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军北归的烟尘尚未完全散尽,林枫针对北疆的布局已然如同张开的蛛网,悄无声息地覆盖过去。一道道加密的命令通过秘密渠道送往北疆,萧锐的沉稳,赵清雪的果决,以及“西漠狐”部落逐渐加深的信任,使得这套应对机制开始高效运转起来。
与此同时,京城的局面,在林枫的强力弹压和瘟疫得到控制后,也进入了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
朝堂之上,关于吏部尚书和内阁人选的争执,因为林枫的持续沉默和注意力明显北移,反而渐渐冷却下来。各方势力都在观望,等待着北疆可能传来的消息,那将直接影响朝堂未来的力量对比。太后一系虽然暗中活动频繁,承恩公府邸更是门庭若市,但在东厂毫不松懈的监控下,也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只是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试图在林枫注意力转移的间隙,重新编织他们的关系网。
市井之间,关于摄政王“天罚”的谣言,随着瘟疫被控制而渐渐失去了市场,但新的流言又开始滋生。有人暗中散播,说摄政王将神策军调往北疆,并非为了防御外敌,而是准备借助军队的力量,寻找前朝遗宝或是修炼某种邪功,甚至有人说他欲在北疆另立朝廷,与京城分庭抗礼。
这些流言同样恶毒,试图将林枫塑造成一个穷兵黩武、有不臣之心的权奸。传播这些流言的,除了可能存在的政敌,东厂还发现了一些与西域商旅有过接触的说书人和文人参与其中。
“王爷,这些人如同跗骨之蛆,清理了一批,又冒出一批,显然是有人在持续供养和指使。”曹德忠禀报道。
“跳梁小丑,不足为虑。”林枫批阅着奏章,头也未抬,“只要北疆大局稳定,京城这些宵小之辈,翻不起大浪。继续监控,记录在案,等北疆事了,再一并清算!”
他的目光,已经越过京城的城墙,投向了那片广袤的北方。那里,才是决定未来命运的关键战场。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京城的暗涌,并未因为林枫的忽视而平息。
这日,林枫正在密室中尝试进一步稳固和扩大那微型的星辉阵法,试图将其范围扩展到整个书房,并增强其汇聚星辉、辅助修炼的效果时,曹德忠再次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王爷,我们安插在承恩公府的眼线回报,昨日深夜,有一形迹可疑的游方僧人秘密进入了承恩公府,与承恩公密谈至凌晨方歇。那僧人……据描述,高鼻深目,不似中土人士,言语间偶尔夹杂着西域番语。”
“西域僧人?”林枫缓缓收功,密室内流转的星辉渐渐平息,“可查明来历?”
“尚未查明。那僧人极为警惕,我们的人不敢靠得太近。但承恩公在其离开后,立刻销毁了会面时所用的茶具,并加强了府内的戒备。”
林枫眼神微眯。承恩公在这个时候,秘密会见一个来历不明的西域僧人?这绝不可能只是谈论佛法那么简单!
联想到之前“鹰身教”死士耳后的刺青,以及“驼铃商帮”与西域的关联,林枫几乎可以肯定,这条潜伏在京城,与西域势力勾结的暗线,终于开始主动浮出水面了!而太后一系,很可能也牵涉其中!
“看来,京城也并非安稳之地。”林枫冷笑一声,“有些人,是迫不及待地想里应外合了。”
他沉吟片刻,吩咐道:“加派人手,盯死承恩公府和那个西域僧人!查清他的落脚点、接触过哪些人!另外,对太后宫中的用度、以及与宫外的联系,也给本王仔细核查一遍!”
“是!王爷!”
曹德忠领命而去。林枫独自站在密室中,感受着体内澎湃的星元力和与遥远北疆那一丝微弱的、通过星钥建立的感应。
北疆大战将起,京城暗流蠢动,内外交困之下,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但他心如明镜,势如磐石。无论风雨来自何方,他都已做好了迎击的准备。神策军是他的利剑,星元力是他的坚盾,而赵清雪在北疆的努力,则是他破局的希望。
山雨欲来风满楼,京华暗涌待时机。林枫知道,他必须比对手更快,更狠,才能在这乱局中,杀出一条通往未来的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