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三月,大胤王朝的盛世序幕已然拉开。京城之内,新修的官道平整宽阔,车马往来有序;坊市之中,商铺鳞次栉比,南来北往的商客络绎不绝,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琳琅满目,叫卖声、欢笑声交织成一片繁华景象。皇宫之外,女子学堂的匾额熠熠生辉,身着儒衫的女学子们步履从容,她们是新政的直接受益者,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太和殿内,林微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龙椅之上,手中翻阅着各地呈报的奏折。三个月来,她推行的新政已初见成效:科举取士打破门第限制,寒门子弟得以入朝为官,朝堂风气为之一新;“摊丁入亩”制度全面推行,减轻了无地农民的负担,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工商税改革降低了商户门槛,刺激了商业发展,国库日渐充盈。
“陛下,江南各州呈报的奏折。”内侍官躬身递上一叠奏折,神色带着几分凝重,“江南连日暴雨,太湖水位暴涨,已决堤数处,淹没良田万顷,百姓流离失所,灾情十分严重。”
林微心中一沉,江南是大胤的粮仓,也是富庶之地,此次水患若不能及时控制,不仅会影响全国的粮食供应,还可能引发动荡。她快速翻阅奏折,越看越是心惊:“奏折中说,此次暴雨持续了二十余日,太湖堤坝多处溃决,而且水流湍急,夹带大量泥沙,寻常堵截之法根本无效?”
“是,陛下。”内侍官回道,“而且,据江南传来的密报,暴雨之中,有人看到太湖深处有黑影涌动,水流中夹杂着诡异的黑气,百姓们都说是水神发怒,纷纷祭拜祈福,却无济于事。”
林微眼中闪过一丝警惕,黑影、黑气,这与邪神残魂的气息极为相似。看来,邪神虽然被封印,但残余的邪煞之气并未完全消散,此次江南水患,恐怕并非单纯的天灾。
“苏瑾,你即刻前往江南,负责赈灾事宜,调拨粮草、药品和救灾物资,安抚受灾百姓。”林微沉声道,“同时,探查太湖中的黑影和黑气,查明水患的真正原因。”
“臣遵旨!”苏瑾出列领命,神色凝重,“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宇文擎,你留守京城,稳定朝局,防范保守派残余势力趁机作乱。”林微看向宇文擎,“若有异动,即刻处置,不必请示。”
“臣遵旨。”宇文擎点头,眼中满是担忧,“陛下,江南水患凶险,且可能有邪祟作祟,你千万保重。”
林微微微颔首,她知道,此次江南之行,不仅是救灾,更是要彻底清除邪神的最后一丝残魂,稳固盛世根基。“朕会亲赴江南,坐镇指挥救灾,同时净化邪祟。秦风,率三千禁军随行,带上凤印、曦光镜和沙魂珠。”
“是,陛下!”秦风道。
三日后,林微率领禁军,与苏瑾汇合,一同前往江南。沿途所见,触目惊心。原本肥沃的农田被洪水淹没,房屋倒塌,道路被毁,幸存的百姓们扶老携幼,流离失所,眼中满是绝望。林微让人沿途设立临时安置点,分发粮食和药品,安抚百姓。
“陛下,您看!”苏瑾指着远处的太湖,神色凝重。太湖水面波涛汹涌,浑浊的洪水裹挟着泥沙,不断冲击着堤坝,远处的水面上,隐约可见一道黑色的虚影在水中穿梭,黑气缭绕,正是邪神的残魂。
林微取出凤印,凤印立刻发热,青光闪烁,感应到了邪煞之气。“果然是邪神残魂在作祟。它利用残余的邪煞之气,操控雨水,引发洪水,想要破坏江南的安定,动摇朕的统治。”
“而且,臣还查到,保守派的残余势力潜伏在江南各州,他们暗中散布谣言,说此次水患是陛下登基,牝鸡司晨,触怒上天所致,煽动百姓反对新政,甚至暗中破坏救灾工作。”苏瑾补充道。
林微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这些人,死性不改!朕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抵达江南治所苏州后,林微立刻召集当地官员,召开救灾会议。然而,会上,几名江南本地的官员却百般推诿,借口灾情严重,物资匮乏,无法执行救灾命令,显然是保守派的残余势力。
“李知府,你身为苏州知府,负责救灾事宜,却找各种借口推诿,可知罪?”林微冷声道。
李知府躬身道:“陛下,非臣推诿,实在是灾情太过严重,粮草、物资皆不足,而且太湖水流湍急,邪祟作祟,臣实在无力回天。不如陛下顺应天意,暂停新政,祭祀水神,或许能平息天怒。”
“顺应天意?暂停新政?”林微冷笑一声,“朕看你是被保守派蛊惑,与邪祟勾结,故意阻碍救灾!秦风,拿下李知府,彻查他与保守派的勾结证据!”
秦风立刻上前,将李知府拿下。其他官员见状,吓得脸色惨白,再也不敢推诿,纷纷表示会全力配合救灾。
林微随即颁布命令:“第一,打开官仓,发放粮草,同时从周边各州调拨物资,由苏瑾统一调配,确保每个安置点都有足够的粮食和药品;第二,组织工匠和百姓,加固未溃决的堤坝,修建临时防洪设施;第三,禁军分成两队,一队协助救灾,一队负责抓捕保守派残余势力,维护治安;第四,朕亲自前往太湖,净化邪祟,平息洪水。”
命令下达后,救灾工作迅速展开。苏瑾凭借着出色的管理才能,建立了高效的物资调配体系,将粮草、药品及时送到各个安置点;工匠们在林微的指导下,运用“巫族水利秘术”(实则现代水利知识),修建了截洪沟、排水渠,有效缓解了洪水压力;禁军们则四处抓捕保守派残余,很快就平定了地方的混乱。
而林微,则带着秦风、巫族后裔以及部分禁军,前往太湖湖心,准备净化邪神残魂。
太湖湖心,波涛汹涌,黑气弥漫。邪神残魂在水中不断穿梭,引发阵阵巨浪,试图阻止林微靠近。
“凤印,曦光镜,沙魂珠,三才归元!”林微高举三件神器,口中默念咒语。凤印爆发出青光,曦光镜发出白光,沙魂珠发出蓝光,三道光芒相互融合,形成一道三色光柱,朝着湖中射去。
三色光柱穿透黑气,照亮了湖心。邪神残魂发出一声凄厉的咆哮,从水中冲出,朝着林微扑来。它虽然只是残魂,但力量依然强大,身上的邪煞之气浓郁至极。
“净化!”林微一声令下,三色光柱化作一只巨大的凤凰虚影,朝着邪神残魂扑去。凤凰虚影的翅膀扇动,青白色的光刃不断切割着邪神残魂的身体,邪煞之气被一点点净化。
邪神残魂疯狂地挣扎,想要逃脱,但三色光柱形成的结界将它死死困住。巫族后裔们也纷纷出手,吟唱着巫族的净化咒,辅助林微净化邪煞之气。
激战持续了三个时辰,邪神残魂的力量越来越弱,身上的黑气渐渐消散。最终,在三色光柱的净化下,邪神残魂发出一声绝望的咆哮,化为点点星光,彻底消散在天地之间。
随着邪神残魂的消散,太湖的水位渐渐下降,暴雨也停了下来。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太湖水面上,波光粼粼,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百姓们看到洪水退去,邪祟被除,纷纷跪倒在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眼中充满了感激与敬畏。
解决了太湖的危机,林微回到苏州,继续指挥救灾和重建工作。她亲自前往各个安置点,看望受灾百姓,安抚他们的情绪。看到百姓们缺衣少食,她下令打开自己的私人府库,拿出大量的财物,为百姓们购置衣物、生活用品;看到孩子们无家可归,她下令在各地建立孤儿院,让孩子们有地方居住、读书;看到农田被泥沙覆盖,她指导百姓们运用“巫族农耕秘术”(实则现代农业技术),改良土壤,补种庄稼。
在林微的努力下,江南的灾情很快得到了控制,重建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三个月后,江南各州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农田里长满了庄稼,村庄里重建了房屋,百姓们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而那些被抓捕的保守派残余势力,经过彻查,证据确凿,被依法严惩。经过此次事件,保守派的势力被彻底清除,新政在江南各州深入人心,百姓们对林微这位女帝更加拥戴。
林微站在苏州城的城楼上,俯瞰着江南的美景,心中充满了感慨。从穿越而来的假千金,到如今的女帝,她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挑战,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太平、富足的生活。
“陛下,宇文王爷派人送来奏折,京城一切安好,新政推行顺利,国库充盈,各地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苏瑾走到林微身边,递上奏折。
林微接过奏折,微微一笑:“好。宇文擎辛苦了。”
“陛下才是真的辛苦。”苏瑾感叹道,“此次江南之行,陛下亲赴险境,与百姓共患难,不仅平息了水患,清除了邪祟,还彻底稳固了新政,这样的帝王,古往今来,实属罕见。”
林微摇摇头:“朕只是做了朕该做的事。帝王之道,在于爱民如子,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盛世才能长久。”
她转头看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江南的危机已经解除,但朕的责任还没有结束。接下来,朕要继续推行新政,完善各项制度,发展农桑、工商、水利、教育,让大胤的每一寸土地都繁荣昌盛,让每一个百姓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苏瑾点点头,心中充满了敬佩。他知道,在林微的带领下,大胤王朝必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华章。
数日之后,林微率领众人返回京城。京城百姓早已在城外等候,看到林微归来,纷纷欢呼雀跃,夹道欢迎。街道两旁,摆满了鲜花和香案,百姓们高呼“吾皇万岁”,声音震彻天地。
回到皇宫,宇文擎早已在宫门外等候。看到林微,他快步上前,眼中满是欣慰与爱意:“你回来了,一切都还顺利?”
“顺利。”林微点点头,握住他的手,“邪神残魂已除,江南已恢复安定,保守派残余也已清除。”
宇文擎紧紧握住她的手:“辛苦你了。你不在的这几个月,京城一切安好,新政推行顺利,百姓们对你的拥戴之情,日益深厚。”
林微微微一笑:“这都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还要一起努力,守护好这万里江山,开创一个真正的盛世。”
当晚,皇宫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庆祝江南水患平息,邪祟被除。文武百官齐聚一堂,举杯欢庆,歌颂着女帝的功德。
庆功宴后,林微独自来到太庙,祭拜列祖列宗。太庙中,烛光摇曳,映照着历代先帝的牌位。林微跪在牌位前,心中默念:“列祖列宗在上,朕林微,今日平定江南水患,清除邪祟,稳固新政,愿大胤王朝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盛世永存。”
怀中的凤印微微发热,似乎在回应着她的心愿。林微知道,这只是盛世的开始,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她有信心,有宇文擎、苏瑾等忠诚的盟友,有天下百姓的支持,有巫族的传承和现代的智慧,她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难,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华章。
从太庙出来,林微站在皇宫的最高处,俯瞰着下方的万家灯火。夜色中的京城,灯火璀璨,宁静而祥和。她知道,这万家灯火的背后,是无数百姓的幸福与安宁,也是她作为帝王的责任与使命。
“宇文擎,你看。”林微轻声道。
宇文擎走到她身边,紧紧握住她的手:“这万里江山,因你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