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暮色像泼洒的浓墨,顺着运河水面快速蔓延,将冯家口码头的轮廓晕染成模糊的黑影。沈砚领着朱由校、朱徵妲和小石头,刘三以及郡主的两位贴身嬷嬷,四个大人,三个小孩。七人借着芦苇荡的掩护,猫腰潜行至码头西侧的土坡后。此时已近亥时,码头的喧嚣早已沉寂,唯有三艘漕船的油布在夜风中微微鼓荡,发出沉闷的声响,宛如蛰伏的巨兽。

“沈叔叔,你看那船舷边的灯笼,每两刻就会换一次人值守。”朱徵妲指着最北侧的漕船,声音压得极低。两嬷嬷送来了吴太医的药包和小郡主的衣裳。小郡主将艾草包分别给了哥哥小由校,小石头和沈砚及青衣少刘三,把药包攥在手心,草木的清香驱散了些许运河的湿腐气息。借着远处汛房漏出的微光,能清晰看见舱口堆着的木笼,月光洒在粗实的木栅上,泛着冷硬的光泽。

小石头自告奋勇:“俺去引开他们,以前跟爹去捕鱼,最会学水鸟叫。”不等沈砚回应,他已猫着腰钻进芦苇丛,片刻后,一声清脆的“呱呱”声便从码头东侧响起。

守船的差役果然被惊动,两人举着灯笼骂骂咧咧地往东侧走去。沈砚趁机带着朱由校和朱徵妲溜至中间那艘漕船下,船身吃水极深,船板缝隙里渗出的水渍带着铁锈味。他示意朱由校和朱徵妲在船尾接应,自己则抓住船帮上的麻绳,悄无声息地攀了上去。

油布下的空间闷热难当,混杂着汗臭与木料的霉味。沈砚借着随身携带的火折子微光扫过,只见舱内整齐码放着数十个木笼,每个笼子都配着粗铁链,笼底铺着干草,显然是为押人准备的。更让他心头一沉的是,角落堆放着十几副崭新的镣铐,旁边还有几捆标注着“临清钞关督造”的麻绳——王惟俭果然深度参与其中。

突然,舱外传来脚步声,沈砚迅速吹灭火折子,贴紧舱壁。“张三那厮还在汛房喝酒,听说刘柜书今晚要亲自来验船。”一个粗哑的声音响起,“这批军户得连夜装船,明日卯时一过就开拔,直送三岔口交货。”另一个人接话:“听说女真那边给了三倍价钱,比咱们收‘看船银’划算多了。”

沈砚屏住呼吸,待两人走远,立刻在舱壁上用指甲刻下“三十笼、镣铐若干”的记号,又摸出怀中的纸墨,快速记下刚才听到的对话。正要撤离时,忽闻船头传来轻微响动,借着月光一看,竟是李半天正顺着锚链往下滑,靴底还沾着些许马粪——想来是按计划“松了”冯把头的马桩子。

两人在船下会合,李半天压低声音:“戚百户他们已在芦苇荡布好伏兵,郭千户带了锦衣卫的缇骑在南坡接应,只等三更号令。”沈砚点头,目光扫过码头入口的汛房,灯火通明处隐约传来划拳声,想来张三还在酣饮。

回程时,朱由校突然驻足:“沈叔叔,你有没有觉得,这三艘船的吃水比寻常漕船深太多?就算装了三十个木笼,也不该如此。”沈砚心头一动,想起方才在舱内看到的压舱石位置异常,顿时醒悟:“怕是船底还藏着军械,刘承宗这是要连人带兵器一并送给女真。”

二、晓前汇合.

四更天的梆子声在寂静的夜空里回荡,双庙村张家老宅的灯又亮了起来。张福刚把热好的粟粥端上桌,院门外就传来轻叩声,郭振明郭千户正带着两名锦衣卫缇骑站在门口,甲胄上还沾着露水。

“沈先生,赵大人命我送来部署图。”他将一卷麻布递过去,展开后,码头的布防、伏兵位置、撤退路线一目了然。“戚家三位兄弟已率人控制了码头两侧的水道,王师傅带着武馆弟子则在汛房附近埋伏,只等军户登船便动手。”

朱由校凑过来指着图上的红点:“舅舅,这些是冯把头的人吗?竟有这么多。郭振明”解释:“殿下,则其中大半是临时雇来的地痞,真正能打的不过三四十人,但赵大人怕伤及军户,特意交代要留活口。”.

正说着,院外传来马蹄声,张嬷嬷抱着朱徵妲走进来,另一位李嬷嬷则提着食盒紧随其后。“沈先生,殿下,这是吴大夫特意熬的姜汤,驱驱寒气。”李嬷嬷将食盒打开,热气带着姜香立刻弥漫开来。

朱徵妲接过碗,却先递给了刚进门的张顺:“张叔叔,你跑了一夜,快暖暖身子。”张顺黝黑的脸上满是兴奋:“沈先生,俺跟着冯把头去了趟临清钞关分卡,看见他们正往马车上搬银子,怕有上千两!”

沈砚正欲细问,赵大突然闯了进来,衣衫上沾着草屑:“沈先生,军户们都准备好了,只是李婶非要跟着来,说要给大伙壮胆。”话音刚落,李婶扶着张老栓的胳膊出现在门口,手里还提着一篮煮熟的鸡蛋:“俺们虽是妇道人家,帮不上大忙,给大伙添点力气总是好的。”

卯时的钟声从远处的城隍庙传来,天边泛起鱼肚白。沈砚将众人召集到院中央,指着部署图沉声吩咐:“张景明先生带军户按调令登船,赵大在队伍中间传递信号;郡主与殿下随张嬷嬷在南坡观望,切勿靠近码头;我和郭千户去与王师傅汇合,待号炮响起,立刻控制漕船舵楼。”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记住,首要任务是救军户,次之是抓活口,证据要紧。”

队伍出发时,东方已现微光。军户们扛着铁锹、扁担,装作慌乱无措的模样往码头走去,张老栓混在人群中,手里紧紧攥着沈砚给的短刀——那是张清芷留下的备用兵器。朱由校望着队伍里佝偻的身影,悄悄对朱徵妲说:“等这事了了,我要让皇爷爷下旨,再也不让军户受这般委屈。”

码头风云

辰时初刻,冯家口码头已是人声鼎沸。冯把头穿着绸缎褂子,叉着腰站在栈桥中央,身后跟着十几个凶神恶煞的差役。张三则叼着烟袋,在漕船边来回踱步,时不时踹一脚路边的货箱,呵斥着动作迟缓的商户。

“都给老子快点!”冯把头挥舞着调令,“刘柜书说了,今日修不好堤,个个都没好果子吃!”军户们低着头往前走,赵大悄悄比了个手势,队伍行进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沈砚藏在芦苇丛中,看着军户们陆续靠近漕船,手心沁出冷汗。突然,张三像是发现了什么,一把揪住张老栓的胳膊:“老东西,上次送军粮还欠老子三钱‘看船银’,今天正好抵账!”

张老栓挣扎着:“俺哪有欠你银子,你这是讹人!”周围的军户立刻围了上来,冯把头见状厉声喝道:“反了不成?给我把这老东西抓起来!”差役们刚要动手,南坡突然响起一声清脆的号炮,震得运河水面泛起涟漪。

“动手!”沈砚一声令下,戚昌国带着二十名武馆弟子从芦苇荡中跃出,直奔漕船舵楼。戚报国和戚兴国则率军堵住码头出入口,手中长刀寒光凛冽。王来聘手持长枪,一枪挑飞试图反抗的差役头目,大喝一声:“锦衣卫办案,降者免死!”

冯把头吓得脸色惨白,转身就往汛房跑,刚跑出几步就被李半天绊倒在地。“你这狗贼,去年抢俺家渔网的时候不是挺横吗?”李半天踩着他的后背,从怀里掏出麻绳狠狠捆住,

张三见势不妙,窜上一艘小划子想逃,却被早已埋伏在水中的锦衣卫缇骑拖了下来。缇骑的绣春刀架在他脖子上,他顿时瘫软如泥:“饶命!都是刘承宗让我干的,‘看船银’我一分都没敢私吞啊!”

漕船上的战斗更为激烈。差役们将舱门死死抵住,用弓箭往外射击。沈砚见状,让小石头把鞭炮点燃扔进芦苇丛,噼啪声吓得差役们以为来了援兵,慌乱间露出破绽。戚昌国趁机踹开舱门,一刀劈开木笼的锁:“军户们,快出来!”

军户们挣脱束缚,立刻抄起身边的工具反击。张老栓夺过一把刀,砍断捆绑同伴的铁链,声泪俱下:“咱们再也不受这窝囊气了!”李婶则带着妇人们往汛房跑去,将里面的账册全部抱了出来——那是张三收“看船银”的记录,每页都盖着冯家口分卡的朱印。

人证俱获

辰时三刻,战斗渐渐平息。码头上传来此起彼伏的呻吟声,被俘的差役们蹲在地上,脑袋耷拉着不敢抬头。戚昌国让人清点漕船物资,掀开船底的暗舱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里面整齐码放着五十把腰刀、三十副弓箭,还有几桶火药,桶身上“德州军器局”的字样清晰可见。

“果然藏着军械。”沈砚拿起一支弓箭,箭头打磨得十分锋利,“这些兵器要是落到女真手里,不知要害多少人命。”周文在一旁记录:“沈先生,已抓获人犯四十七名,其中冯把头、张三均在列,账册、军械等物证齐全。

朱由校和朱徵妲在张,李嬷嬷和张嬷嬷的护送下走到码头,看到舱内的木笼,朱由校气得发抖:“他们竟把人当货物一样装,简直没有王法!”朱徵妲则注意到账册上的记录:“沈叔叔你看,这‘看船银’每月竟能收上千两,都流向了临清钞关。”

老汉用袖子抹去眼泪,连连道谢:“多谢恩人……俺听说军户营的人要被拉去当壮丁,只道是没人管了,没想到还有贵人搭救……”

朱由校:“老爷爷,放心,这冯家口的分卡,日后绝不会再乱收钱,私抓军户了。我们会把这些恶人都抓起来。”

老汉望着朱由校清秀稚嫩却带着坚毅的面庞,又看了看旁边机灵的小石头,忽然明白了什么,慌忙就要跪下磕头:“是……是东宫的贵人?俺们……俺们有救了啊……”

朱由校赶忙起身将他扶住:“老爷爷快请起,不必如此。我们只是来做该做之事。”

不多时,张顺便带着十几个军户汉子急匆匆赶来。这些汉子虽衣衫褴褛,面有菜色,但眼神锐利,手持锄头、镰刀,带着一股豁出去的狠劲。为首一人见到张老栓,激动地冲上前:“老栓!你真出来了?俺们还以为你……”

“俺命大,遇上贵人了。”张老栓指向沈砚一行,“刘承宗那厮要把咱们卖到女真当苦力,千万别信什么‘登记’,那是骗局!”

那汉子名叫赵大,是右所的一名小旗,闻言咬牙切齿道:“俺早就觉着不对劲!前日李彪的人来传话,说‘登记’了就发粮,俺们就疑心——吞了俺们三年粮饷,怎会突然发善心?”

“不止粮饷。”沈砚取出穆学衍查证的那本军户名册,递给赵大,“穆先生已查明,你们左所、右所被克扣的粮饷,合计三千七百石,悉数被刘文昭、李彪等人私吞——这些粮食,恐怕早已被他们置换成了军械,偷偷运往女真了。”

赵大翻着名册,粗糙的手掌不住颤抖:“俺家五口人,去年冬天全靠挖野菜度日,狗蛋他娘去汛房求粮,还被他们打成那样……这群天杀的!俺跟他们拼了!”

“赵大哥,切莫冲动。”张清芷按住他的胳膊,“此刻硬拼,正中他们下怀。我们已拿到货运单和名册,只要再去德州分关取得刘承宗的假账,便能铁证如山,上报朝廷,将他们一网打尽。”

赵大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成!俺听贵人的!右所的弟兄们都听您吩咐,您指东,俺们绝不往西!”

沈砚抬头看了看天,晨雾已悄然散尽,日头渐升,码头上那三艘漕船的油布反射着刺眼的光。“张顺,你带几位弟兄在此盯着,若李彪的人来,设法周旋,勿要硬拼;赵大,你带其余军户回营,稳住大伙,告知我们午后便去德州分关查账;我们先行一步,去会会那陈以勤,探探虚实。”

此时,远处传来马蹄声,赵世卿带着郭同知等人疾驰而来。他翻身下马,直奔漕船查看,当看到暗藏的军械时,怒不可遏:“王惟俭竟敢私调军器,这是铁证如山的通敌罪!”他拿起冯把头的供词,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刘承宗如何指使他诱骗军户、如何与女真联络的细节。

“赵大人,德州知府的援兵来了!”一名缇骑高声喊道。众人望去,只见远处尘土飞扬,数百名官兵正往码头赶来。郭同知松了口气:“这下不用担心刘承宗派兵反扑了。”

赵世卿:“戚百户,你带百人押送物证和人犯先行,郭千户随我去去临清捉拿王惟俭!”他看向沈砚,“沈先生,皇孙与郡主就拜托你照看了。”

“赵爷爷,舅舅,路上注意安全,妲妲和哥哥会保护好自己的。”

沈砚拱手应下“赵大人,郭千户,保重”

待一干人等离去后,

一眼望去,赵大正带着众人收拾战场,李婶给受伤的武馆弟子敷药,小石头则拿着鞭炮在给朱由校演示怎么点燃。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漕船的油布上,折射出温暖的光芒,运河水面波光粼粼,仿佛洗去了往日的污浊。

张老栓走到沈砚身边,深深作揖:“沈先生,多谢你救了大伙。”沈砚扶起他,望着远处的临清方向:“这只是开始,要让天下再无这般暗规,还要走很长的路。”待钦差等人离去不久

张景明风尘仆仆,将一封刚收到的密信递给沈砚:“王公公传信,鲁志明确已动身,明日一早抵达冯家口,随行有五十名护卫,皆是他从济南调来的精锐,配备鸟铳。此外,孙朝似已察觉我们在查钞关,欲提前行动,定于今夜子时将军户押往冯家口。”

“今夜子时?”沈砚眉头紧锁,“比我们预计早了一日。赵大,军户营眼下能调动多少青壮?”

赵大立刻回道:“右所能有四十多人,左所约三十人,加起来八十左右。家伙什有锄头、镰刀,还有几杆防土匪时留下的旧鸟铳,勉强能用。”

“我手下有二十人,皆是好手,善用刀弩。”张清芷补充道,“加上刘三、周文与我,对付十来个护卫不在话下。”

沈砚点头,走到院中石桌旁,铺开张顺所画的冯家口码头草图,上面清晰标注着漕船、分卡、棚屋及四周地形:“我们分三路行动:第一路,赵大哥率四十名军户,埋伏于码头北侧土坡后,待孙朝押人抵达,即冲出拦截,以拖延周旋为主,避免正面死斗;第二路,清芷带你的人,隐于码头南边芦苇荡中,待鲁志明护卫登岸,以弩箭射其马匹,乱其阵脚,将其困于码头;第三路,我同刘三、张顺带领二十名军户,预先埋伏于分卡房内,等鲁志明入瓮,一举擒拿。殿下、郡主与小石头,留在老宅,由张福和几位军户兄弟护卫,绝不可外出。”

“我不留在此地!”朱由校立即反对,“我可于高处望风,若鲁志明另遣人马,或可提前察觉!”

朱徵妲也恳求道:“沈叔叔,让我们去吧。我们只远远待在土坡上观望,绝不添乱。”

沈砚略一沉吟——深知这两个孩子心性,强留反而可能生出意外。“也罢,但必须紧随赵大身边,寸步不离。小石头,你护好郡主,协助了望。”

小石头用力点头,紧紧攥着张清芷给他那柄未装箭矢的小弩。

计议已定,众人即刻分头准备。赵大返回军户营召集人手,张清芷去联络寒山派与李半天、吴钟师傅派来的援手,张顺再赴冯家口确认地形细节,沈砚则与张景明一同整理各项证据,只待擒获鲁志明,便即刻遣快马送往京城。

傍晚时分,天色转阴,西北风渐起,运河上波浪涌动,商船纷纷靠岸避风。张顺从冯家口带回最新消息:“孙朝的人已在军户营外搭起帐篷,看来子时动手无疑。码头那三艘漕船依旧停泊,李四手下已被我们控制,分卡空置,正利于我们设伏。”

“好。”沈砚望了望阴沉的天色,“待天色黑透便出发。赵大,你们先往土坡埋伏;清芷,你部潜入芦苇荡;我们最后进入分卡。”

夜幕彻底笼罩大地,双庙村陷入一片寂静,唯有张家老宅窗棂透出一星灯火。众人借着夜色掩护,悄无声息地向冯家口移动。军户们手持农具,脚步轻捷;寒山派众人背负劲弩,腰佩短刀,行进无声;朱徵妲、朱由校与小石头跟在赵大身侧,手中灯笼并未点燃,仅靠微弱月光引路。

抵达冯家口,赵大率军户悄然攀上北面土坡,隐于枯黄茂密的蒿草丛中——坡下便是通往码头的必经之路。张清芷的人马则钻入南边芦苇荡,一人多高的芦苇在风中摇曳,完美遮掩了行迹。沈砚带着刘三、张顺及二十名军户,摸黑进入分卡那栋空无一人的红砖房,室内只剩几张破旧桌椅,正好藏身。

时间在紧张等待中缓慢流逝。西北风愈刮愈烈,芦苇丛发出持续不断的“沙沙”声,坡上蒿草被风吹得紧贴地面。朱徵妲蹲在赵大身旁,冷得缩了缩肩膀,朱由校默默将自己的外衫脱下,披在她身上:“妹妹,披上,别着凉。”

朱徵妲摇摇头,将衣衫分一半盖回哥哥身上:“哥哥也冷,我们一起。”

小石头忽然竖起耳朵,低声道:“郡主,殿下,有动静——像是马蹄声。”

众人立刻屏息凝神,向西望去——月光下,一队人马迤逦而来,约百余人,前头是二十余名持刀差役,后面押解着数十名被反绑双手、垂头丧气的军户,步履蹒跚。为首者身着黑色官袍,正是孙朝。

“来了。”赵大压低嗓门,对身后军户道,“待他们行至坡下,听我号令,再冲!”

孙朝的人马渐行渐近,差役的呵骂声清晰可闻:“快走!磨蹭什么!耽误了鲁公公的大事,小心你们的脑袋!”

军户中有个叫李二的,是赵大熟识,被一名差役用刀背狠狠敲了一下,踉跄几步,几乎跌倒。

“冲!”赵大吼声一起,四十名军户如同猛虎下山,从土坡后呼啸而出,挥舞着锄头镰刀,怒吼道:“站住!放了俺们的人!”

孙朝部众猝不及防,差役们慌忙举刀迎战。军户们虽未经战阵,但人多势众,又积愤已久,打得异常勇猛;差役们心虚气短,很快便被逼得节节后退。

孙朝见状,气急败坏地大喊:“废物!给我杀!杀一个军户,赏银五两!”

重赏之下,差役们眼红起来,挥刀狠劈。就在此时,南边芦苇荡中骤然射出十数支弩箭,带着尖锐的破空声,精准地落入差役群中——几名差役中箭倒地,发出凄厉惨叫。

“什么人?!”孙朝惊恐回头,只见张清芷率众从芦苇丛中跃出,手中弩箭齐刷刷对准他们,“东宫办案!孙朝,你私押军户,勾结鲁志明,通敌叛国,还不速速就擒!”

孙朝看清那东宫腰牌,脸色霎时惨白,转身欲逃。刘三却如鬼魅般自分卡房中窜出,身形一闪已至其身后,探手抓住其后领,顺势往地上一掼:“还想跑?”

孙朝被摔得七荤八素,刚要呼救,刘三已堵了他的嘴,利索地捆绑起来。差役们见首领被擒,又受弩箭威慑,纷纷弃刀跪地求饶。

军户们一拥而上,为被缚的同伴松绑,劫后余生的人们相拥而泣。李二冲到赵大面前,泪流满面:“赵哥!俺还以为这回死定了……孙朝说要把俺们卖到女真挖矿,不出力就打死……”

赵大用力拍拍他的肩膀:“没事了!贵人来了,往后咱有指望了!”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我的谍战岁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雁断胡天月锦衣行之吕敏传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北宋群英录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下九千岁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大唐小郎中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三国之袁术家臣白话三侠五义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时空手环:代号025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五姓嫡脉:躺赢大唐超神狂兵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
藏书吧最新小说: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