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奉天殿的铜钟敲过三响,九岁的朱祁镇被太皇太后张氏的侍女扶着,踏上丹陛。明黄的龙袍裹着他瘦小的身子,走得有些踉跄,直到坐上御座,那双穿着龙靴的小脚还在半空晃荡,够不着地面。

王振站在丹陛左侧,比往日朝会的位置靠前了三步。这三步,是他从东宫伴读到司礼监秉笔的距离,也是从“伺候太子的太监”到“执掌内廷权柄”的跨越。他身着簇新的绯色宦官袍,领口绣着暗纹缠枝莲,腰系犀带——这是秉笔太监的规制,触手可及的绸缎光滑冰凉,却不及他心头那股燥热的一半。

他垂着眼,目光却能精准地捕捉到御座后的那道珠帘。珍珠串成的帘幕半掩着,隐约能看见太皇太后张氏端坐的身影,那道目光透过珠帘,像秤砣似的压在殿内每个人身上。王振知道,今日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逃不过这位历经三朝的老太后的眼睛,也逃不过阶下那三位白发苍苍的阁老——杨士奇、杨荣、杨溥。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司礼监太监王振,侍奉先帝,辅弼东宫,克尽忠勤。特擢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钦此。”

宣旨太监的声音尖利悠长,剖开了殿内的平静。王振听得清楚,“辅弼东宫”四个字被刻意加重,那是先帝遗命的余音,也是他今日能站在这里的底气。他快步出列,双膝跪地,动作标准得无可挑剔,额头触到金砖的瞬间,冰凉的触感让他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这不是梦,他真的摸到了司礼监权力的顶峰。

“奴才王振,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不是害怕,是激动。天下奏章需经他手,皇帝旨意多由他拟,这是多少宦官终其一生都摸不到的权力,今日竟落在了他手里。

退朝时,官员们按品级依次退出,王振走在宦官队列的最前。刚出奉天殿的大门,就见几个小太监远远地站着,见他过来,立刻退到路边,躬身行礼,声音恭敬:“王公公安。”连往日里与他平级的随堂太监,此刻也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王振的脚步没停,目光却在每个人脸上扫过——他记得谁曾在李全得势时嘲笑过他,谁曾在他陪太子读书时偷偷递过点心,谁现在眼中藏着嫉妒,谁又满是讨好。这些眼神,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像账本上的数字,清晰明了。他只是微微点头,连话都没说,却比任何回应都更显威严。

司礼监的正堂比他之前的值房宽敞三倍,梁上悬着“敬慎”二字匾额,是宣宗皇帝亲笔所题。掌印太监金英已坐在正中的太师椅上,他须发皆白,脸上的皱纹深得能夹住纸,穿着一身深紫色蟒袍,那是三朝老臣的荣耀。几位随堂太监分立两侧,范弘站在最末,脸上堆着笑,眼角的细纹却绷得很紧——他曾是王振的上司,如今却要看着昔日下属坐在秉笔的位置上,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

“王公公,恭喜了。”金英的声音苍老得像生锈的铁器,却透着不容置疑的沉稳。他抬手,指了指堂中那张紫檀木大案,案上摆着端砚、宣纸,最显眼的是青玉笔架上横放的朱笔——笔杆是暗红的紫檀木,笔锋饱满,沾着新鲜的朱砂,在阳光下泛着刺目的红。

“此乃秉笔之位。”金英的目光落在那支朱笔上,语气带着几分怅然,“自今日起,天下章奏,由你先阅,择其要者拟写批红条目,再呈御览;若遇疑难,或咨内阁,或请太后懿旨。记住,司礼监的笔,写的是皇命,也写的是自己的性命。”

王振的目光牢牢锁在那支朱笔上,像是被磁石吸住。他缓步上前,指尖在离笔杆一寸的地方停了停,心脏“咚咚”地跳着——这就是那支能决定官员升黜、百姓祸福的笔?就是那支历代秉笔太监握着,搅动朝局的笔?

他终于伸出手,指尖触到笔杆的瞬间,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冰凉的木头裹着细微的纹路,朱砂的腥气顺着指尖钻进鼻腔,沉甸甸的重量压在掌心,仿佛不是握着一支笔,而是握着千钧权柄。他稳稳地将笔拿起,又轻轻搁回笔架,动作慢得像在完成一场仪式。

“多谢金公公指点,奴才记下了。”他微微躬身,腰弯得恰到好处,既显恭敬,又不失秉笔太监的体面。他知道,金英是在提醒他——权力是皇恩给的,若是越界,丢的就是性命。

金英点点头,没再多说,拄着拐杖站起身,脚步蹒跚地走了。范弘等人也跟着退出,路过王振身边时,范弘勉强挤出个笑容:“王公公日后可得多指点兄弟。”

王振看着他眼底的不甘,心里冷笑,脸上却笑得温和:“范公公说笑了,你是前辈,该是我向你请教才是。”一句话堵住了范弘的话头,也让周围的太监挑不出错来——他要的,就是这副“谦逊谨慎”的样子。

值房里只剩下王振一人。他走到紫檀木大案后坐下,椅子是新换的,铺着厚厚的狐皮垫子,坐上去暖烘烘的。他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案头堆放的奏章上——那是今日刚送进来的,有地方官员的请安帖,有六部的题本,还有都察院的弹劾章。

他随手拿起最上面一本,是南京守备太监刘永的请安帖。纸是上等的宣纸,字是工整的小楷,内容无非是“恭贺新帝登基,祝愿圣体安康,臣永在南京遥祝陛下”之类的套话。王振拿起朱笔,蘸了蘸朱砂,笔尖悬在纸上,却迟迟没落下。

该怎么批?直接写“知道了”?太过随意,显得他不重视地方宦官,刘永在南京待了十年,人脉不浅,不能轻易得罪;写“览卿奏,朕心甚慰”?那是皇帝的口吻,他一个秉笔太监,越权了,太皇太后看到定会不满;写“该部知道”?这是推给礼部,可请安帖本就不是公务,推出去反而显得他不懂规矩。

他的手指在纸上轻轻点着,脑子里飞速盘算——太皇太后要的是“规矩”,三杨要的是“不越权”,宦官们要的是“尊重”。那不如就写“知道了”,简单,稳妥,既不越权,也不算敷衍,还能让刘永知道,他的奏折递到了,也被看见了。

终于,他手腕轻动,三个端正的楷书落在纸上:“知道了”。墨色均匀,笔画沉稳,没有一丝潦草。他端详着这三个字,仿佛能看到南京的刘永接到回文时,捧着奏折琢磨“王公公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的样子,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权力的游戏,第一步就是让别人猜不透你。

他放下请安帖,拿起下一本——户部的题本,关于山东济南府历城县请求减免雪灾田地税赋的。题本里写得详细:“去冬雪灾,压垮民房百间,冻死麦苗千亩,百姓无粮可食,恳请陛下减免今年夏税,发放赈灾粮款。”内阁的票拟附在后面,写着“请旨定夺”。

王振的眉头皱了皱。若是直接批“准其所奏”,会显得他独断专行,越过内阁和户部,直接决定财政事宜,三杨定会弹劾他“宦官干政”;若是批“户部议奏”,又显得他毫无主见,连这点小事都做不了主,会被下面的人看不起。

他想起先帝曾说过“民为邦本”,也想起太皇太后前日召见时说“新帝登基,当以民生为重”。那不如既体现民生关怀,又不越权。他提笔,在票拟旁批道:“着户部查勘明白,确系灾伤,照例缮免。”

“着户部查勘”,把核实的权力给户部,符合程序;“确系灾伤,照例缮免”,表明他认同历城县的请求,也知道按制度该怎么做,既不越权,又显露出他懂民生、知规矩。王振看着这行批语,满意地点点头——这就是分寸,是他在太皇太后和三杨之间走钢丝的底气。

一连批了十余本奏章,从兵部的“边防军饷请拨”,到礼部的“祭祀礼仪拟定”,再到工部的“宫墙修缮申请”,王振渐渐找到了感觉。朱笔在他手中越来越稳,批语也从最初的三个字,变得越来越精准:“着兵部会同户部核议”“依议”“暂缓,待秋收后再议”。每一句都合乎程序,每一个字都踩着权力的边界,不越雷池一步。

他知道,自己现在还在牢笼里。太皇太后张氏不是孙皇后,她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见惯了宦官专权的危害,对他盯得极严;三杨更是老谋深算,杨士奇管大局,杨荣管军政,杨溥管教化,把朝政打理得滴水不漏,绝不会让他一个宦官插手。他现在能做的,就是“谨慎”,像先帝评价的那样,像他多年来扮演的那样。

就在这时,一本封面印着“都察院”的奏章吸引了他的注意。他翻开,里面是都察院御史刘谦的弹劾章,弹劾的是顺天府推官王怀“狎妓酗酒,行为不检,于酒楼醉酒辱骂百姓,有损官威”,还附了人证物证——酒楼老板的供词,还有王怀醉酒时穿的官服(上面沾着酒渍和脂粉)。内阁的票拟很简单:“革职查办”。

王振的手指顿了顿。王怀?他忽然想起,王长随前几日递来的小纸条上写着:“顺天府推官王怀,与范弘远亲王三交好,曾于酒后言‘王振恃宠而骄,不过一谄媚宦官,终将失势’。”

他的目光冷了下来,指尖轻轻敲击着案面,发出“笃笃”的轻响。这是个机会——一个除掉异己、立威的机会。王怀是个五品小官,革职查办不会引起太大波澜;他与范弘有关,收拾他,也能敲打范弘;最重要的是,内阁已经票拟“革职查办”,他只需批一个“准”,完全合乎程序,没人能挑出错来。

既不越权,又能立威,还能报私怨,一举三得。

王振提起朱笔,朱砂在笔尖凝聚,像一滴血。他没有丝毫犹豫,在内阁票拟旁,缓缓落下一个字:“准。”

红得刺目,红得决绝。

他放下笔,将这本奏章单独放在一边——这一本要优先呈送,让太皇太后和皇帝(实则是太皇太后)尽快用印,免得夜长梦多。他看着那个“准”字,心里涌起一种奇异的满足感——原来权力可以这样不动声色地行使,不用喊打喊杀,不用勾心斗角,只需要一支笔,一个字,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他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目光扫过案头那堆已批完的奏章——每一本上都有他的朱笔痕迹,每一个字都是他权力的证明。

他再次拿起那支朱笔,在指尖轻轻转动着。紫檀木的笔杆温润了许多,朱砂的腥气也淡了些,可那沉甸甸的重量,却越来越清晰。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我的谍战岁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雁断胡天月锦衣行之吕敏传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北宋群英录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下九千岁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大唐小郎中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三国之袁术家臣白话三侠五义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时空手环:代号025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五姓嫡脉:躺赢大唐超神狂兵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
藏书吧最新小说: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