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之战后的善后工作,在龙魂局高效运转下迅速展开,如同精密仪器抹去一切不该存在的痕迹。
战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连弹壳和血迹都被特殊药剂处理,仿佛那场月夜激战从未发生。玄阴门徒的尸体和邪器被秘密运走,等待进一步的分析或销毁。受伤的队员接受了最好的治疗,并被下达了封口令。
而对外的“故事”,则需要精心编织。
第二天,本地新闻和校园论坛上,悄然出现了一条不起眼的简讯:“昨日夜间,西山自然保护区因为近期雨水较多导致发生小范围山体滑坡,为确保安全,相关部门已暂时封闭部分进山道路进行勘察和清理,请市民和游客勿要靠近。”
同时,校方也“适时”地发布了另一条通知:“接上级部门通知,因西山区域地质活动临时监测需要,我校地质学院李振华教授项目组的部分勘探数据将配合进行阶段性复核,相关实验室临时调整使用安排。另,近期校园网络可能出现短暂波动,系核心机房进行例行维护升级,敬请谅解。”
两条看似毫不相干的信息,却在那个神秘的“暗影”眼中,构成了一个合理的逻辑链:西山出现山体滑坡, 引发对原有勘探数据的复核需求, 大量数据调用导致校园网络需要维护。
龙魂局巧妙地将一次超凡冲突,包装成了普通的自然灾害和随之而来的技术性工作。至于少数当晚听到西山方向隐约动静的附近村民或驴友,也大多会将其归咎于“山体滑坡的声响”。
陈霄在宿舍里,刷着手机上这些被精心引导的舆论,心中对龙魂局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掌控力有了新的认识。这不仅仅是战斗力的强大,更是一种对世俗秩序的精确维护和引导能力。
“这样一来,玄阴门就算怀疑,短时间内也很难确定到底发生了什么,更无法将事件直接与龙魂局和我们联系起来。”陈霄暗忖,“为他们下一步行动争取了时间。”
然而,他知道,这种掩盖只能瞒过普通人和外围眼线。对于图书馆内的玄阴门核心成员,尤其是那个“暗影”,恐怕效果有限。对方很可能已经察觉到西山行动的失败,只是不确定具体损失和细节。
“必须尽快找出‘暗影’!”陈霄感到一种紧迫感。这个内应不除,如同芒刺在背,龙魂局的一切行动都可能暴露在对方眼皮底下。
他拿出龙魂局配发的加密平板,调出内部资料库中关于旧图书馆的所有信息,包括建筑结构图、历次维修记录、近期人员进出记录,试图从中找到蛛丝马迹。
“暗影”会是谁?是图书馆的管理员?维修工?还是……某个可以自由出入,却不起眼的学生或老师?
就在他凝神思考时,宿舍门被推开,张浩咋咋呼呼地跑了进来:“我靠!霄哥,你看新闻没?西山那边山体滑坡了!幸好咱们上次没去成,不然就危险了!”
陈霄抬起头,笑了笑:“是啊,运气不错。”他看着张浩毫无心机的脸,心中微微一动。普通人听到这种消息,第一反应大多是后怕或好奇,而不会联想到其他。这就是信息差带来的认知壁垒。
“对了,”张浩凑过来,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我还听说,图书馆那边好像又出幺蛾子了。”
陈霄心中一动,表面不动声色:“哦?又怎么了?不是还在检修吗?”
“检修是没错,”张浩撇撇嘴,“可我有个老乡在后勤处帮忙,他说昨天半夜,看到有穿着像特种部队一样的人,悄悄进了图书馆后院,还运进去几个大箱子!神神秘秘的!你说,修个电路,用得着这样吗?会不会是……图书馆下面真有什么古墓宝藏啊?”
陈霄眼神微凝。张浩的老乡看到的,很可能就是龙魂局派去加强监控或者准备下一步行动的人员!消息虽然不全,但说明龙魂局的行动并非完全天衣无缝,仍然有可能被内部人员偶然察觉。
“别瞎猜了,”陈霄拍了拍张浩的肩膀,“可能就是些精密仪器或者重要设备,需要保密运输吧。咱们还是安心复习吧,期末考试可快到了。”
打发走了充满八卦之魂的张浩,陈霄的心情却有些沉重。“暗影”的存在,让任何细微的疏漏都可能被放大。龙魂局内部,恐怕也需要进行一次排查了。
他拿起加密通讯器,给林薇发去了一条信息:“舆论引导效果良好。但内部消息仍有小范围泄露风险。建议加强行动保密等级,并开始内部筛查。另,我需要图书馆所有近期有权限进出人员的详细背景资料。”
很快,林薇回复:“收到。已启动内部自查程序。资料稍后发你。‘暗影’必须尽快揪出!”
放下通讯器,陈霄走到窗边,望向旧图书馆的方向。善后工作只是打扫了战场,真正的较量,才刚刚从幕后转向台前。而找出那个隐藏在阴影中的“暗影”,将是赢得这场较量的关键第一步。
山雨欲来风满楼,而校园内的暗流,已然开始加速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