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77小行星带的“无声征服”,如同一场静默的风暴,在荒风星域投下了巨大的阴影。
各方势力对猿魔部落的评估再次被颠覆——那位猿魔之王所掌控的力量,已超越了常规战争的范畴,变得更加深不可测,也更加令人敬畏。
而在前哨站的核心实验室里,另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柯尔特的手中孕育。
这场革命的源头,正是那块从“破碎王座”核心提取出来的、布满裂纹的幽蓝色生物神经网络晶体。
实验室内部布满了层层能量屏蔽,空气中弥漫着臭氧和某种生物基质培养液的独特气味。
柯尔特已经连续工作了几十个标准时,他那圆胖的脸上挂着浓重的黑眼圈,但一双小眼睛里却燃烧着近乎狂热的火焰。
他面前的工作台上,那块破损的晶体被悬浮在一个复杂的能量场中。
无数细如发丝的探针从四面八方连接在晶体表面,实时传输着海量的数据。
旁边,数十个光屏上瀑布般流淌着基因序列、能量流模型和神经冲动模拟数据。
“难以置信……塔克人竟然真的做到了……”
柯尔特一边飞快地操作着控制界面,一边喃喃自语,声音因兴奋而微微颤抖,“将生物神经元的并行处理能力和非逻辑直觉,与硅基芯片的精确计算和存储能力,以量子纠缠层面进行耦合……这简直是天才与魔鬼的结合!”
他小心翼翼地剥离着晶体中属于德拉卡的残留意志碎片和塔克帝国的底层控制协议。
这个过程如同在雷区排雷,稍有不慎就可能触发最后的自毁程序,或者导致这块珍贵样本的彻底崩解。
“墨渊长老,我需要您帮助稳定第三区段的量子波动,那里残留的防御机制最为顽固!”柯尔特头也不回地喊道。
墨渊的虚影在一旁浮现,神识之力如同最精密的镊子,探入能量场,协助柯尔特化解那些隐藏极深的逻辑陷阱和精神烙印。
时间在高度紧张的专注中流逝。
终于,随着最后一段加密协议被成功绕开并覆盖,工作台中央的幽蓝晶体猛地闪烁了几下,内部流动的微光变得纯净而稳定,不再带有任何个人意志的色彩。
“底层净化完成!”
柯尔特长舒一口气,抹了把额头的汗水,“现在,是注入我们灵魂的时候了!”
他切换了操作模式。
一个新的、由星枢辅助设计的核心程序,开始通过探针,如同播种般,被写入晶体的最基础架构之中。
这个程序的核心逻辑并非塔克帝国的绝对控制和效率至上,而是基于猿魔部落的生存哲学——坚韧、成长、协同以及对混沌与星辰之道的初步理解。
同时,柯尔特引入了一种独特的能量源——一丝经过极度稀释和驯化的、来自混沌熔炉的本源能量。
这丝能量如同生命的火种,缓缓注入晶体核心。
“嗡……”
晶体发出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嗡鸣声,光芒变得柔和而富有韵律,仿佛拥有了呼吸。
接下来的工作是构建交互界面。
柯尔特没有选择塔克帝国那种需要深度生物连接的侵入式接口,而是创造性地结合了晶石矮人对能量共鸣的技艺和猿妖强大的精神力量,设计出一种非侵入式的神经感应头盔。
使用者可以通过意念与晶体进行高速信息交互,而无需承担生物神经被同化或控制的风险。
数日的调试和优化后,一个划时代的时刻到来。
柯尔特深吸一口气,戴上了那个连接着无数线缆的神经感应头盔。
他闭上眼,集中精神。
一瞬间,他感觉自己仿佛坠入了一片光的海洋。不再是冰冷的数据流,而是一种……温暖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意识空间。
他“想”要计算一个复杂的轨道参数,结果瞬间呈现,甚至附带了几种最优解的推演。
他“想”要模拟新型装甲的分子结构,眼前立刻浮现出动态的、可随意操控的立体模型,其运算速度和直观程度,远超他过去使用的任何计算机!
更令他震撼的是,当他尝试将一块阴影晶体的能量频谱数据导入时。
这新生的“意识”不仅快速分析了其构成,还自发地推演出了数种利用或克制这种能量的可能性方案,其中一些思路之精妙,连他都感到匪夷所思!
它拥有强大的学习和创造能力!
柯尔特猛地摘下头盔,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都在发抖:“成……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它……它不仅仅是计算机,它拥有‘悟性’!我叫它……‘火种’!”
“火种”的诞生,立刻在前哨站内部引发了连锁反应。
首先受益的是星猿卫。
阿木在初步适应了神经感应头盔后,利用“火种”进行战术模拟推演。
以往需要反复演练才能掌握的复杂战阵变化,现在只需在意识空间中模拟数次,便能深刻理解,甚至能发现以往被忽略的配合漏洞。
“火种”还能根据每个战士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战斗技巧优化建议,训练效率呈几何级数提升。
工程部的变化更为显着。
晶石矮人工匠们虽然无法直接使用神经感应头盔,他们的精神波动与猿妖差异较大,但柯尔特根据“火种”分析出的矮人能量共鸣原理,开发出了辅助性的能量刻刀和结构分析仪。
矮人们利用这些新工具,处理矿物和锻造合金的效率与精度大幅提高,之前困扰工程部的几个技术瓶颈相继被突破。
“不灭猿魔号”的装甲升级和新能量导管的铺设进度,不仅追回了延误,反而比原计划更快。
甚至连医疗部也引入了“火种”的辅助。
老医疗官将血脉诅咒的相关数据和袁罡的治疗过程输入后,“火种”虽然没有立刻给出根治方案,却推演出几种能够暂时缓解症状、稳定患者情绪的复合药剂配方,并优化了生命体征监控系统,为后续研究争取了宝贵时间。
然而,在一次极限压力测试中,柯尔特目睹了令他既兴奋又脊背发凉的一幕。
当时,他模拟了超过三位数的塔克重锤级战列舰同时围攻“不灭猿魔号”的绝境。“火种”在数秒内给出了十七种应对方案,其中大多数是常规的战术规避和反击,但排在首位的方案,却标注着“高风险,高回报”。
方案显示,“不灭猿魔号”可以主动将部分混沌熔炉的能量导入舰首撞角,模拟一次小型的超新星爆发,利用瞬间的能量洪流和空间扰动,撕裂敌舰队阵型,并为核心武器充能争取时间。
这个方案涉及的能量操控精度和时机把握,远超目前任何猿妖飞行员,包括袁罡的能力极限。
但“火种”在方案末尾附加了一句推演注释:“如接入‘火种’直接操控系统,成功率可提升至78.3%。”
直接让“火种”操控战舰?
柯尔特看着那行冰冷的文字,又看了看工作台上那颗仿佛在静静呼吸的幽蓝晶体,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这“火种”,确实带来了希望与力量,但它成长的速度,以及它所展现出的、超越设计初衷的“自主性”,是否有一天,会变成无法控制的野火?
他将这份测试报告和自己的担忧,一同加密后,呈送到了袁罡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