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海波不平 - 吕宋惊雷
晋王之乱的硝烟尚未在山西完全散去,一场来自遥远南洋的风暴,已裹挟着海水的咸腥与血火的灼热,骤然拍击在帝国东南的海疆之上。这一次,不再是朝堂之上的唇枪舌剑,也不再是藩王内部的兵戈相向,而是来自万里之外的西洋夷人,用最直接、最野蛮的方式,挑战着大明刚刚重新树立起的威严。
这一日,天色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预示着不祥。通政司的值房内,一封由福建市舶司通过六百里加急呈送的奏报,被火速送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方正化的手中。即便是以方正化的城府,展开那封沾染着些许潮气的奏疏时,眉头也瞬间锁紧,眼中寒光一闪。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持疏直入乾清宫。
“皇爷,南洋急报!吕宋出事了!”方正化的声音带着一丝罕见的急促,将奏报呈上御案。
正在批阅辽东孙元化关于屯田奏章的朱由检,闻言抬起头。他看到方正化凝重的神色,心知绝非小事。他放下朱笔,接过奏报,迅速展读。
奏报是福建巡抚与市舶司太监联名所上,内容触目惊心:
“……据死里逃生之海商林宏义及数名船员泣诉,并核实近期自吕宋逃归之侨民所言,约两月前,盘踞吕宋(马尼拉)之西班牙夷酋(总督),悍然下令,于马尼拉城内及周边,对我大明侨民进行大肆搜捕、屠杀!遇难者……恐不下两万之众!其状惨不忍睹,男子多被屠戮,妇孺或被掳为奴,侨民财产尽数被掠!夷人诬我侨民‘阴谋叛乱’,实乃欲加之罪,其根本缘由,乃嫉恨我侨民勤勉经营,掌控吕宋大半商贸,更因近日我大明收复台员(台湾),威震南洋,西夷恐我朝下一步经略吕宋,故先下手为强,行此绝户之计,意在恐吓侨民,断绝我朝南下之望……”
“砰!”
朱由检一拳砸在御案之上,坚硬的紫檀木桌面发出沉闷的巨响。他猛地站起身,胸膛剧烈起伏,脸色因极致的愤怒而变得铁青。那双平日里深邃沉静的眼眸,此刻燃烧着熊熊烈焰,仿佛要将手中的奏报焚毁。
“两万!两万大明子民!”他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带着雷霆般的怒意和刺骨的寒意,“西班牙人!好!很好!竟敢如此屠戮朕的子民!”
殿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侍立的太监宫女们吓得噤若寒蝉,连呼吸都小心翼翼。方正化垂首肃立,他能感受到皇帝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几乎要化为实质的杀意。这与处理晋王叛乱时的冷静决断不同,那是对内,尚可讲究策略分寸;而此刻,这是对外族赤裸裸的屠杀,是践踏天朝尊严、残害华夏儿女的血仇!
朱由检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历史上那场惨绝人寰的“马尼拉大屠杀”。他本以为,随着他的到来,大明国力日盛,尤其是收复台湾后,西方殖民者应当有所忌惮,没想到历史的惯性如此巨大,或者说,西班牙人的贪婪和残忍,远超他的预估。他们竟然还是动手了,而且规模如此之大!
这不是简单的冲突,这是蓄意的种族清洗和财富掠夺!是为了维护其在吕宋殖民统治的恐怖手段!
“狼子野心!其心可诛!”朱由检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立刻调兵遣将、跨海远征的冲动。他知道,愤怒不能取代理智,越是如此,越需要冷静谋划。再睁开眼时,他的目光已恢复了锐利和清明,但那股冰冷的杀意却愈发凝聚。
“方正化!”
“老奴在!”
“即刻召内阁辅臣、兵部、户部、礼部主事,以及……南书房行走(徐光启、孙元化、李邦华、宋应星),御前议事!”朱由检的声音斩钉截铁,“另外,让李若琏也来,把锦衣卫关于吕宋、关于西班牙人的所有情报,都给朕整理清楚!”
“老奴遵旨!”方正化立刻躬身退下,安排传旨。
不到一个时辰,乾清宫西暖阁内,大明的决策核心人物齐聚一堂。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每个人在来之前都已得知了吕宋惨案的概要,此刻脸上无不带着愤慨与肃穆。
朱由检没有坐在御座上,而是站在那幅巨大的《坤舆万国全图》前,背对着众人。他的身影在巨大的地图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也格外沉重。
“吕宋的事情,诸位爱卿都知道了。”朱由检缓缓转身,目光如刀,扫过在场每一位大臣,“两万冤魂,在海外泣血!朕,心如刀绞!这是我大明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西洋夷人,视我天朝如无物,屠我子民如草芥!诸位,说说吧,该如何应对?”
首辅李国普(注:此处可根据需要设定一位中立或略偏保守的首辅,以体现朝堂平衡)率先开口,语气谨慎:“陛下,此事确令人发指!然吕宋远在海外,相隔重洋,出兵远征,耗费巨大,且西洋夷人船坚炮利,盘踞已久,恐非易事。是否……先遣使严词诘问,令其惩凶、赔偿、谢罪?若其不从,再议兵事不迟。”这是典型的传统朝贡体系思维,先礼后兵。
“遣使诘问?”兵部尚书王在晋(历史上崇祯初年曾任兵部尚书,此处可沿用或微调)眉头紧皱,“李阁老,西班牙人既敢行此灭绝人性之事,岂会因一纸诘问而俯首?此举无异于与虎谋皮,徒损国威!依臣之见,必须施以雷霆之威!然……跨海远征,水师强弱,乃关键所在。”他将目光投向了分管军工和科技的徐光启和孙元化。
徐光启须发皆白,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他出列奏道:“陛下,老臣以为,西洋夷人之所以猖獗,所恃者,不过舟舰火炮!然今非昔比!我大明新式水师,战舰虽数量或不及,然‘镇海’、‘定远’等巨舰,装备之新式火炮,射程、精度、威力,已不逊于甚至优于西夷最新式战舰!此乃工部与格物院多年心血之结晶!岂能再畏其船坚炮利?”
孙元化立即补充,语气带着军人的铿锵:“陛下,徐师所言极是!水师提督沈廷扬曾多次演练,新式舰队编队作战,火力协同已初具威力。且我大军新胜之余,士气正旺!西班牙人虽称霸南洋一时,但其主力远在美洲、欧罗巴,吕宋驻军不过数千,战舰十余艘。若以我新锐水师主力,辅以郑芝龙熟悉海情之部,集中力量,以泰山压顶之势直扑吕宋,胜算极大!”
这时,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带来了更详细的情报:“陛下,据南洋侦缉房密报,西班牙人此次屠杀,亦在其内部引起非议,部分教士及商人认为此举过于残暴。且吕宋土着对西夷统治并非真心归附,矛盾颇深。我军若至,可联络心怀不满之土人,里应外合。”
户部尚书李邦华则提出了现实问题:“陛下,若战,钱粮弹药,臣当竭力筹措。然跨海远征,耗费确巨。战后于吕宋驻军、设治,更需长期投入。须有长远之策。”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战与和、以及如何战的问题上。保守派倾向于外交施压,稳健派强调充分准备,而徐光启、孙元化等实干派则力主坚决反击。
朱由检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直到争论声稍歇,他才缓缓走到御案前,拿起了那封沾满血泪的奏报。
“朕,听了许久。”朱由检的声音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李阁老说,先礼后兵。王尚书说,须雷霆之威。徐师傅、孙卿家说,我军已有胜算。李若琏说,敌内有隙可乘。李爱卿说,钱粮须善用。”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地图上吕宋的位置。
“但诸位爱卿,可曾想过那两万冤魂,他们在临死前,可曾盼望过王师?可曾呼喊过‘大明’?”朱由检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朕来告诉你们!他们一定盼望过!一定呼喊过!因为他们是朕的子民!是大明的儿女!”
“今日西夷敢屠我两万子民,若朕只是遣使诘问,息事宁人,明日他们就敢屠我二十万!后日就敢寇我东南沿海!寇可往,我亦可往!”
他引用了一句极具魄力的古语,目光锐利如鹰隼:“礼,是要讲的!但不是在屠刀之下讲!而是要在朕的战舰火炮架在他马尼拉城头之时再讲!那时,朕倒要看看,西班牙总督,是选择跪着听朕的‘礼’,还是躺着听朕的‘兵’!”
“朕意已决!”朱由检斩钉截铁,“这一仗,必须打!而且要打得狠,打得快,打出我大明的国威军威,打得四海夷狄,闻大明之名而丧胆!”
“着令!”皇帝开始下达一连串命令,语速快而清晰:
“一、命福建水师提督郑芝龙,即刻集结主力战舰,巡弋澎湖、台湾以南海域,严密监视西班牙舰队动向,保护通往吕宋之海路,并对吕宋实施事实封锁!”
“二、命水师都督沈廷扬,率‘镇海’、‘定远’等新式主力舰队,并抽调北洋水师一部,携带足量陆战队及补给,克日南下,与郑芝龙部汇合,组成征夷联合舰队!”
“三、任命孙元化,为‘征吕宋抚夷将军’,全权指挥此次战事!沈廷扬、郑芝龙为其副!水陆兵马,皆受其节制!”
“四、着礼部、兵部,即刻起草《讨西班牙夷檄》,公告天下,历数其罪,宣示朕讨伐之决心!”
“五、着户部、工部,全力保障远征军之粮饷、弹药、医药补给,不得有误!”
“六、着锦衣卫,加派精干人员,潜入吕宋,联络受压迫之土人及心怀不满之西洋商人、教士,搜集情报,策应大军!”
一连串的命令,如同战鼓擂响,彻底定下了对西班牙开战的基调。皇帝的态度无比坚决,毫无转圜余地。
“陛下圣明!”徐光启、孙元化、李若琏等人激动地躬身领命。连原本有些犹豫的李国普、王在晋,也被皇帝展现出的强大决心和周密部署所感染,齐声应诺。
朱由检走到孙元化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孙爱卿,朕将这把利剑交到你手中!不要给朕说什么‘胜负乃兵家常事’,朕只要胜利!要用西班牙人的血,祭奠我两万亡魂!要用马尼拉的城墙,来验证我大明新军之锋锐!你可能做到?”
孙元化单膝跪地,昂首挺胸,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却无比坚定:“臣,孙元化,领旨!必率王师,犁庭扫穴,扬威异域!若不能踏平吕宋,擒拿夷酋,臣提头来见!”
“好!”朱由检扶起他,“去准备吧!朕在京师,静候佳音!”
暖阁内的决策,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朝野。一股同仇敌忾、誓雪国耻的热潮,伴随着对未知海疆的隐隐担忧,在帝国上下涌动。一支前所未有的强大舰队,即将承载着帝国的怒火与荣耀,驶向波涛汹涌的南方大海。大明帝国的獠牙,这一次,将狠狠地咬向遥远的吕宋群岛。世界的格局,将因东方帝国的这次亮剑,而发生深刻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