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船只便到了一个港口停靠在岸边,长乐挽着比自己高了两个头的女子下了船,二女在队伍后面一直说着悄悄话。
杨晨一群人的气质很快就吸引了港口的百姓,正准备打听此处是何处。
一名老叟看到了杨晨身后的长乐,先是一愣,和身边的稚童说道:“快去,告诉乡亲们,咱们岭南来县令了。”
杨晨走到老叟面前,还没来得及问,那老叟便突兀的说道:“老爷,跟我走便是。”
杨晨隐隐听到刚刚离开的稚童不知大喊着什么渐渐跑远,隐隐能听到“岭南终于有什么什么的。”
一群人跟着老叟一路向北,很快到了一处虽破旧但异常整洁的大门前。
“县老爷,这里便是您的府衙。我们一直有打扫的,您可以直接入住。”
杨晨正想解释,远处便传来嘈杂之声:“县老爷、我们岭南也有县老爷了。”
一群百姓拿着竹篮,齐齐跪倒在府衙门前:“感谢大唐陛下没有忘记我们,感谢县老爷愿意南下。”
杨晨自己是逃离到这里的,哪里是什么县令,当即想把误会解释清楚,可是看着这群期待的百姓,一时间想说的话又说不出口,便疑惑的看向带路的老叟。
那老叟小声道:“老爷,你就留下来帮帮我们吧,我知道您不是朝廷派来的,岭南之地是资源匮乏之地,朝廷已经十几年没派官差驻守了,求贵人您帮帮岭南百姓吧。”
“老人家,我才十二三岁,年纪尚小。况且这一没官服、二没官印的,想装都没法装啊。”
“放心,唐律有言,长期无官员之地可以万民书自行选取官员,只要您愿意留下来帮助我们,我们愿为您上刀山下火海,只求大人能让我们吃上一口干净的盐。”
“盐?岭南背靠大海,怎可能会缺盐?”
“您有所不知,海水晒出来的盐人吃了轻则上吐下泻,重则危及生命。
“那就没有客商运盐前来贩卖?”
老汉摇了摇头,眼泪止不住的流:“没有钱啊,没有商人愿意来这蛮夷之地,海上捕的鱼儿周边州府都能捕到,运往内陆又被大山瘴气阻隔,就算能运到鱼儿早就臭掉了。我们这群大人还能扛,可是孩童怎么顶得住!”
杨晨眼角也有清泪划过,他从没想过在后世最容易得到盐的地方竟然能吃不到盐。
“夫君,帮帮他们吧!”早已泪流满面的长乐挽住了杨晨的臂膀,不停摇晃。
杨晨点点头,当即说道:“乡亲们,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我杨晨来到岭南当县令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给我一个月时间,我杨晨定让乡亲们都有盐吃,劳请通知下没来的乡亲,一个月后来衙门领盐。”
“老人家,你也先回去吧,这个冒牌县令我当定了。”
百姓并没有立刻散去,而是将手中装满鸡蛋,蔬菜的竹筐摆在了衙门口再转身离去。
杨晨目送百姓相继散去,让张怀瑾将岭南道百姓的心意搬到厨房,也踏入县衙,担起了冒牌县令的身份。
“就凭你一个人,你凭什么做出这样的承诺,你承担的起吗?”
衙门内,一众人情绪低落中突然响起一道不和谐的声音。
杨晨抬头望向声音的源头,正是那日在河里救起来的女子。
杨晨皱了皱眉,说道:“我既然敢说,就自然能做到。”
女子冷哼一声:“大话谁都会说,你可知此时你把牛吹出去了,一个月以后你拿不出盐,他们会怎么对你。”
杨晨嘴角微翘,道:“我心意已决,今日大家好好休息,明日看我表演。”
众人半信半疑地散去。
夜晚,杨晨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回忆着海盐如何祛除杂质提取粗盐,再怎样提炼细盐之法。
就在他想得入神时,突然听到门口传来一阵细微的脚步声。
脚步声在门口停了下来,接着是一阵轻微的敲门声。
杨晨低声问道:“谁?”
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是我。”
杨晨松了一口气,起身打开门,问道:“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这几日不是陪着雷姑娘吗?”
“夫君,听雷姑娘说咱们现在买盐奸商肯定大肆涨价,且就算想买高价盐去别的州府一来一回一个月也根本来不及。妾身担心万一…”
杨晨轻点了一下长乐的额头“别担心,咱们可以自己制盐,你相公我可不是一腔热血之辈。乖,赶紧回去睡吧。”
长乐咬了咬嘴唇,道:“相公,那你也早些休息。”
“如何,妹妹!他肯定是想吃力不讨好买高价盐吧。我就知道他们男人做事都不经过大脑。”
“相公说他会制盐,不需要再去寻找别人买。”长乐心底虽然也不太相信,还是毅然维护自己的相公。
“哼,我娘亲当年就如你这般无条件相信男人,最后他自己死在外面。他死的倒是痛快,留下我们母女二人四处奔逃,如今就剩我一人苟活。”
“姐姐放心,相公从不做无把握之事,当日你溺水救你时不也没人相信你还活着吗?”
“哼,你就向着他吧,早晚吃亏。”
长乐也不恼,调笑道“相公还没纳妾,若相公办成了,不如姐姐就跟了相公如何?”
雷彩衣脸色一红,嗔道:“妹妹莫要打趣我,他一个小屁孩能干啥。”
翌日清晨,杨晨早早起床在厨房里倒腾半天,本想大展拳脚一番向妻子显示自己的厨艺,奈何没有油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熬了一大锅蔬菜粥对付了事。
“张怀瑾,先到百姓家中借一辆马车,和一些盛水的缸。”
杨晨吩咐完后本以为会很久,没想到张怀瑾很快就拉着工具回来了。
“走,去海边装海水。”
众人匆匆来到海边,开始忙碌地装起海水。
就在这时,杨晨突然发现海边不远处有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
杨晨挥着手招呼道:“小娃娃快过来,帮哥哥捡一些贝壳,一人一枚铜板,捡的最多的多奖励两枚铜板哦。”
很快一群和杨晨年纪差不多脸色蜡黄,明显营养不良的小娃娃就在海边拿着小木棍这边戳戳,那边戳戳,笑声一片。
很快海水就装满了,张怀瑾带着众人将马车拉到杨晨身边道“公子,海水装满了。”
“再等一刻钟,贝壳还差些,你带着人去拽些干草塞到马车上,越多越好。”
“没有被世俗污染的孩子真好,可惜放眼望去竟全是孩童与老叟无一青壮。”杨晨感叹道。
“是啊,年轻人都打完了,就剩下我们这些老家伙了,全靠村里几个大些的孩子照应,不然怕是连漏水的屋子都没有力气修缮。”
“老人家,您怎么来了。”
“听村民说你在捞海水,你想用海水制盐?”
“嗯,我想试试。”杨晨也没有隐瞒,就算成功了制盐需要大量海水,仅凭他们这些人根本不够用,早晚需要百姓齐心协力。
“年轻人就是有闯劲,放心干吧,我去劝那群老家伙,需要人随时让怀瑾找我,他知道我住哪。”老头说完便杵着拐杖晃晃悠悠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