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公安分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的指挥中心内,气氛庄重而紧张。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杨氏集团提供的证据链正在一页页展示,每一张图表、每一段代码都指向一个精心组织的犯罪网络。
支队长李国栋面色凝重地翻阅着手中的材料,不时与身旁的技术专家低声交流。杨潇、阿强和秦风坐在对面,等待着警方的专业评估。
“这些证据非常专业,也很完整。”李队长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赞赏和惊讶,“从网络攻击轨迹到资金流向,从人员关系到作案动机,几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闭环。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秦风推了推眼镜,谦虚地回答:“我们建立了一个多维度追踪系统,网络攻击、资金流动、人员关系三个层面相互印证。最重要的是,我们成功植入的追踪程序捕获了关键通信内容。”
阿强补充道:“线下调查也确认了这些人的身份和活动规律。我们已经监控了他们两周,掌握了大量行为证据。”
李队长点点头,转向杨潇:“杨总,我理解您希望尽快将这些不法分子绳之以法。但办案需要遵循法定程序,我们需要时间将这些技术证据转化为法律证据。”
杨潇沉稳回应:“我们完全理解并配合警方的工作。杨氏集团已经组建了专门的法务团队,随时提供技术支持。我只希望这些危害网络安全、破坏经济秩序的人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接下来的48小时,一场无声的联合行动悄然展开。网安支队的民警与杨氏集团的技术团队并肩作战,将复杂的数字证据转化为符合法律要求的证据材料。
在一个由会议室临时改造成的联合办公区内,十几台电脑同时运转,民警和技术人员组成一个个小组,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着。
“这个Ip地址的追踪过程需要补充侦查说明。”
“这段代码的恶意性需要权威机构鉴定。”
“资金流向需要银行出具正式查询结果。”
每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确保在法律上无懈可击。杨潇也没有闲着,他动用商业人脉,协助警方联系多家权威鉴定机构,加速证据的司法认定过程。
第三天傍晚,所有准备工作就绪。李队长召开战术部署会议,墙上挂着行动地图,标注着各个目标的位置和行动路线。
“根据现有证据,我们锁定了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分布在东莞、广州、深圳三地。”李队长用激光笔指着地图,“其中5人是技术实施者,3人负责资金运作,1人是国内总协调人。”
阿强提出建议:“李队,我建议同时收网,防止他们互通消息。我们的团队可以配合行动,提供技术支援。”
警方经过慎重考虑,采纳了这个建议。一个多部门协同的抓捕行动方案很快制定出来:网安支队主导,刑警支队配合,杨氏集团技术团队提供实时技术支持。
行动时间定在次日凌晨五点,大多数人睡得最熟的时刻。
凌晨四点,各行动组悄然集结。在东莞市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大屏幕实时显示着各个抓捕点的监控画面。杨潇、阿强和秦风获准在指挥中心观摩行动。
“各小组报告准备情况。”李队长通过加密频道下达指令。
“一组就位。”
“二组就位。”
......
“九组就位。”
凌晨五点整,李队长一声令下:“行动!”
九个抓捕点同时行动,民警如神兵天降,犯罪嫌疑人大多在睡梦中被抓获。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一个个绿色对勾标记着成功的抓捕。
然而,在最重要的目标——国内总协调人张某的住处,出现了意外情况。
“目标不在住处!”抓捕小组报告,“根据现场情况判断,应该离开不久,电脑还是温的。”
指挥中心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张某是整个网络的关键节点,如果让他逃脱,很多证据链可能断裂。
“立即追踪手机信号!”李队长下令。
“手机关机,最后信号出现在一小时前。”
“调取周边监控!”
“正在排查...”
就在大家焦急万分时,秦风突然说:“试试他的游戏账号。”
所有人都愣住了。李队长疑惑地问:“游戏账号?”
秦风快速解释:“我们监控发现,张某是个重度游戏玩家,即使在最紧张的时候也会抽空登录游戏。如果他匆忙逃离,可能会通过游戏与外界联系。”
技术人员立即行动,果然发现张某的游戏账号正在线,Ip地址显示在东莞火车站附近的一家网吧。
“他准备外逃!”李队长立即下令,“附近小组立即赶往火车站区域,巡逻民警协助排查!”
阿强提出建议:“让我的人去吧,他们对那一带很熟悉。”
获得警方同意后,阿强的小组迅速出动。这些退伍军人出身的安保人员训练有素,很快就锁定了张某所在的网吧。
然而,当行动组赶到时,张某已经离开。通过调取监控,发现他在五分钟前登上了一辆长途大巴。
“大巴是开往江西方向的,已经上高速了。”阿强报告情况,“请求交警支援,在前方收费站拦截。”
一场跨区域追捕行动立即展开。东莞警方联系江西警方,在下一个收费站布控。一小时后,大巴被顺利拦截,张某在车上被抓获。
当天上午九点,所有犯罪嫌疑人均被抓获归案。警方开始了紧张的审讯工作。
审讯室里,张某起初还心存侥幸,试图抵赖。但当警方出示一系列证据:从他电脑中恢复的聊天记录、资金往来凭证、甚至是他与境外联系人的加密通信内容,他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
“我只是个中间人,拿钱办事。”张某终于交代,“真正的主使在境外,我们都叫他‘老板’,从没见过面,只知道姓赵。”
与此同时,其他嫌疑人的审讯也取得进展。技术团队成员交代了攻击杨氏集团的具体手法,资金操作人员供出了洗钱路径,一切都指向幕后主使赵锐。
然而,最大的突破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渠道——网安支队在排查涉案电子设备时,发现了一段被删除的监控视频。视频显示,在最近一次攻击前,张某与一个神秘人在咖啡馆见面,交接了一个U盘。
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警方确认了神秘人的身份:竟然是杨氏集团前It部门员工李某,三个月前因“个人原因”离职。
“内鬼!”阿强震惊道,“难怪攻击如此精准!”
警方立即对李某实施抓捕。在其住处,警方搜出了多台未注册的通讯设备和大量现金。在证据面前,李某很快交代:他被赵锐重金收买,提供了杨氏集团网络系统的关键信息。
至此,一个完整的犯罪链条被揭开:赵锐在境外指挥,通过张某国内协调,收买内部人员提供情报,雇佣技术团队实施攻击,通过空壳公司洗钱。
当天下午,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这起特大网络犯罪案件的侦破情况。李队长代表警方发言,充分肯定了杨氏集团在配合警方办案中提供的技术支持。
发布会结束后,李队长特意找到杨潇:“杨总,这次能够迅速破案,离不开你们的专业配合。我代表警方表示感谢。”
杨潇谦逊回应:“维护网络安全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然而,胜利的喜悦没有持续太久。当晚,杨潇接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赵锐在境外的活动突然加剧,似乎正在酝酿新的报复。
“他虽然损失了国内的网络,但境外根基还在。”秦风警告道,“而且从截获的通信看,他似乎在启动什么‘b计划’。”
阿强也提出担忧:“我们在国内的行动可能打草惊蛇,赵锐很可能会狗急跳墙。”
杨潇沉思片刻,做出决定:“加强所有安全防护,特别是林倩和基金会的安全。同时,配合警方继续深挖线索,决不能给赵锐喘息之机。”
第二天,在杨潇的授意下,杨氏集团宣布设立“网络安全基金”,首批投入五千万元,用于支持警方网络安全建设和技术研发。这一举措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更让人意外的是,林倩提出一个创新建议:邀请那些有黑客技术背景但误入歧途的年轻人,参与基金会的“白帽黑客”培训计划,将他们的技术能力用于正途。
“很多人走上这条路,不是因为本性坏,而是因为没有看到更好的选择。”林倩说,“我们应该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个建议得到了警方的高度认可。首批参与培训的,就有刚刚被抓捕的几名年轻黑客。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他们开始学习如何将技术能力用于网络安全防护。
一周后,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在国际刑警组织的协调下,赵锐在东南亚的几个银行账户被冻结,两名核心团队成员在菲律宾落网。
“赵锐的生存空间正在被不断压缩。”阿强兴奋地报告,“照这个速度,他很快就会无处可逃。”
然而,杨潇却保持着难得的冷静:“不要低估对手。赵锐这种人是不会轻易认输的。我担心他会在走投无路时做出更极端的事情。”
他的担忧很快成为现实。第二天清晨,林倩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对方使用了变声器,但消息令人毛骨悚然:
“告诉杨潇,游戏还没结束。如果不想那些基金会的可怜虫出事,最好马上停止所有行动。”
电话挂断后,林倩立即报告了警方。通过技术追踪,发现电话来自一个虚拟号码,无法定位。
“赵锐开始针对最脆弱的目标了。”杨潇面色阴沉,“我们必须提前行动。”
在警方支持下,杨氏集团加强了对基金会和所有受助人的安全保护。同时,国际追逃力度加大,赵锐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一个月后,好消息传来:在国际刑警组织的红色通缉令下,赵锐在越南岘港被当地警方抓获。中方立即启动引渡程序。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从数字追踪到现实执法,从国内收网到国际协作,这场持续数月的网络攻防战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在案件总结会上,李队长感慨地说:“这个案件的侦破,开创了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与警方执法合作的新模式。以后我们将推广这种‘警企联动’机制,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杨潇握着李队长的手:“网络安全没有旁观者。我们愿意继续配合警方,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贡献力量。”
窗外,阳光正好。经历风雨后的东莞,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在这片土地上,一场数字时代的较量暂时告一段落,但维护网络安全的路还很漫长。
而对杨潇和林倩来说,这场危机不仅考验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更让他们找到了企业与社会的正确相处之道:在法律框架内,用技术能力回馈社会,用商业智慧解决社会问题。
夜色降临时,杨潇和林倩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城市的万家灯火。每一盏灯下,都可能有一个正在发生的数字故事,或光明,或黑暗。
但无论如何,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用科技守护光明,用法律驱散黑暗,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