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锚岛的金属甲板在脚下嗡鸣,那不是辐射潮汐过后常见的脆弱震颤,而是一种更深沉、更压抑的悸动,仿佛这座浮空岛的心脏也因资源枯竭而跳动得越发艰难。空气中弥漫着金属锈蚀、臭氧和从未彻底散去的辐射尘的混合气味,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
黄凌穿过挤在破损棚屋间狭窄通道的人群,孩子们眼中过早地失去了天真,只剩下对食物的渴求和对远方深渊的恐惧;老人们则蜷缩在能量屏障投射下的、最稀薄的光晕里,仿佛那样就能汲取到多一丝活下去的暖意。每一次呼吸都在消耗着岛上本就不多的净化空气份额,每一次心跳都在倒计时着屏障最终熄灭的时刻。
了望台下的议事棚里,争论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
“我不同意!”老金的声音沙哑却斩钉截铁,他干瘦的手掌重重拍在由废弃零件拼凑成的桌面上,震得几只锈迹斑斑的杯子跳了一下。“第七研究所?那地方只是听着名字就知道是旧时代的坟墓!坐标还在‘嚎叫深渊’边上?凌小子,你是亲眼见过那附近的能量乱流和领主级生物活动痕迹的!那不是去探险,是去送死!”
黄凌沉默地站在桌边,目光没有看老金,而是落在摊开在桌上的那张粗糙手绘地图。那上面标注的“第七研究所”区域,被用刺目的红色画了一个巨大的骷髅头,旁边还有老金多年前的笔记:“禁区,能量暴乱,无人生还。”
“金叔,我们知道危险。”黄凌开口,声音因为连日来的疲惫和紧张有些低沉,“但这是我们找到父母失踪真相,甚至可能是找到稳定地脉能量、拯救锈锚岛方法的唯一线索。芯片里的数据指向那里,杨工程师也确认了坐标的可靠性。”
站在一旁的杨萤点了点头,她依旧穿着那身略显不合时宜但功能完好的联盟工程师制服,只是外面套了一件拾荒者常用的耐磨斗篷。她的表情冷静,带着技术人士特有的客观:“从旧世界遗留的数据库碎片分析,‘第七研究所’在地脉崩塌前是联盟最高级别的地核能源研究机构之一。理论上,那里确实最有可能存在关于地脉能量核心机制,甚至早期事故的原始数据。这些信息,或许能解释为何地脉能量会变得如此不稳定,也能为我们修复屏障、甚至寻找新能源提供方向。”
“方向?”老金猛地转向她,眼神锐利,“杨工程师,你是联盟来的大人物,见过世面。但你也看到了,锈锚岛就这么大,我们的人就这么多!每一次深入深渊带,我们都是用命去换资源!为了抵挡上次的潮汐,我们损失了三个好手,储备的晶核也消耗了七成!现在屏障需要持续的能量输入才能维持最低强度,我们哪里还有多余的人手、多余的能源去进行一场跨越小半个破碎大陆的‘远征’?”
他喘了口气,手指点着地图上那片代表嚎叫深渊的巨大阴影:“看看这距离!我们需要一艘足够快、足够坚固的浮空艇,需要能扛过至少两次辐射尘暴的能量屏障发生器备用核心,需要足够的武器弹药对付沿途的蚀骨种,需要净化水、食物、药品……每一样,都是我们现在没有的!难道要用大家的命去填这个无底洞吗?”
议事棚里还有其他几位锈锚岛的管理者,此刻都面露难色,低声交谈着。老金的话虽然刺耳,却字字句句都是残酷的现实。希望固然诱人,但生存的压力更为直接。
“我们可以缩减规模。”黄凌坚持道,“不需要大队人马。我,杨工程师,再带上两三个好手。一艘轻型快速侦察艇就行,尽可能避开危险区域,速去速回。”
“侦察艇?”一个负责维护船只的老工匠苦笑,“‘飞鼠号’倒是还能修,但它上次受伤不轻,就算修好了,它的屏障发生器也最多只能再支撑一次中等强度的辐射冲击。你们很可能没到目的地,就变成深渊里的尘埃了。”
压抑的沉默再次笼罩下来。希望的萌芽,似乎刚刚破土就要被现实的铁蹄踩碎。
就在这时,棚屋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小阿雅怯生生地探进头来,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小布包,她的大眼睛不安地扫过屋里的大人们,最后落在黄凌身上。
“阿雅?怎么了?”黄凌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柔和下来。
小女孩走了进来,将那个脏兮兮的小布包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几块纯度不高、体积也较小的能量晶核,还有几块压缩食物和一小瓶干净的饮水。
“这是我……我攒的。”阿雅的声音细若蚊蚋,带着一丝颤抖,“给……给黄凌哥哥……去找答案。找到了……大家就不用饿肚子了……”
孩子的举动单纯却无比沉重,像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那一点点物资,可能是她省下自己那份口粮,冒着风险在岛屿边缘捡拾零散碎晶,一点点积攒下来的全部“财富”。
老金看着那几块小小的晶核,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
杨萤蹲下身,轻轻摸了摸阿雅的头:“谢谢你,阿雅。这些很重要。”她站起身,目光重新变得坚定,“金先生,各位。我理解你们的顾虑。资源确实是最大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她身上。
“锈锚岛缺少资源,但拾荒者公会内部,或者周边一些中立的贸易点,未必没有。”杨萤冷静地分析,“我们不需要一开始就动用锈锚岛所剩无几的库存。我可以提供技术。”
她走到桌边,拿起一支炭笔,在一张废金属板上快速勾勒起来:“‘飞鼠号’的屏障发生器我可以尝试改造,优化它的能量利用效率,或许能提升百分之十到十五的耐久度。我还有一些旧世界的小型机械改造蓝图,比如能将低纯度晶核能量更高效转化的便携式充电器,或者利用环境辐射差进行微弱补给的装置。虽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但能减少一些消耗。”
她顿了顿,看向黄凌:“此外,我们沿途并非只能消耗。深渊带虽然危险,但也蕴藏着资源。我们可以制定一条路线,途经几个已知的、风险相对较低的旧时代废墟或小型晶矿点。一边前进,一边采集补充。这更像是一次长途拾荒行动,只是目标更明确,路线更长远。”
黄凌眼睛一亮:“没错!我们不能只想着消耗储备。我们可以自己赚出路费!”
老金皱紧眉头,沉思着。杨萤的方案将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变成了一次高风险高回报的长途狩猎与勘探,虽然依旧危险,但听起来多了几分可行性,更重要的是,极大减轻了锈锚岛本身的直接负担。
“技术……还有沿途采集……”老金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公会那边最近确实发布了一些高价收购特定旧时代科研零件的任务,报酬是高品质的武器和浓缩能量块……路线规划得好,或许真能绕开几个最危险的领主级生物领地……”
棚屋里的气氛悄然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绝对反对,到现在的权衡利弊。
沉默了许久的医疗主管开口道:“药品我可以尽量挤出一部分,但不多。你们必须格外小心,受了伤,后果很严重。”
负责武器库的壮汉也闷声说:“我可以匀出两把保养得最好的能量步枪,弹药每人标配三个基数,再多就没有了。”
一点一滴的支持开始汇聚。
黄凌看向老金,眼神里充满了恳切和决心:“金叔,这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不是为了虚无缥缈的希望,是为了锈锚岛能真正活下去的机会。我们会尽可能地带回资源,而不是只消耗。”
老金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长久地停留在阿雅那张稚嫩却写满期盼的脸上,又看了看桌上那几块小小的、却重若千钧的晶核。他长长地、深深地吸了一口充满金属锈味的空气,仿佛要将整个锈锚岛的沉重都吸入肺中,再缓缓吐出。
“……好吧。”他终于松口,声音里充满了疲惫和不容置疑的严肃,“但记住,这不是一次允许失败的远征。你们每一个人,都要给我活着回来。锈锚岛,等不起更多的失去了。”
他指向黄凌和杨萤:“你们俩,立刻开始详细规划路线和资源点。列出所有需要的物资和改造零件的清单,我去找几个老家伙谈谈,看看能不能从公会的渠道换点东西回来。”
“其他人,散会!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屏障的能量读数又下降了,维修组的人死哪去了?!”
命令下达,人群迅速行动起来。压抑依旧存在,但一种新的、紧绷的活力开始注入这座濒临死亡的浮空岛。
黄凌和杨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与一丝燃起的火焰。第一步,终于迈出了。
代价已然明晰,而远征,才刚刚开始。他们必须用有限的资源,去博取一个无限的未来。通往真相与救赎的道路,注定要用勇气和智慧铺就,而其代价,很可能远超他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