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山庄,久违的热闹与生机仿佛随着周易的出关而重新焕发。秋浦河的水声似乎都欢快了许多,连缭绕的雾气也变得轻柔明媚。
在水榭旁的敞轩中,一场温馨的家宴正在进行。周易坐在主位,身旁是巧笑倩兮、精心布菜的四女。对面,则是得知公子出关后,立刻从山下赶回的郭岩和龙云。郭岩依旧是那副豪迈不羁的模样,但眉宇间多了几分历经风霜的沉稳;龙云则愈发沉静内敛,气度雍容,已是一派宗师气象,唯有在周易面前,才会流露出属于弟子的恭谨。
桌上摆满了阿碧亲手烹制的佳肴,皆是周易往日喜爱的口味。酒是紫儿以珍稀药材精心酿造的百花酿,入口甘醇,后劲绵长。众人饮酒谈笑,其乐融融,仿佛回到了数十年前那段轻松惬意的时光。
酒过三巡,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如今的江湖格局上。龙云放下酒杯,神色略显凝重,开口道:“公子,您闭关这些年,江湖上可谓风波不断。其中最为引人注目,也最为血腥的一桩,便是关于那《九阴真经》。”
周易闻言,目光微动,并未打断,静听下文。四女也停下了说笑,关注起来。
龙云叹了口气,道:“此事,说到底,还是弟子当年识人不明,管教不严所种下的恶果。”他看了一眼周易,继续道:“当年光明顶密室,《九阴真经》失窃,一直是一桩无头公案。直到数年前,钟绝圣整顿教务,清查旧案时,才终于查明了真相。”
“偷经之人,并非外人,正是……赤灵狐王。”龙云的声音带着一丝痛心与遗憾。
郭岩在一旁忍不住插话,语气愤懑:“哼!那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小云子你待他不薄,他却因你没把教主之位传他,一直怀恨在心!偷了经书,潜藏多年,怕是就想凭此练成绝世武功,再来报复!”
龙云点了点头:“确是如此。绝圣查清真相后,念及旧情,并未立刻发作,而是私下寻到狐王,希望他能主动交还经书,并向历代明尊忏悔,便可从轻发落。岂料……”龙云摇了摇头,“狐王非但不肯,反而凭借其冠绝天下的轻功,突然发难,重伤了数名阻拦的弟子,硬生生破教而出,叛出了明教!”
“钟绝圣大怒,加之教规如山,不得已之下,对他下了格杀勿论的追杀令。”龙云语气沉重,“明教高手尽出,追剿了近一年之久,终于在江南一带将其重重围困。狐王身负重伤,自知难逃一死……”
说到这里,龙云和郭岩的脸色都变得异常难看。
“谁也没想到,他竟如此狠绝!”郭岩重重一拍桌子,碗碟都跳了一下,“那厮在临死前,竟用最后内力,将《九阴真经》的内容撕成数份,抛洒向围观的人群之中!还狂笑着说‘你们不是都想要吗?拿去!看你们能练出个什么下场!’”
龙云接口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力:“经书内容就此流散江湖。虽非全本,但每一份残篇都记载了精妙绝伦却又凶险异常的武功。狐王虽死,但这祸乱天下的根源,却被他种下了。”
“自此之后,江湖之上为争夺这些《九阴真经》的残篇,掀起了无数腥风血雨。”龙云痛心道,“父子相残、师徒反目、朋友成仇……几乎每日都有因争夺经书而发生的惨案。各大门派、武林世家、黑道枭雄,无一不被卷入其中。因它而直接或间接死亡的武林人物,至今已不计其数!整个江湖,都因这一部经书而动荡不安,杀劫四起。”
轩内一时间陷入了沉默。四女脸上都露出了惊骇与同情之色。她们虽不出山庄,也能想象那会是怎样一番地狱般的景象。
周易静静听着,眼神深邃。他早已从天道轨迹中模糊感知到江湖将因《九阴真经》而起风波,却没想到这风波的开端,竟源于龙云当年的一个决定所引发的怨念。这其中因果循环,着实令人唏嘘。
他轻轻叹息一声:“贪婪与怨恨,皆是祸源。狐王心术不正,咎由自取,却累得天下动荡,苍生遭劫。”
龙云躬身道:“弟子亦有失察之责。如今明教虽竭力维稳,但经书流散太广,已非一教一派所能控制。这江湖杀劫,恐怕还要持续很久。”
周易点了点头,并未过多评论。他深知这是天道运转的一部分,亦是江湖固有的生态。只是这《九阴真经》的现世,似乎比他预想的更加激烈一些。
这场家宴,因这江湖消息,气氛稍稍沉重了些许。但很快,在四女的巧言笑语和郭岩的插科打诨下,又渐渐恢复了温馨。
唯有周易,在平静的外表下,心中思绪翻涌。江湖纷扰,魔种隐患,前路似乎布满了迷雾与荆棘。但他那双看透世情的眼眸中,却依旧保持着绝对的清明与坚定。
无论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他首先要解决的,是自身的问题。而眼前的温情,则是他必须守护的净土。