,科举考试正式开考。贡院内,考生们奋笔疾书,墨香与纸香交织弥漫。林微身着便服,在宇文擎的陪同下,悄悄来到贡院外巡视。透过窗棂,她看到一位身着粗布衣衫的年轻学子,正对着考题凝神思索,眉头紧锁。而不远处,几位世家子弟则交头接耳,神色轻佻,显然并未将这场考试放在心上。
“这些世家子弟,仗着家族势力,平日里不学无术,却想凭借关系金榜题名。”宇文擎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他出身将门,最是看不惯这种纨绔作风。
林微轻轻摇头:“宇文擎,不必动怒。科举如明镜,能照出真才实学,也能映出宵小之辈。今日他们若敢舞弊,明日便要付出代价。”她顿了顿,目光落在那位寒门学子身上,“你看那位考生,虽衣衫朴素,却目光坚定。朕相信,真正的人才,终不会被埋没。”
考试期间,果然不出林微所料,发生了舞弊事件。三位世家子弟买通考官,提前获取考题,却被巡查的暗卫当场抓获。此事一出,朝野震动。世家大族纷纷上书求情,认为“罪不至死”,请求林微从轻发落。
紫宸殿内,林微看着堆积如山的求情奏折,脸色冰冷。“从轻发落?”她冷笑一声,将奏折狠狠拍在案上,“科举乃国家抡才大典,关乎王朝兴衰。他们徇私舞弊,不仅是欺骗朕,更是欺骗天下百姓!若不严惩,何以服众?何以彰显公平?”
“陛下,世家大族势力庞大,若处置过严,恐引发不满。”户部尚书小心翼翼地进言,“不如将三人革去功名,终身不得应试,再责罚相关考官,以儆效尤。”
林微目光锐利地扫过殿内众臣,缓缓开口:“朕意已决。将三位舞弊考生押赴午门,当众处斩!相关考官,革职查办,抄没家产,流放三千里!”她顿了顿,声音掷地有声,“朕今日立誓,往后科举,凡敢舞弊者,无论身份高低,一律死罪!”
众臣见状,纷纷躬身领命,心中暗自凛然。这位女帝的手段,远比他们想象中更为强硬。
舞弊事件的严惩,让所有考生都收敛了心思,也让天下百姓看到了林微推行公平正义的决心。科举考试顺利结束,阅卷工作随即展开。
半月后,放榜之日如期而至。皇城朱雀大街上,榜单高悬,围观的百姓人山人海。当“张砚”二字出现在榜首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张砚,正是那位林微在贡院外看到的寒门学子。他出身农家,自幼丧父,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却始终支持他读书求学。此次科举,他以一篇《论农桑之重》的策论,针砭时弊,提出了多项促进农业发展的实用建议,深得阅卷考官赏识,被点为状元。
而那三位女子考生,也凭借出色的才学,分别考取了榜眼、探花与传胪,一时之间,成为皇城内外热议的话题。
放榜次日,林微在金銮殿上召见了新科进士。张砚身着状元红袍,虽略显局促,却目光清澈,神色坚定。他跪在殿前,高声说道:“臣张砚,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林微看着他,心中欣慰:“平身。张砚,朕观你策论,深知农桑乃天下之本,所言建议,皆切中要害。你出身寒门,却能刻苦求学,不负韶华,朕甚为赞赏。”
“陛下谬赞。”张砚躬身说道,“臣自幼生长农家,深知百姓疾苦。如今蒙陛下恩典,得以金榜题名,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林微点点头,又看向榜眼与探花,她们皆是容貌清丽,气质不凡。“你们二人,身为女子,却能冲破世俗偏见,考取功名,实属不易。朕任命你们为翰林院编修,日后当勤勉政务,为王朝发展贡献己力。”
“臣谢陛下恩典!”榜眼与探花连忙躬身谢恩,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她们知道,这不仅是对她们个人的认可,更是对天下女子的鼓舞。
然而,就在众进士谢恩之际,一位白发老臣突然出列,跪在殿前:“陛下,臣有本奏!”
林微心中一动,说道:“爱卿请讲。”
“陛下,女子无才便是德,自古以来,女子从未有过参与科举、入朝为官之理。”老臣语气恳切,“如今陛下打破祖制,虽意在广纳贤才,却恐引发社会动荡,让百姓非议。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罢免三位女子进士的官职,以正纲常!”
此言一出,金銮殿内顿时安静下来。众臣面面相觑,不敢多言。这位老臣是前朝元老,德高望重,却思想保守,一直反对林微的各项改革。
林微看着老臣,缓缓开口:“爱卿所言,朕不敢苟同。祖制虽重,却非一成不变。太祖皇帝当年平定天下,便是打破了诸多陈规陋习,才开创了大胤王朝的盛世。如今,朕允许女子参与科举,入朝为官,并非违背纲常,而是为了让天下所有有才华之人,都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臣:“女子与男子,皆是天地所生,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古有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替父从军,她们的功绩,丝毫不逊于男子。如今,朕的王朝正值用人之际,为何要因性别而埋没人才?”
老臣脸色一白,还要争辩,却被林微打断:“爱卿,朕知道你是为了王朝着想。但时代在变,人心在变。朕的改革,或许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引发一些非议。但朕坚信,只要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王朝的长远发展,便是正确的。日后,若三位女子进士为官不力,朕自会责罚。但若她们能有所作为,爱卿当如何?”
老臣语塞,半晌才说道:“若她们真能有所作为,臣甘愿向陛下请罪。”
“好!”林微点点头,“朕便给她们一个机会,也给爱卿一个见证的机会。”
召见结束后,新科进士们纷纷前往各自的岗位任职。张砚被任命为户部主事,负责农桑事务。他果然不负林微所望,上任后便深入民间,考察各地农业生产情况,提出了兴修水利、推广新粮种等多项建议,皆被林微采纳。在他的努力下,短短半年时间,各地粮食产量便有了显着提升,百姓们安居乐业,对这位寒门出身的状元郎赞不绝口。
而三位女子进士,也在翰林院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她们不仅精通经史子集,更对时政有着独到的见解。她们所撰写的奏折,往往切中要害,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渐渐得到了众臣的认可与尊重。那位曾反对女子为官的老臣,在看到她们的功绩后,也不得不心服口服,亲自向林微请罪。
科举改革的成功,不仅为大胤王朝招揽了大量人才,更在社会上引发了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读书求学,渴望通过科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世家大族也渐渐明白,仅凭家族势力已无法立足,唯有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才能在新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科举改革的成功,触动了以三皇子宇文铭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宇文铭一直对林微的女帝身份心存不满,认为她“牝鸡司晨”,破坏了王朝的纲常。如今,林微的科举改革大获成功,威望日益提升,这让宇文铭心中的嫉妒与怨恨愈发强烈。
这天,宇文铭在府中召集了几位心腹大臣,密谋对策。“林微这个贱人,越来越得民心,再这样下去,我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宇文铭语气阴狠,眼中闪过一丝怨毒,“科举改革让那些寒门子弟和女子都能入朝为官,这分明是在削弱我们世家大族的势力!”
“殿下,臣有一计。”一位谋士上前说道,“如今新科进士中,有不少寒门子弟,他们根基浅薄,容易控制。我们可以暗中拉拢他们,许以高官厚禄,让他们成为我们的棋子。日后,我们便可以利用他们,在朝堂上与林微抗衡。”
宇文铭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贪婪:“此计甚妙。但那些寒门子弟,大多忠于林微,想要拉拢他们,并非易事。”
“殿下放心。”谋士笑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我们给出足够的诱惑,再抓住他们的把柄,不怕他们不就范。另外,我们还可以散布谣言,说林微推行科举改革,是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想要独揽大权,架空皇室。这样一来,必然会引发百姓的不满,动摇林微的统治根基。”
宇文铭闻言,心中大喜:“好!就按你说的办。你立刻派人去拉拢那些新科进士,同时,让散布谣言的人开始行动。朕要让林微知道,这个王朝,终究还是我们男人的天下!”
心腹大臣们纷纷躬身领命,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他们知道,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若能成功扳倒林微,宇文铭登基为帝,他们便能飞黄腾达,享尽荣华富贵。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密谋,早已被暗影率领的暗卫察觉。暗影将此事迅速禀报给林微。
紫宸殿内,林微看着暗影递上的密信,脸色冰冷。宇文铭贼心不死,竟然想要破坏科举改革的成果,动摇她的统治。这一次,她绝不会再姑息迁就。
“宇文擎,看来我们的这位三皇子,是真的不想让朕安心啊。”林微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杀意。
宇文擎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愤怒:“林微,不能再让他这样胡作非为了。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将他的阴谋彻底粉碎。”
林微点点头,缓缓开口:“传朕旨意,命暗影率领暗卫,继续暗中监视宇文铭及其心腹的动向,收集他们的罪证。同时,让苏瑾联系那些被宇文铭拉拢的新科进士,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悬崖勒马,如实交代,朕可以既往不咎。若他们执迷不悟,与宇文铭同流合污,朕定当从严处置。另外,让秦将军率领大军,加强皇城的防御,防止宇文铭狗急跳墙,发动叛乱。”
“属下领命!”暗影、苏瑾、秦岳三人同时躬身应道。
林微走到窗边,推开窗户。阳光明媚,微风和煦,吹得她的龙袍猎猎作响。她看着窗外的天空,心中涌起一丝坚定。宇文铭的阴谋,注定不会得逞。她要守护好科举改革的成果,守护好天下百姓的希望,守护好大胤王朝的未来。
而此时,宇文铭的府中,拉拢新科进士的行动正在秘密进行。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些被他视为“棋子”的寒门进士,大多忠于林微,对他的拉拢嗤之以鼻。其中一位进士,更是在收到宇文铭的拉拢信后,立刻将此事禀报给了苏瑾。
苏瑾将此事禀报给林微后,林微心中更加坚定了铲除宇文铭的决心。她知道,宇文铭一日不除,王朝便一日不得安宁。
接下来的日子里,暗影率领的暗卫们,日夜监视着宇文铭及其心腹的动向,收集了大量他们密谋叛乱、拉拢官员、散布谣言的罪证。而苏瑾也成功策反了几位宇文铭的心腹,掌握了他们的核心机密。
一切准备就绪,林微决定动手。
这天,林微在金銮殿上召开朝会。众臣齐聚一堂,议论纷纷。就在这时,宇文铭突然出列,跪在殿前:“陛下,臣有本奏!臣听闻,新科进士张砚,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欺压百姓。臣恳请陛下严查此事,以正国法!”
林微心中冷笑。宇文铭这是狗急跳墙,想要污蔑张砚,动摇她的统治。她早已料到宇文铭会有此一招,也早已做好了准备。
“宇文铭,你所言之事,可有证据?”林微语气平静地问道。
“陛下,臣有证人!”宇文铭说道,随即示意身后的一位官员上前作证。
那位官员走到殿前,神色慌张地说道:“陛下,臣亲眼所见,张砚收受商人贿赂,为其谋取私利。还请陛下为百姓做主!”
林微看着那位官员,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你确定你所言属实?”
“臣确定!”那位官员说道,心中却暗自心虚。他是被宇文铭逼迫,才不得不出面作伪证。
“好!”林微点点头,“既然你如此确定,那朕便给你一个机会。传张砚上殿!”
张砚很快被传到殿上。他身着官服,神色坦然,丝毫不见慌乱。“臣张砚,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砚,有人举报你贪污受贿,欺压百姓,你可有何话要说?”林微问道。
张砚站起身,目光清澈地看着林微:“陛下,臣冤枉!臣自上任以来,始终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从未收受任何贿赂,更未欺压过百姓。此事定是有人恶意中伤,还请陛下明察!”
“明察?”宇文铭冷笑一声,“张砚,你休要狡辩!证人就在此处,你还敢抵赖?”
林微看着宇文铭,缓缓开口:“宇文铭,你以为仅凭一个作伪证的官员,就能污蔑张砚?”她顿了顿,提高了声音,“传朕旨意,将那位作伪证的官员押下去,严刑拷打,让他如实交代是谁指使他作伪证!”
“陛下,不可!”宇文铭心中一惊,连忙上前阻拦,“陛下,此事与他人无关,皆是臣一人所见!”
“与他人无关?”林微冷笑一声,“宇文铭,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她转身,示意暗影上前,“暗影,将宇文铭及其心腹密谋叛乱、拉拢官员、散布谣言的罪证,呈给众臣看看!”
暗影立刻上前,将一叠厚厚的罪证,分发给众臣。众臣翻阅着罪证,脸色纷纷变得凝重起来。罪证确凿,宇文铭的阴谋昭然若揭。
宇文铭看着那些罪证,脸色苍白,浑身发抖。他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
“宇文铭,你勾结心腹,密谋叛乱,拉拢官员,散布谣言,污蔑忠良,罪证确凿,你还有何话可说?”林微语气冰冷,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宇文铭瘫倒在地上,眼神空洞,口中喃喃自语:“不可能……这不可能……”
林微看着他,缓缓开口:“传朕旨意,将宇文铭及其心腹押赴大理寺,从严审理,依法处置!”
“臣领命!”大理寺卿躬身应道,随即下令,将宇文铭及其心腹押了下去。
金銮殿内,众臣纷纷躬身行礼:“陛下圣明,臣等愿誓死追随陛下!”
林微看着众臣,心中涌起一丝平静。这场斗争,她赢了。她不仅粉碎了宇文铭的阴谋,更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为科举改革的深入推行扫清了障碍。
处理完宇文铭的事情后,林微更加坚定了推行新政的决心。她深知,想要让大胤王朝长治久安,就必须打破陈规陋习,不断改革创新。在她的努力下,科举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朝堂,为王朝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宇文擎,也一直陪伴在林微身边,支持她、守护她。他们一起处理政务,一起巡视天下,一起为大胤王朝的未来努力奋斗。
这天,林微和宇文擎并肩站在皇城的城楼上,俯瞰着下方的万家灯火。夜色中的皇城,灯火璀璨,宛如白昼。
“宇文擎,你看,这就是我们守护的江山。”林微轻声说道,眼中充满了自豪,“科举改革让天下寒门子弟有了出头之日,越来越多的人才为王朝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